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云
?
模塊情境培訓模式優化手術護理交接質量
周雪云
目的:探討應用模塊情境培訓方法對手術交接護理質量提升的效果。方法:2014年4~6月通過設置模塊情境課程對護士手術交接進行培訓,比較培訓前后理論知識、工作失誤發生率及工作效率,并了解護士對此培訓方式認可的程度和有效性。結果:培訓后,護士手術交接理論考核各項目得分及總分均較培訓前明顯提高,護理失誤發生率明顯降低,術前進入手術室時間、手術等待時間、術后回病房時間均明顯短于培訓前,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開展手術交接模塊情境培訓對降低護士護理差錯具有良好的效果。
模塊情景培訓;手術交接;質量
手術交接包括患者術前從病房或急診搶救室到手術室、手術室內、術后從手術室回到病房或ICU的整個過程[1]。手術參與成員的多樣性、人員交接溝通方式差異性、交接內容復雜性都可能導致多重安全隱患[2]。護理情景式培訓是以形象的表演形式再現預設場景,把護理問題、護理程序充分展現出來,加以引導的培訓方法。本研究將情境式教學用于手術交接培訓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4~6月在本院手術室、普外科工作的護理人員共49名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30.64±7.85)歲。職稱:主管護師11名,護師17名,護士21名。學歷:本科13名,專科20名,中專16名。工作年限:1~5年27名,6~10年12名,>10年10名。納入標準:均具有護士執業證書;科室工作時間>1年;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因轉科、進修或離職等原因中途離開手術室、普外科者。
1.2 交接模塊情境培訓
1.2.1 準備階段 由護理部成立調研組,經文獻查閱、臨床考察,開會研討,利用醫院網絡平臺征求全體醫護人員的意見,對手術交接中護理人員風險防范、人文關懷、語言溝通、缺陷行為等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文獻資料及各方建議詳細制定情境培訓內容,規范手術交接流程。
1.2.2 手術交接情境課程的設置 選擇病房急診手術、住院擇期手術病例,以及手術交接中的突發、應急事件,要求護士準確交接患者信息、安全平穩護送、密切觀察病情,能夠按時、無誤完成交接。每一課程內容按照術前病房交接、手術室護士間交接、術后病房交接三大模塊設置,每個情境均包括管道交接、信息核對、運送路線、接收評估、患者安撫等內容,并設置1~2個應急事件(如導管脫落、醫用電梯故障、患者拒做手術、休克、家屬未到等),最終制定7個情景教學課程,由教學專家、臨床專家審核修訂。
1.2.3 手術交接情境課程的實施 擬定培訓課程表及分組名單,并于培訓前向受訓護士發放。將49名護士分為7組,每組7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情境排練,即采用角色扮演形式,角色分配由組員協商決定。7個情境培訓課程持續8周,于每周六12∶30~14∶00進行,每周完成2~3個情境學習,后4周各組輪流演練上述情境。每次培訓均由2~3名專家(護理部教學主任、科室護士長、外科主任)擔任培訓教師,每次情境展示完畢后培訓老師根據情景展示給予點評指導,向觀摩成員提問,完成當天培訓任務后,由護士長拍攝視頻,記錄整合,并將整改后流程以書面形式上交護理部審核,于下次培訓時反饋給學員。
1.2.4 手術交接情境課程網絡教學 組建學員網絡空間及交流群,每周末定時上傳培訓視頻與資料,為學員提供全面、詳細的網絡資源,便于隨時利用網絡復習;每周日7∶30~8∶30,為學員群交流時間,由科護士長或骨干護士組織,就培訓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為護士提供交流平臺。
1.3 評價標準 (1)理論考核評分。參照相關文獻,自行設計手術交接理論考核卷,分別于培訓前(2013年3月~2014年1月)、培訓后(2014年4~6月)對參訓人員交接程序(15分)、管道管理(20分)、運送安全(15分)、病情觀察(20分)、工作職責(10分)、應急協調(20分)共6個方面,均為單項選擇題,總分0~100分,計總分進行對比。(2)工作失誤發生率。培訓前共實施手術213臺,培訓后共實施手術236臺,比較培訓前后工作失誤發生率。(3)工作效率。評價術前進入手術室時間、手術等待時間(從進入手術間到實施麻醉前)、術后回病房時間(手術完畢患者恢醒至交接完畢),排除進入術后進入ICU患者。(4)主觀評價。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參訓護士對手術交接情境模塊培訓的認可度、有效性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或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培訓前后護士手術交接理論考核比較(表1)

表1 培訓前后護士手術交接理論考核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2.2 培訓前后工作失誤發生率比較(表2)

表2 培訓前后工作失誤發生率比較 臺(%)
2.3 培訓前后工作效率比較(表3)

表3 實施前后手術綜合效率比較±s)
注:1)為t′值,2)為t值
2.4 參訓護士對模塊情境培訓主觀評價 調查顯示,42名護士(85.71%)表示能認真參與情境培訓,39名護士(79.59%)認為情境培訓形式有必要開展,認為模塊情境培訓對規范手術交接過程有效44名(89.80%)。
3.1 手術交接模塊情境培訓提高受訓護士工作能力 研究證實,手術交接缺陷是僅次于技術缺陷導致手術不良事件的第二大原因[3]。如何使手術交接過程安全高效,在交接、運送患者時減少護理差錯,提高風險應對能力,是醫務工作者應深入探討和研究的重要問題[4]。只有醫護人員重視、規范執行才能建立正確、有效地工作方法[5]。本研究以此為目標,采用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形式將護理人員所需掌握的手術交接內容及程序按術前病房、手術室、術后病房三個模塊設置情景課程,一方面將整個手術交接過程情景分段,同時設置突發事件有助于護理管理者從中發現護士在交接運送患者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重點指導監督,使交接流程更規范;另一方面受訓者通過情景再現、真實體驗手術交接不當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使護士對手術前中后對護送工作有了全新認識;尤其是7個典型情景基本包含手術交接中可能出現的情況,當遇到類似的案例發生時,相同場景可快速觸發記憶重現,大大提高了護士對運送風險的應對。表1結果顯示,經培訓,護士手術交接理論考核各項目得分及總分均較培訓前明顯升高(P<0.05),表明模塊情境培訓可以強化護士所學知識,獲取實戰經驗,提高護士工作能力。
3.2 手術交接模塊情境培訓質量及工作效率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培訓后手術交接工作失誤發生率明顯降低,且前進入手術室時間、手術等待時間、術后回病房時間均明顯短于培訓前(P<0.05),表明模塊情境培訓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提升工作效率。模塊情境培訓由受訓護士分組分角色演示專家從旁指導,互相學習,引導護士在交接過程中規范行為,明確職責;另設網絡學習空間上傳演練視頻,減少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反復學習,從而提高護理人員學習質量。通過試卷考核檢驗護士理論是否達標,以使護理人員對手術交接內容程序及工作職業更系統全面的認識。流暢有序的交接流程既使交接雙方能全面完整地評估手術患者,增強交接內容的條理性,徹底改變培訓前術前交接不清、術中忙亂、術后粗糙的現象,降低交接工作失誤發生率交接工作失誤發生率,縮短了術前進入手術室時間、手術等待時間、術后回病房時間,對提高運送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3.3 情境培訓可使教學相長 情境培訓為學習人員打破了枯燥、被動的學習氛圍[6],使其在學習中獲得愉快的個人體驗,提高學員主動學習意愿;其次,情境演示目的在于盡可挖掘手術交接工作中遇到的的問題,以引導其積極思考對策及處置方法;再次,每次情境培訓結束后,培訓老師對參與培訓者的表現進行點評,指出情境中展現出的問題,并講解正確的做法,使參訓護士能印象深刻,不僅對手術交接這一被大多數醫護工作者忽視的工作重新認識,還可以提高護士們學習興趣。通過問卷調查發現,89.8%護士認為模塊情境培訓對規范手術交接過程有效,85.7%表示能認真參與情境培訓。
[1] 徐雙燕,王惠琴,唐碧云,等.手術患者交接標準作業程序的建立[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5):422-424.
[2] 劉曉紅,陳 蕾,張衛星,等.追蹤方法學優化手術病人交接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3,4(8):69-72.
[3] 任長婕,劉和平,秦小琪,等.以情景演示模式強化外科護士在手術病人交接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0):924-925.
[4] 范成英.手術患者交接環節的安全隱患與防范措施[J].醫學信息,2014,27(10):329.
[5] 張 穗,張 敏,聶雷霞,等.手術患者交接單在圍術期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4,21(5):418-419.
[6] 郭利紅,師 文.手術室護士術前訪視的情景模擬訓練及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371-373.
(本文編輯 馮曉倩)
274300 菏澤市 山東省單縣中醫院手術室
周雪云: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5-11-10)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