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啟東
摘 要:人類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探討問題,其中語言是非重重要的一種手段。通過話語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加親近,它可以完整地表達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在教學的過程中,為更好地讓學生學好知識,語言是最好的溝通方式。著重研究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如何更好地用語言表述知識點,讓學生更好吸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
在教學的過程中,語言是最有力的教學工具,是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主要途徑,作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對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教師更好地教學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一堂枯燥乏味的數學課中,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知識點,就需要教師能夠運用合理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致,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在人們的觀念中認為語言一般是語文教學的專利,而在數學教學中,往往都是一些理論的知識,比較無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好數學,教師要掌握課堂中的一些語言技巧,能夠用生動有趣的話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
一、在數學教學中要用嚴格無誤的語言進行授課
在教學中,語文課堂和數學課堂的教學語言有明顯的差異,在語文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比較生動、有激情的話語進行講課,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更好的了解課文知識。而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都要用一些比較嚴謹、準確性高的詞語講課,稍有差池就會教錯學生。比如,在數學課中,“長了多少”“長到多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長了多少”是在原定的基礎上多出了多少,而“長到多少”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到達一個目標。不管是在哪門課程中,都需要教師用標準的普通話授課,尤其是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用一些簡練、易懂的話為學生授課,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重點。由于課堂時間較少,教師盡量不要在課堂上說一些與授課內容無關的話。要挑重點、講要點,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因為數學課中涉及到的一些公式比較嚴苛,所以就需要教師能夠準確無誤的傳授給學生,從而保證教學的質量。
二、開發學生的大腦,讓學生主動學習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難發現小學生的情緒可以根據環境的不同而產生變化,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引導他們,讓他們對課堂的內容感興趣,自己主動鉆研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用語言對學生進行開導,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主動解答,通過各種手段分解找答案。比如,針對圓的周長這一問題,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提供一個圓形的東西,要求學生自己測量圓的周長,有的學生會用線進行測量,然后給出答案。但由于操作起來相對比較困難,這時候教師可以拋出求圓周長的公式,讓學生進行對比,哪個可以更準確地求出圓的周長。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求圓周長的公式,也更好地讓學生開發了大腦。所以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以便更深刻地記住求解問題的方法。
三、將課堂氣氛搞活躍,讓學生在有趣的環境中學習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一些有趣的故事元素融入小學數學的課程中,運用活潑、生動的話語吸引學生。比如,在一課堂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小故事、有趣的話語進行穿插到數學的課堂中。在講一個人的潛能的時候;一個人后邊有只熊在追他,因為大家都知道熊是吃人的,為了躲避熊的攻擊,前邊不管有多高的臺子,人都會想盡一切辦法跳上去。雖然這只是個小故事,但是在學生看來是個非常好笑的故事,它可以提高課堂的氛圍,使學生投身在課堂中好好學習。在數學的教學中也可以融入類似的小故事,比如在循環課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小和尚的”故事,使學生更大的興趣參與學習。風趣的課堂可以使學生更輕而易舉的學會知識。
四、可以將表演運用到課堂中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一定全部使用語言表達,也可以適當運用表演將一些知識點融會貫通。語言表達可以是激情澎湃的,而表演則可以默默無聞,可以通過一些姿勢、形態以及豐富的表情。如果在數學課堂中能夠運用表演進行授課,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一名教師,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學生的高度關注,所以教師的一顰一笑對學生的影響都很大、教師通過眼神可以傳遞好多信息。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用精簡、準確的話語,將課程當中的重點、難點著重給學生講解,讓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要領。在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聽明白。也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手段進行授課,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的知識更為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從多方面鍛煉自己的課堂語言,從而更好地給學生授課。
參考文獻:
[1]趙倉齋.小學數學教學要堅持“三貼近”[J].學周刊,2014(19).
[2]杜昕靜.淺談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