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裕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0)
廈門市大學生網上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
陳裕臻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0)
隨著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網上創業由于其門檻低、方式靈活、潛力大等特點,吸引著眾多大學生參與其中,成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種有效途徑。本文就目前廈門市大學生的網上創業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其遭遇的問題,找出可行的對策,以期對廈門市大學生網上創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大學生;網上創業;現狀;對策
隨著近年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繼2014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700萬之后,2015年更是達到了749萬之多。就業難似乎已經成為了常態,對于每年的就業季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最難,只有更難。隨著網絡的普及,網上創業也正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渠道。但是大學生有其自身的特性,其網上創業仍然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探討。
(1)創業環境改善顯著。近年來隨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鼓勵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出臺,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創業的認同與寬容,創業環境日益寬松,極大激發了大學生網上創業的熱情。針對大學生創業融資難的問題,廈門市建立了YBC廈門工作站,為超過30%的申請者提供小額融資(一般3~5萬),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也推出了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小額貸款,同安等地區也出現了互助性質的小額貸款擔保的創業民間團體,這些正在構建的創業金融體系,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創業者資金不足的壓力。而且廈門市在創業培訓以及創業服務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廈門市于2007年創辦了專門的創業職業培訓學校,現已為廈門專科教育培養出眾多的創業人才。不斷涌現的創業服務組織,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著各種創業政策以及法規咨詢服務。廈門市以政策推動創業在全國已處于領先水平。(2)網上創業形式呈多樣化。目前被普遍被認知的網上創業形式有:建立網站、網絡咨詢、軟件開發、網絡營銷以及網絡零售。特別是在網絡零售,由于其準入門檻低、投資資金少,經營靈活,市場潛力大等特點,受到資金及管理經驗缺乏的大學生的青睞。據統計,超過40%的大學生網上創業會選擇在網絡零售方向上發展,而其中有80%的大學生選擇淘寶網作為首選平臺,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網絡創業模式的過于集中。(3)網上創業主體呈多元化。在早期,網絡創業的大學生都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開闊的視野以及開創性的技術能力,網絡創業者一度被視為精英。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大學生對互聯網的認識日趨深入,以及完善的網絡創業平臺的建立,使得越來越多的普通大學生也能夠參與其中,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比例在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統計,超過60%的大專院校成為了這一時期的創業主體,當然創業方向也轉向了技術含量要求較低的網絡零售及網絡營銷領域。
(1)創業意愿強,但創業信念不足。大學生進行網上創業,很多是因為其低準入門檻、低風險,回報周期短。認為有了好的創意就能獲得成功,不能對創業項目進行周全的分析,加上自身又缺乏社會經驗,一旦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或失敗,就會意志消沉。而且大學生還存在對創業過程認識不足,不能正視創業的周期、風險等因素,僅憑感性認識就期望獲得成功,很容易半途而廢。(2)創業能力及知識儲備不足。很多時候,大學生創業僅憑新奇的創意,缺乏市場分析,脫離實際。很多時候,創業者都無法拿出一套完整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方案,這些都是很難吸引到投資人的。這也體現了很多創業者知識面的狹隘,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往往很出色,但涉及非專業領域表現的還很不成熟,顯得幼稚。另外,在學校的創業教育方面水平還很低,在創業實訓方面還有很多不足,大學生能夠獲得創業技能訓練還不夠充分。(3)創業資金匱乏,社會環境仍不完善。據有關數據顯示,近40%左右的大學生創業者認為“資金匱乏”是創業過程中碰到的主要問題,這也是阻礙了大學生將新技術應用與現實生產中。由于大學生缺乏正規的融資渠道,沒有充足的擔保源,是很難持續從銀行獲得足夠量的貸款。加上申請工商注冊、稅費減免等各種服務體系還不完善,這些都使得大學生的網上創業難上加難。在對社會認知上還需提高,由于創業的風險性,使得家長和學校在對其都持謹慎或者否定態度。再加上商業欺詐時有發生,缺乏良性的創業氛圍,這些都極大阻礙了大學生網上創業的順利進行。
(1)加強網上創業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要通過創業教育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培養他們自主創業意識和堅韌不拔的品格。在提高創業能力方面,應積極推動創業課程的改革,特別是網絡創業課程的改革,建立起有序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包括邀請創業成功人士為學生作創業講座,分享他們的創業經歷,通過成功案例的點評,提高學生對創業的認知。積極開展網絡創業競賽,使得學生通過企業模擬運營,檢驗自己的知識,培養自己的能力,同時也通過競賽為學生搭建交流合作、融資對接平臺,推動賽事成果轉化,服務區域經濟。建立類似“創新創業園”的創業教育模式,讓學生有自己的固定場所以及一定面積的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平臺。(2)轉變觀念,提早規劃。網上創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對創業者的個人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是就業困難的一個替代品,它是創業者對自己創新技術及創業能力的充分認識情況下的理性創業。目前大學生的網上創業具有科技含量低、科技轉化率低的特點,相應的創業成功率也低。要想改變這種“再就業”式創業的現狀,這就要求創業者除了要有扎實深厚的專業知識,還需具備綜合的非專業知識及能力,包括對法律、稅收、政策的了解,掌握組織協調、溝通管理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是無法從學校應試教育中獲得的,都需要學生積極主動,提早規劃,有意識參與學校的創業教育、創業實訓,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業技能。(3)提高政策的效力,健全網上創業環境。目前政府已經構建出了一套完善的創業支撐體系,包括良好的政策法規、完善的創新服務、多功能的創業孵化基地、高素質的創業服務團隊、濃郁的創新創業文化。我們應該看到政策發布的數量是夠了,但其實施的質量還遠遠不夠,要想改變這種“形式上的服務”,還需從簡化審批手續、簡短審批周期著手。在針對大學生創業這一群體,還需將政策宣傳做到位,加大創業指導和培訓力度,提供特殊援助,如工商注冊、稅收、融資、法律等方面的服務。提高面對大學生創業群體政策供給的針對性。這樣,鼓勵大學生網上創業的政策效力才能落到實處。
[1]中國大學生網絡創業研究報告[R].阿里巴巴商學院網絡創業研究中心,2010.
[2]丁青.廈門大學生創業環境調查及優化對策[J].集美大學學報,2010(10).
[3]楊海娟.大學生網上創業可行性分析和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1(04).
[4]李濱,李易達,秦紹哲等.廈門市大學生創業環境調研報告(節選)[EB/OL].[2012-06-27].
[5]鄭淑真.戴鎣.王華.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以廈門市大學生創業為案例調查分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06).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