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浩,付國燕(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鄭州 450000)
地理科學的信息化與現代化分析
趙小浩,付國燕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鄭州 450000)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創新,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跟著提升,在此基礎上地理科學的發展不可估量。地理學的飛速發展為地理科學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F如今,是速度時代,是網絡時代。面對21世紀知識經濟全球化,這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通過我們不斷地努力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地勘測技術越來越高,時空分辨能力越來越進步,這就實現了全球化動態監測。我們對城市化的認識,以及環境生態資源的再認識是通過對“數字地球”戰略的研究進步的,這一系列的探究都使得地理戰略的決策大大增加。地理學是個來源于自然,且把根本點立足于人的綜合性的一門學科。在如今發展的世紀,地理科學必將會越來越好。
地理科學;全球化;動態監測;知識經濟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地理學的發展也有了很大的飛躍。而且在20世紀我國地理學發展的基礎上,為如今地理學的繁榮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也進一步促進了許多相關學科的發展。地理學家在如今的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領導部門占有很大的地位。從高等院校設置的一些地理學的相關職位也能看出地理學所占的重要比例,在此基礎上每年都會孕育出不少杰出的地理專家,而且在數量上遠遠超出了之前的總和,這難道不值得我們驕傲嗎?我國要想保證科教興國并且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培養且要注重素質教育。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市場競爭也是越發的嚴峻,地理科學在當今社會表面看可能涉及不到市場競爭,可是背后卻暗藏玄機。21世紀是信息社會,是多變得社會,這些多變的因素也為地理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平臺,讓大家都看到了地理科學的發展生機。之前,我國的地理科學遠遠達不到世界的水平,當時我們國家內部的經濟建設還沒有達到我國的標準,我們都致力于解決我們的這個基本經濟問題,即使是地理學也是致力于解決經濟建設問題的。現如今面對經濟全球化、全球資源重新分配、區域重新組合等新的問題挑戰,地理學界也有責任承擔這些問題,這對地理學界無疑也是一個挑戰。只有地理科學不斷創新,不斷進步,才能趕得上別人的步伐并與國際接軌。許多提出的戰略既關系國家安全也關系到全球的變化,而且涉及到城市發展,可是之前由于條件限制我們可能研究不到那么多的方面,現在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我們應該重視對全球的研究,主動投入對地球系統科學的研究中去。地理學家更應該主動參與到信息傳遞更頻繁的圈層,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我們堅信地理學的發展將會更加光明。
地理科學是個綜合性的學科,它有著許多分支學科,而且這些分支學科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地理科學的發展對這些分支學科的影響,地理科學是這些分支學科發展的源泉,只有地理科學發展穩固,其他的分支學科才能更好地發展。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更好地對服務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事業。地球系統科學發展至今研究的范圍不斷擴展,從碳和水的循環發展到各種元素的遷移,且這也成為了世界關注的事情。它們影響到生產力等多個層面,有了對這些的了解我們對物質與能量的循環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有助于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且將更多地學科融合在一起,獲得其他學科的理解與支持。
之前我們一直追求全球同步動態監測,在我們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且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們之前的追求已經實現了。我們對地理科學的研究不再只是停留在概念和理念上,我們已經把概念轉換成了實踐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例如水稻識別,植物分類這些都用到了米級空間分辨率的概念利用衛星雷達圖像就可以完成這些識別分類。
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隨著科學的發展,互聯網已經走進了各家各戶,網絡世界也早已深入人心。我國寬帶高速互聯網的發展之快超乎了我們的預料,它的飛速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也增加了一些為人津道的服務,這些變化使得各種業務在網絡之間結合起來更加自然方便。網絡化還體現在教育方面,我國現在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學校已經有2萬所,建立了許多的校園網,我國致力于將網絡化普及到中小學,讓更多的校園進入到網絡化。與此同時,我國的電子網絡產品銷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F如今信息產業在我國的經濟增長中占有很大比例,已經成為了增加綜合國力的主要產業。網絡信息社會直接影響到地理科學的創新與發展,我們在集中發展地理科學的同時一定要注重網絡信息的發展。
我們國家曾在擬定“十五計劃”時著重聲明了,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定位”存在的問題。我認為這同樣適用于地理科學發展的規劃想法,地理科學應該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它要有綜合性,只有完善地理科學的各個方面,才能切實的解決一些基本問題,為更好地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做出貢獻,實現可持續發展。地理科學作為來源于自然且根本出發點是人類本身,它具有它自己獨特的優勢。與此同時,地理科學注重研究時間與空間的問題,這對地質地貌等問題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地理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與現代化的進步。我們應該把握網絡信息時代帶來的機遇,進一步發展地理科學使其更加完善,同時也應該利用信息化推進地理科學本身的現代化以此進行結構性調整。面對經濟全球化以及網絡化,21世紀的地理科學必將會走向輝煌。
[1]周曉芳.地理科學類專業創新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J].中國林業教育,2012(02):102-103.
[2]尤瑞玲,李琳.高校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124-125.
[3]吉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4):103-104.
[4]河北省地理科學研究所建所50周年慶典通知(第一號)[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7(06):78-79.
[5]張一文.從地圖的演變看地理科學的進展[J].甘肅科技,2006(01):89-90.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8.115
趙小浩(1987-),男,河南尉氏人,碩士研究生,河南師范大學教師,研究方向:地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