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
[摘 要]小學學校實現創新管理途徑眾多,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思路,已經成為現代學校管理的重要課題。新課程標準推行以來,學校管理呈現多元化特征,為學校管理帶來全新探索領域,作為學校領導,要從高處大局著眼,做好決策管理、教學管理、教師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以促進信息化發展,為學生創設美好校園生活環境。
[關鍵詞]小學創新管理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3-086
學校管理包含眾多內容,對全面提升學校教育質量,打造學校管理品牌有重要意義。
一、做好群眾調查,提升決策水平
學校管理需要提升決策水平,作為學校決策者,首先要建立調查意識,因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提升學校管理決策針對性,需要對學校管理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找到決策落腳點。學校領導決策水平高低,與學校管理調查研究密不可分,只有展開全面調查研究,才能提升決策的價值度。
學校管理決策出臺前要做好幾項調查:首先,要廣泛征求教師意見和建議,對管理措施進行充分的民主評議。其次,學校管理決策出臺時,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實驗驗證,對決策展開檢驗、糾偏、優化等處理。第三,學校管理決策制定要因時而定,因地制宜,特別是遇到突發事件時,學校領導層要及時推出管理決策,不能錯失管理良機。第四,決策要有極強可操作性,要結合管理實際,從長遠利益出發,形成決策鏈條,提升可持續發展性。
學校管理決策制定關乎學校發展大計,作為學校領導,要有群眾思想,關注教職員工的思想動態,深入到基層,做好多方細致調查研究,為決策制定建立群體基礎,以提升學校管理品質。特別是學校管理決策要體現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從人文關懷角度展開設計,能夠有效提升學校管理信度和效度。
二、健全管理制度,重視教學管理
學校管理制度需要規范健全,這也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學校管理工作千頭萬緒,推出詳細科學管理制度和規章,可以將學校管理工作進行合理分解,通過具體管理小組和責任人,全面提升制度落實效度。特別是一些職能管理小組的建立,可以大大提升學校管理的有效性。在學校教學管理中,常規管理機構要健全,管理方法要體現現代意識,管理操作要規范。
學校教導處具體負責教學管理,常規教學管理措施執行時,要做好幾個統一:首先是統一管理方式,特別是教學管理要求標準,促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夠主動展開教學工作。其次是統一評價標準,教學評價是教學管理重要內容。在具體執行評價標準時,需要針對教學實際作出科學規定,要體現過程評價。第三是統一班級管理,班級管理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班級的建設和發展,都與學校整體工作有重要關聯。學校要發動班主任和學生共同管理班級,特別是發揮學生主人翁精神,制定班級管理計劃,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相關精神,以促進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在管理制度推行中,不僅需要統一管理意識,還要提升制度針對性、靈活性、科學性。管理制度具有拘束力,任何人在制度面前都不應該有什么特權,但根據現實需要,如果需要進行調整,學校領導也要給出積極應對。
三、關注教師成長,加快信息建設
教師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力量,學校管理者要充分尊重教師合法權益。為提升教師管理品質,學校要對教師隊伍建設推出科學規劃。如教師專業學習制度的推出,要求教師要主動參與業務學習和培訓,特別是集體培訓機會,是提升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舉措,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習,為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發揮重要助力作用。
信息化飛速發展,學校介入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發展大勢。學校管理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學校管理決策通過網絡進行宣傳和傳遞,教師借助網絡展開自主學習,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介入課堂教學,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參與課堂學習和課外訓練,不僅極大豐富了學習視野,也有效提升了學校管理效率。學校建立網絡管理平臺和校園網絡交流平臺,為師生介入學校管理提供重要渠道。
學校管理進入信息化時代,創新學校管理方式,已經成為現代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選擇。學校管理工作需要集合全校師生力量參與管理之中。因此,建立多重學校管理監督機制,能夠為學校管理制度順利落實提供保障。學校領導要廉潔奉公,勤儉辦學,群眾監督不可或缺,教師要執行素質教育策略,學生參與監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多重學校管理監督機制,才能確保學校管理不留死角,加快學校管理前進步伐。
學校管理工作要與時代接軌,與教育發展形勢相一致。只有不斷創新管理意識,統一創新行動,才能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點和學校創新管理目標。從學校決策制定、學校管理制度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全面推進創新管理模式,提升學校管理品質,打造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管理品牌。
(特約編輯 左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