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軍
[摘 要]班隊建設如何依托“童雅之星”評價系統,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功能,這是我們每個中隊輔導員所要思考的。“完善評價制度,規范童雅券發放”,把童雅券的發放與班級各項競賽活動結合起來,獎勵措施階段和長遠兼顧,學校和班級獎勵并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童雅爭章活動活躍有根,才能讓爭章活動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關鍵詞]童雅券 規范 評價 獎勵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3-090
“童雅之星”學生行為評價系統是我們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舉措。得到童雅券、換取銅章、銀章、金章,獲得“童雅少年”的榮譽稱號,這層層遞進的評價措施是激勵學生前行的動力之帆。
學校自有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學生的耕耘和收獲都會留下“成長的足跡”。學生“成長”第一手資料來自于擔任各學科教學的教師,當然,他們的思想、行為習慣、學習品質等各方面的反饋很大程度上還是來自于班主任。
“完善班級評價制度,規范童雅券的發放”就是我作為班主任在評價系統下的思考和實踐。
一、“童雅券”發放與班級活動的有機結合
1.“童雅券” 與“月常規小明星”
要凸顯童雅券的教育功能,班級內必須有一套合理的評價方案。我采用的是“月小明星”制度。我把班級管理工作細分,具體到每一處。有上課紀律、晨讀、午讀的紀律、兩操、路隊、就餐、物品擺放、衛生打掃等一日常規都進行優劣記錄。一個月后,根據記錄冊的情況,評選出班級中的“月常規小明星”,并給以每人三張童雅券的獎勵。同時組與組之間也進行評價競爭,如果那個組被評為最佳,該組每人也可以得到一張童雅券。這樣一來,學生手中的童雅券才真正成為榮譽的象征。它推動了班級管理,加強了學生的自律。
2.“童雅券”和“五角星”
對于學生的各項學習活動均給以不同的星星顆數。一學期下來,數數星星顆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業情況予以兌換童雅券。這樣的活動開展,把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了量化,讓他們能朝著奮進的方向不斷努力。當然,有一定的弊端,學生看到成果的日子太遙遠,很多學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懈怠,因此我也采取了階段性的“童雅券”兌換活動。比如《金色的小船》朗讀一個單元后,經同桌認可的可以得到一張童雅券,能背誦的(規定內容)則獎勵兩張;語文前兩個單元規定內容背誦及時完成得到一張;聽寫五次100分兌換一張……這樣一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就大大地被調動,學習品質和作業質量提高了不少。
3.“童雅券”和“競賽明星”
學校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加強班級的凝聚力,更為了培養發展學生特長和提高自信心,我把“童雅爭章”和“競賽明星”結合起來。團體獎和個人獎都予以獎勵。比如學校開展手抄報比賽、運動會等各項活動,我都和“童雅券”掛鉤。每當學生手捧獎狀并得到童雅券時,臉上都笑開了花。
二、校級獎勵和別出心裁的班級獎勵措施并行融合
學生手中的童雅券象征著一種榮耀,我們要時時提,時時讓得券多的學生有成就感,當然實際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爭券的積極性。于是,我確定了童雅券的實際獎勵辦法。
1.階段性獎勵
一個月學習和常規累積的獎券領先,將獲得一份神秘的禮物。比如發一塊巧克力,比如獎勵免一次作業,比如領隊出校門,比如去一次科技館,再比如當一次值日班長,如此種種。總之讓學生有一種得天獨厚的成就感,從而促使他們今后做得更好。同時,學校每個月都會有“兌換獎章,選擇獎勵”的做法。每當學生集到10張童雅券后,就會興奮地選擇一種獎勵方式,或得到校長簽名的筆記本,或小禮物,或一次“童雅小舞臺”登臺機會,或到報告廳看一場心儀的電影,或免一份學科任務,如此種種,對學生的吸引力是無窮的。
這樣的學校評價納入到班級評價中的體系,讓班主任受益匪淺,在學校的關注下,在所有教師和同學的關切下,在多重鼓勵下,他們成長之路會更寬闊更遼遠。
2.長遠獎勵
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童雅券累積了許多,他們的得券數是參評優秀生的重要衡量標準。學校大隊部也采取了童雅爭章“一星少年”到“五星少年”的評比活動。
完善的班級評價制度,規范的發券方式以及層層遞進的階梯式鼓勵方式對學生的激勵力量是無窮的,我把班主任工作和“爭券”緊密結合在一起,為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減輕了不少的負擔,更為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搭建了一個極好的平臺。
學校童雅評價系統是實施,班級評價制度的完善,童雅券發放的規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班集體的建設,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特約編輯 左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