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銀桂
摘 要:本文針對兩種賽課形式的概念與特點、利與弊,從參賽教師、觀課者和交流研討的角度對上課教師自定內容和組織方指定內容賽課兩種形式進行觀點闡述,旨在探討兩種賽課形式的優勢與不足,創新賽課形式,能夠更好地以賽促教,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關鍵詞:指定內容賽課;自定內容賽課;利與弊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10-0039-02
一、兩種賽課形式的概念與特點
自定內容賽課:參賽教師在賽前一周、一個月或更長時間(依據組委會規程)根據組織方下發的比賽規程,自主選擇教學內容的一種賽課形式。自定內容賽課,參賽教師選擇教學內容的面寬、量廣、比較靈活,具有自主選擇權,能夠充分發揮參賽教師的特長與優勢,呈現精品課堂多。
指定內容賽課:參賽教師在賽前一到兩天或一周時間,由組織方下發比賽規程,指定教學內容的一種賽課形式。一般具體到教材版本、水平段、年級、單元、課次,比較翔實。指定內容賽課形式,參賽教師選擇教學內容的面窄、死板、具有局限性,教師無選擇權,要求較高,適合選拔全面性人才。
二、自定內容賽課的“利”與“弊”
(一)自定內容賽課的“利”
1.選擇面廣、發揮優勢、凸顯特色
自定內容賽課,為參賽教師提供寬廣的選材空間,參賽教師能夠精選自己擅長、熟練、專精的教學內容,發揮自身的優勢特長,在教學內容重、難點的確立、學習目標的預設、教法的選擇、練習場地的設置及學練方法等方面做到準確、細致、科學、合理,彰顯賽課教師的專業功底、能力水平及教育魅力,凸顯上課的風格與特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2.以研促練、集思廣益、創新提升
自定內容賽課,尊重地方區域特色,凸顯不同區域的教學風格,能夠很好地檢驗區域教研的教學水平。自定內容賽課,前期準備時間充足,參賽教師能夠借助區域教研,發揮團隊力量,集思廣益,開展備課、上課、聽評課活動。在不斷的研討、交流中完善教案,反復試上,查找不足,精心加工、打磨、錘煉、提升、完善,最后整合成形,做到精細、獨特、新穎、別具一格。自定內容呈現的課堂豐富多彩,借助區域教研精心打磨的課有深度和厚度,為觀課教師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不同教學思想的互動與啟迪,創新教學模式的討論與爭議,精彩創新點的聚焦與評價,面廣、量優,具有較好地示范引領作用。自定內容賽課形式,以研促練、以研促教、以研促新、以研促團隊向心力的培養、以研促獨特教學風格的形成、以研促最優課堂的打造。
(二)自定內容賽課的“弊”
1.教師“一專多能”難以凸顯
新時期的體育教師要有一專多能的本領,備課、說課、上課、模課、演講等要樣樣精通,這樣才能成為有扎實學識、適應社會發展的好老師。自定內容賽課,參賽教師前期準備會針對選定的某一節課進行研討、磨課,不能全面通讀教材,深入、透徹地研究與分析,知識面狹窄,知其一,不知其二,難以凸顯參賽教師“一專多能”的本領,難以全面衡量一個教師的綜合水平,也不利于教師的長遠發展,對選拔人才參加高層次的競賽不利。
2.教學研討缺少深度
自定內容賽課,參賽教師會精心構思、設計某一課時,在不斷的修改、完善中呈現精彩的課堂。從觀課者的角度看,多數教師在聽評課時經常會就課論課,只關注所聽課的一個點進行評議,面較窄,對本節課在整個教學單元的地位,課時之間的縱向、橫向聯系與其他教材的關聯等層面缺少深入的剖析與反思。自定內容賽課,教學內容面廣,評課時間較短,研討交流,泛泛而談,猶如蜻蜓點水,缺少研討的深度與厚度,不利于教研的深化,點、線、面結合才能使賽課教研向縱深發展。
三、指定內容賽課的“利”與“弊”
(一)指定內容賽課的“利”
1.拓寬思維,探尋問題
指定內容賽課,針對同一教學內容,開展同課異構,能夠在教學中拓寬聽課教師的思維,尋求課中的交匯點、亮點與創新點,汲取精華,凝結智慧,形成有價值的案例文本,有效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同時探尋同一教學內容的共性問題,通過研討、交流,解決問題,改進,提升,促進聽課教師問題意識、科研意識、創新意識的提升,由一種思想交換另一種思想,并形成多種思想。
2.考量教師,選拔人才
指定內容賽課,在賽前兩到三天或提前一天(由組織方確定)的時間,由組織方宣布上課內容,采用的是“短、平、快”的戰術,能夠綜合考量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參賽教師教育理念的運用、課標的領會與課堂教學的融會貫通、教材核心概念的把握、教學方法的選擇、差異學生的關注與評價等層面都提出較高的要求。參賽教師只有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厚重的知識儲備,才能在短期內寫出優質教案,上出精彩的優質課,做到臨危不亂,處變不驚,脫穎而出,指定內容上課是考量參賽教師綜合能力、選拔優秀人才強有力的抓手。
3.標準統一,評價公平
指定內容賽課,評課專家能夠針對同一教學內容從縱向和橫向兩個角度審視課堂,評價內容一致、評價標準統一,更加客觀、準確、公平。從評審的角度看,同一教學內容,多種設計思路,能夠啟迪評課專家的思維,拓寬評課的視角,提升評課的深度和厚度。
(二)指定內容賽課的“弊”
1.時間短,準備倉促,實效性不強
指定內容賽課,一般按照組織方的要求,提前兩到三天或提前一天給出上課內容,參賽教師在短期內除了要研究教學內容、精心備課、試上外,還要準備器材,時間緊、任務重,再碰上不熟悉的內容,個別教師會出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問題。由于準備不充分,上課缺少新意,學習目標難以達成,課堂教學實效性不強,也使聽課教師難以與上課教師思維碰撞,產生共鳴,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2.賽課內容單一,難以揚長補短
指定內容賽課,教學內容單一,有時難以迎合上課者和聽課者的“口味”,參賽教師遇到“短板”,難以發揮優勢,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從觀課者的角度看,聽課有兩種心態:一是聽自己專長的課,能夠與上課者思維碰撞,產生共鳴,捕捉亮點與自己的課堂教學對接,反思提升,形成自己的東西。二是聽有難度、自己不敢上、不會上或新興的教學內容,汲取營養,彌補自己的“短板”。指定內容賽課,使聽課教師不能投其所好,專心、用心聽、評課,聽課的效果會大打折扣,交流研討的氛圍缺少深度和厚度,也使聽課教師在教學水平上難以揚長補短,教研不能向縱深發展。
總之,兩種賽課形式各有利弊,不管是指定內容賽課還是自定內容賽課,只要教師勤于學習、不斷積累、善于思考、總結、積淀知識,加強體能、技能、教能鍛煉,做到登臺能講、能上、能演,相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都能脫穎而出,收獲成功,擁有自己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