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19小時,1000億元。
24時,數字定格在1207億元。
2016年11月11日這一天,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再次創造了全球零售史的紀錄。
這已是“雙11”的第八年。盡管2015年“雙11”交易額的基數已頗為龐大——912億元,但2016年的“雙11”依然實現了超過30%的增長。與第一年的5200萬元交易額對比,這一數據的增長更可謂奇跡。
不過,更應該追問的是,這個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所說的“令西方懷疑”的奇跡,是如何創造的。
前30分鐘,每秒交易峰值17.5萬筆,每秒支付峰值12萬筆,這在全球電商平臺中絕無僅有。
13分19秒,從下單到簽收,“雙11”全國第一單完成,全天共產生6.57億個訂單,全部經由菜鳥網絡平臺及菜鳥聯盟分發派送。
智能決策引擎分秒不停地自我迭代,每次點擊背后都有海量計算和萬億級智能匹配,“雙11”全天,“電商大腦”通過機器學習自動生成近千億次個性化展示。
作為全球體量最大的電商平臺的交易峰值日,“雙11”打造了堪稱全球最復雜的交易、支付和物流系統,支撐這一系統的,是強大的云計算平臺、海量數據及智能算法。
事實上,值得注意的不僅是電商系統本身,還有被電商“購物節”悄然改變的現代商業生態系統。
“雙11”已不僅是電商的狂歡,更是整個零售業的狂歡——蘇寧、銀泰、TCL、優衣庫、GAP等數千個零售企業及國內外知名品牌,打通了線上線下超過100萬家店鋪,近10萬家線下門店將全面實現電子化運營。
“雙11”不僅是中國的狂歡,也是全世界的狂歡——“買全球,賣全球”,通過打通海內外的雙向渠道及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買賣雙方,阿里巴巴的平臺承載了全球的生產、零售及消費,讓交易無處不在。
“雙11”不僅是銷售端的狂歡,也是生產端的狂歡——這次天貓電器商城共有來自全球105個品牌的367款定制商品,這種“包銷定制”的C2B模式,基于阿里巴巴對消費者痛點和需求的海量數據分析,由此令企業貼近市場。
2016年11月12日,工作人員在廣東深圳舉行的活動上慶祝天貓“雙十一”全天成交額超過1207億元
2016年的“雙11”,已經成為馬云提出的“五新一平”理念的演兵場——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以及公平的環境。而基于這個理念所建立的,是囊括了整個商業鏈條的跨邊界新經濟體。
在人類社會從互聯網時代步入數據時代的彎道上,全球諸多力量都在蓄勢超越對手,而這一次,領軍者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