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么琴 陳玉霞 盧向莉
?
品管圈在提高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準備完備率的應用
李么琴 陳玉霞 盧向莉
目的:提高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準備的完備率。方法: 在醫務科、質控科、護理部、外科病房、手術室、醫技科組成的品管圈,運用品管圈的手法,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制定對策,比較品管圈活動前后外科擇期手術術前準備完備率。結果:品管圈活動后術前準備完備率高于實施前(P<0.05)。結論:品管圈活動可提高外科手術患者術前準備的完備率,有效降低手術室停手術率。
品管圈;外科;擇期手術;術前準備
術前準備質量是整個圍手術期質量的基礎,直接影響手術治療的成敗[1]。若在術前準備中有任何不足,輕則影響手術的進程,重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也為醫患糾紛埋下了隱患。提高術前準備的完備率,降低術前準備的缺陷,是醫院管理者應關注的問題。2015年1~10月我院手術室聯合外科病房、護理部、質控科、醫務科、醫技部門成立品管圈,共同對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準備完備率進行專案活動,以了解術前準備不完備的項目及原因,提高手術工作效率,保障手術安全,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有外科單元9個,潔凈手術室25間。年完成擇期手術達7000臺次以上。手術室有護理人員67人(含護士長3人),其中護士26人,護師19人,主管護師17人,副主任護師5人。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在院內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由醫務科、護理部、質控科、手術室、外科病房、醫技科各選1~2名代表參加,共10人。選出圈長、秘書、記錄員各1人,確定各人職責。
1.2.2 明確活動主題,設計圈徽、圈名 確定圈名為齊心圈。寓意:各手術相關科室齊心攜手共進,為患者手術保駕護航。圈員根據可行性、緊迫性、重要性、圈能力四方面確定主題為提高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準備完備率。本次活動開展時間為2015年1月~2016年1月。擬定每兩周圈活動1次,每次約1 h,定在周三16:00~17:00。
1.2.3 現狀分析 2015年2~4月為現狀調查階段,根據術前安全核查單,將術前準備分為患者、護士、醫師三方面缺陷。第一部分為患者方面:如進食、服飾、月經期等;第二部分為護士方面:如備皮、驗單、護理文書等;第三部分為醫師方面:術前標識、醫囑欠缺,文件簽署欠缺、患者欠費等。按術前準備核查單進行核查,凡患者實際準備情況與核查單填寫的內容不符合或填寫項目空缺的均為缺陷,缺陷率(%)=術前準備有缺陷的例數/病例總數×100%]。完備率=100%-缺陷率%。
1.2.4 存在問題 統計2015年2~4月外科擇期手術986例,發生缺陷115例,其中護士方面39例缺陷,包括術前準備中備皮不符合規范或未備皮有14例,術前輔助檢查單結果不齊全有15例。術前準備單在相關資料不齊全時卻填寫完整有10例;患者方面有43例缺陷,患者帶飾物到手術室有14例(可以取下的6例,不能取下的8例),患者穿自己內衣褲有3例,未要求禁食7例,未按要求及時回院8例,書寫簽名錯誤或不同親屬簽名4例,患者術晨來月經7例;醫師方面有33例缺陷,其中手術所需的各種文件、簽名備案未完善12例,手術患者身份、部位或手術方式不相符13例,輔助檢查結果異常或不相符8例。術前缺陷率:113/986=11.66%。外科擇期手術術前準備完備率為88.34%。
1.2.5 根因分析 依據頭腦風暴法及魚骨圖分析找出主要問題原因。(1)術前準備的流程欠妥,檢驗單回歸太遲,醫師工作忙無跟蹤輔助檢查檢驗結果。(2)患者依從性差,醫護宣教不足。(3)醫師對手術關注不夠,對術前準備管理制度不知曉。(4)手術部位標識未規范,術前必備檢查檢驗項目及時效性無明確,欠缺術前準備標準。(5)麻醉訪視不到位。(6)術前核對方法不正確。(7)檢查檢驗結果歸位流程欠妥,各部門協調性差。
1.3 對策 我們利用追蹤法[2]和六何分析法5W1H原則[3]擬定了詳細的對策。
1.3.1 重新制定術前準備核查單,規范術前準備及核對流程 品管圈在全面調查現狀后發現原來的術前準備表較籠統,部分關鍵的交接項目缺漏,對手術影響較大。表格填寫不統一,各病房單元五花八門,與手術室交接較亂。新的術前準備單明確病房護士術前必須確認的項目,并且做到誰執行誰負責。未確定項目不能簽名,術前準備單有缺項不能送手術。術前準備流程進行再造,手術宣教不是手術前天才說,而是入院后就開始進行,為手術做好一切準備。術前準備項目班班交接,有跟蹤記錄,檢查結果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到位。
1.3.2 質控部門與醫務科加強管理制度的制定 術前準備管理制度、手術部位標識流程及規范、擇期手術術前常規檢查檢驗項目及時效性的管理規定、醫師崗位職責及崗位制度的管理、醫技部門檢查檢驗報告出具時限的規定等進行建章立制。真正從規范上引導醫護人員按工作流程及制度完成術前準備。
1.3.3 加強醫護人員手術知識培訓 對醫護人員就手術管理制度及規范、流程進行培訓,明確醫護人員術前準備的要求及質量標準,規范術前準備的行為,減少漏洞。
1.3.4 加強患者手術知識的宣教 設計手術宣教單,從患者入院開始對手術知識進行宣教,提供患者知情同意權及簽署說明。督促患者遵照術前準備的流程完成術前檢查及術前準備。對拒絕完成術前準備相關項目者要簽知情告知書。
1.3.5 加強多部門的協調聯動 術前準備雖然是術科與手術室之間的工作,但卻與醫技科室、臨床支持中心、電梯服乘人員、輸血科等緊密相連,護士在服務于臨床、服務于患者的同時,做好各方面溝通與聯動,減少工作的缺陷,更不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而不顧患者的安危。
1.4 評價方法 2015年2~4月品管圈活動前擇期手術986例,2015年9~12月(品管圈活動后)外科擇期手術患者1147例,比較兩組患者術前準備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a=0.05。
2.1 有形成果 品管圈活動前后外科擇期手術術前準備完備率比較(表1)

表1 品管圈活動前后外科擇期手術術前準備完備率比較(例)
2.2 無形成果 通過品管圈活動的開展,圈員團隊協作能力和質量管理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各科室之間更加和諧,溝通順暢,減少了患者在病房與手術室之間的無效周轉。
3.1 品管圈活動提高了醫護人員對手術患者術前準備的重視程度 由于本次活動由主管院領導及醫、護、技等多部門的參與,通過活動,大家提高了術前準備的認識。改變了傳統的思想—手術才是最重要的。其實術前準備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良好的準備就手術,不僅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而且也導致多種資源的浪費。
3.2 品管圈完善了一系列的手術管理制度 品管圈護理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護理管理方法,是指相同的工作單位或工作內容相關的人員,自動自覺自發地組合起來,利用集體智慧來發現問題,分析原因,集思廣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的一種管理方法[4],對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具有積極意義[5-7]。通過本次品管圈活動,我們發現既往的醫院手術管理制度有的已明顯滯后,有的是缺漏,與現行的醫療管理體制不適應。通過活動,有力的促進相關職能部門面對手術管理的風險,重新制定各種執行力強的規范化的制度和流程,使醫護人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3 促進醫護人員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工作為主動服務 在普外科手術患者中實施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且提高每位圈員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8]。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由于慣性思維,往往不會考慮出異常情況的處置,導致術前準備不完備時仍然照開手術醫囑,照送手術。這樣不僅使大家做了許多無謂的工作,浪費資源,且影響正常工作的開展,患者在周轉中意見較大,亦產生醫患糾紛。通過品管圈活動,醫護人員通力合作,及時把關,將小問題及時解決,將大問題及時上報,多方合作,保證醫療安全。例如:術前訪視,由于我院手術室護士術前訪視和麻醉訪視一直執行不到位,患者往往到了手術室門前才簽麻醉同意書。此時發現術前準備中有不適宜手術項目,停了手術,患者及家屬有意見。但通過活動,我們規范了術前訪視的時間、流程、職責。能手術的患者術前已明確,不宜手術的患者,術前一定要及時會診、治療,達到手術條件才能開具手術醫囑。患者與家屬非常感謝醫院對其疾病的重視,遵醫行為也大大提高。否則,患者禁食禁飲數小時,家屬千里迢迢趕到手術室,卻通知手術暫停,會降低對醫院的信任度。通過品管圈活動讓護士更加貼近患者[9],更體現優質服務實質。
3.4 品管圈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流程 術前準備是涉及多部門的合作,由于不重視術前管理,術前準備的項目往往得不到落實。如檢查檢驗單延遲歸位,各種文書多而重復,知情同意簽名無規范指引。病房與手術室交接患者耗時多,且容易出漏洞,責任追究難度大。通過品管圈,對相關文書進行整合,規范表格排序,對檢查檢驗單出具時限進行明確規定,醫護人員掌握相關的流程及要點,有計劃、有目標的執行術前準備。同時通過制定完善的手術室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了手術效率,健全了護理三級質控體系對手術室護理工作實施質量監控,逐步建立了良性的工作機制,形成了人人參與質控的理念。
[1] 馮錦芳,譚秋華.持續質量改進在患者術前準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6):544-546.
[2] 張幸國,劉庭芳,楊泉森,等.追蹤方法學在醫院評價及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11, 27(9):691-694.
[3] 許晨耘,柯雅娟,陳茹妹,等.品管圈活動在手術病理標本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20-23.
[4] 章飛雪,于燕燕,徐枝樓,等.品管圈活動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礎護理質量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27-129.
[4] 戴碧茹,歐陽慶.持續質量改進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9):145-146.
[5] 喻曉芬,洪 敏,蔣 怡,等.品管圈活動在患者術前訪視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2):2697-2701.
[6] 姚惠芳.宋子洋.李錦華品管圈活動在促進胃腸道術后患者早期康復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3,10(10):106-107.
[7] 李 靜,田 麗,李 想,等.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神經外科術后感染中的應用[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8(4):556-558.
[8] 申玉琴,梁怡虹,宋百靈.品管圈活動在普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4):38-39.
[9] 李淑萍,李 凌,任 琴,等. 品管圈活動在手術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9):1789-1791.
(本文編輯 崔蘭英)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ncreasing complete rate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for selected surgery
LI Yao-qin,CHEN Yu-xia,LU Xiang-li(Zhaoqing Fist People's Hospital, Zhaoqing 526000)
Objective:To increase complete rate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for selected surgery. Methods: Set up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onsisting of medical department,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nursing department, surgical ward, operation theatre, and medical technologic department, then employed method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discover problems, analyze reasons, formulate countermeasures, and compare complete rates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for selected surgery before and after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Results: Complete rate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for selected surgery after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P<0.05).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an improve complete rate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for selected surgery and reduce operative suspension rate in operation theatr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Surgery; Selected surgery;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526000 肇慶市 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李么琴:女,大專,副主任護師,科護士長
2015-12-09)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