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景+黃國偉+李美霞
摘 要:隨著我國電力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電網建設力度不斷加強,輸電線路施工技術如何直接影響到電力建設工程的進度及質量。輸電線路施工對于電力工程而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始終提供社會企業(yè)和用戶的用電需求。本文對輸電線路工程技術中的施工技術進行探討,供參考。
關鍵詞: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技術
1 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的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伴隨著城市發(fā)展的需要,電力體制不斷深入改革,電網建設力度不斷加強,輸電線路施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電力建設工程的進度的快慢及質量的高低。輸電線路施工技術應用大大節(jié)約了勞動成本,提高了施工工作效率,減少了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規(guī)范的施工措施也必將會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行可以在其他工程施工中以此為借鑒,結合具體施工內容,熟練運用施工技術。目前電力工程的施工技術還不很成熟,有待進一步完善、改進,還需要在施工工作中細致探索,以期更好地應用在電力工程輸電線路施工中。
2 輸電線路工程施工要求
2.1 基礎工程
輸電線路基礎的作用是保證桿塔在運行中不發(fā)生下沉或受到外力的作用時,不發(fā)生傾倒或變形。基礎施工質量的好壞,對高壓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關系極大。在現場施工的工作中,以必要的技術手段加以控制用保證施工圖設計所要求達到的質量來要求。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澆制基礎,是高壓輸電線路上常用的基礎。如有很大差異應通知設計單位做出設計變更。其次是在巖石打孔插筋灌注砂漿、澆制承臺。巖石基礎的開挖均應保證巖石結構的整體性不受破壞,錨筋安裝尺寸位置應反復核對。正確無誤固定后澆灌,并按現場澆制混凝土的要求養(yǎng)護。
2.2 桿塔工程
輸電線路桿塔按受力特點可分為直線和耐張型。桿塔選擇是否適當對于送電線路建設速度和經濟性供電可靠性以及維修的方便性等影響都很大,合理選擇桿塔型式、結構,是桿塔工程重要的一環(huán)。平地、丘陵及便于運輸和施工的地區(qū),應優(yōu)先采用鋼筋混凝土桿和預應力混凝土桿。考慮運輸和施工的實際困難,出線走廊受限制的地區(qū)、大跨越或重直檔距大時,可采用鐵塔。輸電線路在長期的運行中,桿塔作為導線和避雷線的支持物,必須能承受一定的荷載,且其變形必須在一定允許的范圍之內,即桿塔必須滿足一定的強度和剛度要求。
2.3 架線工程
輸電線路架線施工包括架線前的準備工作。放線導地線連接弛度觀測,緊線及附件安裝。架線施工從展放方法來講,分為拖地展放、張力展放。對放線滑車輪徑的選擇,滑車的輪徑偏大些較好一般以不小于10倍導線的直徑,這樣磨損系數小導線在該處所受的彎曲應力也較小。輸電線路緊線工作需在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100%桿塔結構組裝完整螺栓已緊固的情況下進行。在耐張塔受張力方向的反側,必須打好臨時拉線,以防止桿塔受力過大或塔身變形橫擔產生位移,影響弛度觀測。
2.4 光纜施工
光纖不會引雷,但光纜中有金屬部分,所以光纜避雷仍值得重視。光纜施工施工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檢查設計資料、原材料和施工設備等是否齊備,仔細閱讀有關的技術說明書與安裝指導手冊;架設光纜前必須確保光纜的技術性能,應用OTDR對每一盤光纜進行單盤測試,確保光纜完好方可施工。光纜的卷盤長度為2~3km,其彎曲半徑應為光纜外徑的15倍以上,施工中不能猛拉和扭結。拖光纜時要前后協(xié)調配合,最好有專人協(xié)調,否則光纜很容易扭結。光纜接續(xù)后,將接頭盒掛在吊線上,整理余纜時要注意從接頭盒處向外收纜,如果不注意順序,而從外向接頭盒處收攬,就可能使盒內盤好的光纖變形扭曲。
2.5 塔腳優(yōu)化
輸電線路經過的地方各色各樣,地形也千差萬別。當鐵塔位于斜坡或臺階地時,塔腳之間會形成高差,這就要用高低腳來平衡。根據四個腳高低不同可分為一般高低腳和全方位高低腳。
2.5.1 一般高低腳
塔腳級差一般為2.5m,由于地面高差是任意值,當長短腳不能完全平衡地面高差時,一方面可將部分主柱露出地面,另一方面塔腳級差可縮短為2.0m。施工過程中,應考慮在桿塔位于陡峭山頂控制鐵塔的正側面根開,減少施工基面挖方量。對于坡度較大的地形,塔的長短腳已用到最大高差仍不能平衡地面高差時,可采用長腳對應基礎主柱升高的辦法來平衡過多的高差,必要時可做特殊基礎。在基礎無法滿足或其他因素主柱不宜升高時,可對短腳所在基面適當挖方。
2.5.2 全方位高低腳
4個塔腳一般為不等長的形式,可根據各種不規(guī)則塔位地形的需要,組合成各種不同長度的全方位高低腳。高低腳塔的高腳側與低腳側的主材應為同一規(guī)格。由于高腳側與低腳側斜材計算長度不同,選材時要求前者角鋼規(guī)格比后者大1~2級。
3 輸電線路軟弱地基問題的技術處理措施
軟弱地基桿塔基礎的施工,關鍵是要做好基坑開挖和混凝土澆制過程的排水措施,盡量避免基底原狀土受到擾動。對于軟弱地基處的基礎采用加石塊充填加固的措施,即在最后一層土挖至設計深度時,拋入預先準備的石塊,將石塊夯入土中,至密實為止,并清理被擠出表面的軟土,再鋪上碎石;鋪好混凝土墊層。
開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時,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坑內。如果流入坑內的水不及時排出,土被水泡軟后,會造成坑壁坍塌,地基承載力下降。因此,做好基礎施工過程的排水工作,是軟弱地基基礎施工的基本要求。基坑排水的方法很多,施工時可根據基坑的排水量以及自身的排水設備等情況,確定采用的排水方法。對于泥、水流沙坑,為防止坑壁坍塌,減少流入坑底的水量,可以采用擋土板或沉箱等措施后再行開挖。
在基坑的開挖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注意現場實際地質與設計所提供的地質資料是否相符。如不相符,要及時向設計、監(jiān)理部門反映,要求地質代表到現場鑒定處理,不要盲目進行基礎施工。雖然軟弱地基基礎是輸電線路建設的難點,但只要勘測設計、施工、監(jiān)理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感,密切配合,科學管理,就一定能使軟弱地基的線路投資得到控制,質量得到保證,并能安全可靠運行。
4 輸電線路的檢修施工技術
輸電線路檢修施工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輸電線路由于受到天氣等外力影響,比如說地震、雪災、冰雹、臺風等大的外力作用導致輸電線器具破壞、送電線塔倒塌、絕緣串脫落等一系列情況,此時輸電線出現跳閘情況。調度員必須做好故障及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及時巡查、檢修。為保證線路安全開展必須準確的故障診斷類型及時做好記錄,在了解故障原因、地點、故障類型等等的基本情況及沿線情況后,及時提出解決措施,如果是一些小的故障,則巡視人員可自帶小工具或材料及時消除小缺陷,使設備正常運行,在檢修施工工作結束后應該確定檢修所使用的工具從桿塔上撤下來,保證在通電前線路上無雜物。這時才可以撤去接地線,合閘通電。
總之,電力工程的輸電線路施工技術在電力建設工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電力建設工程的進度與質量,甚至可以說決定著工程的成敗。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及國家電網建設力度的增強,迫切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輸電線路施工技術,其要求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