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民
[摘 要]教學語言是評價教師是否稱職與合格的基本要素,也是教師文化修養與內涵的重要參考。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好教學語言的“三要求”,即激趣、導思、引探,使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獲得發展。
[關鍵詞]教學語言 激趣 導思 引探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3-001
教學語言是教師文化與個人品質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學效果。如果教師的教學語言沉悶、呆板,自然活躍不了課堂氣氛,不能吸引學生,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降低。幽默風趣的教師一般都比較受學生歡迎,教學效率也相對較高,學生成績更能快速提升,由此可見教學語言的重要性。下面,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生動幽默——教學語言要激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币虼?,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中,利用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也是激趣的一種方式,能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奠定基礎。
1.生動——符合年齡特點
教學語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合理的措辭,提高語言的生動性,不能講學生聽不懂的“冷”幽默,這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影響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平時課堂的結尾,教師不要單一地問學生還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而要換一種比較生動的方式去問,像“大家對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了解了嗎”“對文中字詞都掌握了嗎”等,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有針對性地進行思考。
2.幽默——縮短心理距離
教學語言要具有幽默性,既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又能縮短文本與學生的心理差距。例如,在教學《少年王勃》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述與王勃相關的其他事跡,讓學生對這個人物感興趣,然后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舉例。學生在表達自己的見解時拉近了與老師的距離,也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準確簡練——教學語言要啟思
在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后,就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正確地指導。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準確簡練,能夠啟思,不僅能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的認知偏差,便于學生理解,而且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思維的縝密性。
1.準確——糾正認知偏差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求準確,能將學生錯誤的思想改正過來,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教學重點、難點時,則要使用準確嚴格的教學術語,讓學生意識到一些內容的重要性。優秀的教師要能在該幽默風趣的時候逗得大家都樂,在必須要學要懂的知識結構方面能有專業的指導。除了活躍課堂氣氛外,教師還要憑借專業知識讓學生信服。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教學知識方面要求準確無誤,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能以專業準確的語言進行解答,這樣不僅能讓學生信服,還能獲得學生的尊敬。
2.簡練——提升思維層次
教師講解時不必絮絮叨叨,小學生雖然邏輯思維尚未建全,但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教師可以使用簡練的教學語言,為學生指引正確的思考方向后,讓學生自己發揮。這樣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或許會有新的發現,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改變單一思考問題的方式。
三、指引導向——教學語言要引探
教師在教學時不能一味地把知識都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教會學生思考與學習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引探,能指導學生今后研究與探討的方向,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在正確的軌道上健康、順利成長,不受教師束縛,使學生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思想觀念。
1.指引——指明探究方向
在具體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指明正確的探究方向,指引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上思考與探究,達到教學目標,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例如,蘇教版《稱象》這一文中講到在不破壞象的形體下如何去稱一頭大象有多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課文產生更大的興趣。
2.導向——指導探究方法
除了給學生指導探究方向外,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指導方法,這是教學語言的導向作用。在明確方向的情況下,學生只有使用正確的方法才能更快地達到學習目標。例如在平時考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復習,對錯誤的習題進行整理,分析出錯的原因,查漏補缺。同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充滿導向性,可以通過舉例向學生說明探究方式怎樣才算是正確的,或者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的方法。
綜上所述,激趣、導思、引探是小學語文教學語言“三要求”,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又能指導學生學習與思考,糾正學生認知偏差,為學生指引正確方向,提高學習效率。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