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香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推進,農村的教學也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不斷地開展內部的體制改革。作文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一直是最薄弱的部分。農村的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方面的教學也做出很多的嘗試,這些嘗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綜合的作文寫作素質以及寫作綜合能力,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將生活理念融入農村初中作文教學,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還是作文高效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生活教育;農村;初中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與其他教學內容有著不同的教學特點,作文教學講究的是社會性以及實踐性。傳統的作文教學主要是為了升學而創造一些獨特的作文方法,學生很厭倦這樣的教學模式。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要想綜合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綜合作文能力,教師就必須了解生活教育理念對作文教學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農村的作文水平為什么呈現偏低的狀態,以及要以怎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初中作文的教學水平。
一、農村初中作文水平偏低的原因
1.作文的內容較單一
在農村的初中作文教學的過程中發現,目前,農村很多學生的作文內容都十分相似,沒有任何創新,千篇一律,這說明學生每天的生活不夠豐富,同時學生對生活也缺乏仔細觀察。如果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中,會逐漸喪失對生活本應有的熱情,在這樣的情緒下,不可能寫出來優美的作文。所以要想改變這樣的情況,就必須對學生的生活節奏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例如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戶外互動游戲來提高學生的激情。
2.教師的自身水平較低
在很多農村中學,由于教師自身的素質較低,所以導致各種各樣的教學問題出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作文課堂上往往是隨意性太強,教師只會講一些空話,在作文的寫作指導過程中,只是簡單地講解題目的內涵,然后就把作文安排給學生,最后給學生的作文作一個簡單的點評,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不可能提高的。這些教學模式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會大大降低學生對于寫作的積極性。
3.社會方面的影響
在很大程度上,是城鄉居民的教育觀念的不同直接決定了教育的質量。從目前的生活水平來看,農村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于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很不了解,學習方法并不能得到及時更新與交流,這些問題在農村的教育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時也在一定因素上影響著教學的有效性。
二、生活教育理念融入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的措施
1.提高教師知識生活化的觀念
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多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生活化的觀念,從而提高農村初中的語文教師生活化的理念。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去參加相關新知識的培訓,學校領導可以和城市學校建立相關的合作關系,這樣,農村教師就有機會去城市聽優秀教師的講課模式,從而了解最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素質水平。除此之外,教師要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學會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寫作的靈感與素材,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身邊的萬物萬事。通過在課堂上與同學間的互相分享,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2.抓住農村題材
生活教育理念在農村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就要求教師要指導學生緊緊抓住農村各個方面的題材,通過寫實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引導學生注重聯系自己的親身體驗,將自己的經歷作為寫作基礎的題材,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作文的真實性。部分學生喜歡在寫作時通過聯想創作,但是這種寫作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所寫出來的作文內容與實際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學生要時刻注意觀察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通過農村特有的生活場景來使作文內容獨具特色。
3.要以創新為創作方向
生活教育理念在農村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要求教師必須以創新為教學方向,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教師要注重寫作材料的創新。傳統的作文題目大多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這根本不具有任何吸引力。當今社會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豐富多彩的生活與學習融入作文的寫作中來。其次,語言要創新。農村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寫作時注重語言的創新,作文的語言最忌諱千篇一律,沒有任何自身的特色。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要正確認識作文語言的真正內涵,要禁止使用網絡語言。最后,還需要學生讓自己的作文有獨特的立意,要求作文的選題意義,創作內容要出奇,從多個角度出發,創造多樣化的作文形式。
綜上所述,由于農村的初中作文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引導學生學會把生活中的素材帶到學習中,進而使得作文的生活化。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以更專業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利云.探討新課程背景下的農村初中作又教學改革[J].新課程學習(中),2014(5).
[2]白央.生活教育理念下的農牧區初中作文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