王廣軍(民航山東空中交通管理分局,濟南 250000)
?
網絡綜合布線的研究與實際應用
王廣軍
(民航山東空中交通管理分局,濟南250000)
摘 要:進入二十一世紀,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數據、信息化集成的要求不斷提高,作為信息基礎設備以及大骨干網等支撐力量,智能綜合布線系統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在未來新型網絡構建過程中,綜合布線將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繼續發揮作用。利用現代通信傳輸技術手段通過綜合布線傳輸效率以及質量將各類傳輸終端互聯互通.促進新型網絡的快速構建與形成。
關鍵詞:通信網絡設施智能綜合布線;信息傳輸線路;模塊化集成
綜合布線技術的發展與標準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標準的需要不斷與現有技術的發展以及未來技術的預判相結合。
當前國內與國際相關的綜合布線標準。
國際標準 :美國國家標準局在國際標準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各個國家在綜合布線規范以及標準都起到示范作用。美國國家標準局通過組織有資質的工作組來推動標準的建立。美國標準的技術內容更為具體詳細,標準體系更完備,也是多國采用最多的標準。
國內標準:國內標準目前依據美國國家標準局以及歐盟標準為范本,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制定的統一的綜合布線規范。
智能綜合布線技術從最初概念的誕生再到后來的技術上變為現實,一直到走向成熟最后形成廣泛的在通信基礎領域發揮作用,并與網絡通信領域中各個組成部分有著緊密的關聯,、并有著緊密的聯系。隨著大型計算機,集團化數據信息網絡機構等信息網絡在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的不斷發展,綜合布線技術已成為網絡信息行業發展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和應用。在網絡傳輸技術的迅速發展的今天,綜合布線系統也在受到其影響并不斷的發生升級演化,面向未來發展的趨勢來看,其總的發展將會向大型結構化布線系統、綜合智能建筑載體、網絡通信互聯互通等多方面快速發展。
(1)大型結構化布線系統。大型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的概念誕生于于2000年。它的基本概括是:"新型的綜合布線系統能否使用更為大型的、結構化的綜合布線形式來解決基礎建筑以及網絡通信基礎中自動控制系統的綜合布線問題,成為即插即用的模塊化系統",在2000年左右出現的整體建筑集成布線系統成為一種未來研究方向。整體建筑集成系統通過一系列的模塊化結構方式擴大了其應用范圍,以大容量光纜,大對數雙絞線電纜作為主傳輸介質支持語音、數據及所有建筑物體和網絡數據自動控制系統信號遠傳的連接。
(2)智能建筑載體。根據智能樓宇智能化(5AS)要求,一個5AS系統應主要有:通信自動化系統(CAS)、辦公自動化系統(OAS)、樓宇管理自動化系統(BAS)、安全保衛自動化系統(SAS)及消防自動化系統(FAS)等子系統。主子系統的物理拓撲結構采用常規的星形結構。
(3)網絡內外的互通互聯。隨著智能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標準的成熟,以及市場推動,人們在家庭辦公、上網的頻率會不斷增多,同時對寬帶要求要越來越高,所以如何構建一套網絡內網的互聯網實現高速的互通互聯成為一個實際的課題 。
面向二十一世紀尤其是十三五時期,在國家大力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良好前景下,綜合布線系統將會迎來更加大的發展,新技術將不斷被突破,通信電纜質量與效率不斷提高,在新材料、新技術研究領域不斷深入,必定會使未來的綜合布線在各個方面取得更加具有實際意義與應用的新成果。
(1)工程概覽。在信息化、科技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各單位系統始終將網絡信息安全作為首要要求。根據目前單位實際需要,將通過綜合布線系統為依托打造切實可靠的智能本地光環網絡以及內外互通互聯骨干網絡。提高整體系統在數據傳輸以及信息化方面的實際應用效率與質量。
(2)實際應用。光環網組網利用結構化布線系統結合樓宇內智能化布線系統以及與其他遠臺站相互間快速、可靠性能穩定數據傳輸等實際需求,實現完整的集成化通訊傳輸(分布式)系統。使用符合標準規范的布線部件(配線架、連接器、信息插座、插頭、適配器、傳輸電子器件、電氣保護設備和線路管理支持硬件),采用超五類雙絞線與光纜混合布線方式,全部采用模塊化組合壓接、以連接不同樓宇(A樓、B樓、C樓)以及遠端站(D站、E站、F站、G站)之間的話音設備、數據設備、電子通訊設備和網絡交換設備等,為系統運行提供可靠網絡傳輸保障。
3方案實施
(1)外圍施工方案。根據光纖資源拓撲圖,全網均采用華為公司智能光網絡系列產品,便于后期實現全網智能化。組建2.5G雙纖環,以環網為例組網方案說明如下:
1) A樓配置一臺OSN3500,提供2個2.5G光口、24個10/100M以太網透傳接口、252個E1接口;
2)B樓、C樓、D站、E站各配置一臺OSN1500,其中B樓、D站每臺OSN1500提供2個2.5G光口、8個以太網透傳接口、63個E1接口;E站每臺OSN1500提供2個2.5G光口、2個155M光口,8個以太網透傳接口、63個E1接口;C樓的OSN1500提供2個2.5G光口、24個以太網透傳接口、32個E1接口;
3)G臺配置一臺OSN 500設備,提供2個155M光口,8個以太網口、21個E1接口。(2)樓宇內方案。
1)樓宇內通過采用多條新鋪設的光纜提高智能綜合布線使用效率,優化設備的使用效率,保障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2)通過樓宇內各個樓層新鋪設多條大對數電纜,提高綜合配線機房核心節點功能,完善樓宇內外各個設備節點的傳輸有效功能。
3)在核心節點機房以及各個樓層鋪設電纜采用上橋架對接方式,廢棄原有電纜鋪設方式,保證在日后的維護過程中的能夠快速查找故障幾點,同時能提高空間使用效率,為再次擴容提供冗余
4智能綜合布線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
智能綜合布線系統將原有單一布線方式逐漸轉換成更為新型的智能、減少節點連接方式,提高可控效率,保障傳輸安全。
參考文獻:
[1]杜思深.綜合布線[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劉曉輝.綜合布線與組網工程[M].科學出版社,2005.
[3]彭祖林.網絡系統集成需求分析與方案設計[J].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
[4]郝文化.網絡綜合布線設計與案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