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實習記者 鄭宏博
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作者丨實習記者 鄭宏博
5月15日,以“經濟合作 創新發展”為主題的清華海協十周年特別活動——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活動由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主辦,清華大學港澳臺辦公室、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清華大學校團委承辦。
臺灣中研院院士、臺灣大學財經系教授管中閔,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德昇、清華大學臺灣研究員常務副院長殷存毅、清華海協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樑、清華大學臺灣校友總會會長李祖嘉、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鄭振清、清華大學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楊慶梅等領導嘉賓,還有來自兩岸高校兄弟社團的青年代表出席了活動。
清華海協會長謝夢溪致歡迎詞。謝夢溪說,清華海協成立10年來,何其有幸我經歷了4年,見證參與并且推動了清華海協一路來的發展,我們組織兩岸青年的互訪,推動兩岸青年的交流,出席國共論壇,有力地發表了臺灣學生的聲音,我們發表致臺灣大選候選人的公開信,在兩岸史冊上寫上青年的一筆。
殷存毅致辭說,清華海協十年來的辛勤耕耘,一直秉持著青年人的交流和溝通的宗旨,成績斐然。兩岸關系走到一個新的時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不論如何,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在后續兩岸持續的交流中,青年人的交流起到了傳承的作用。兩岸的中華情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要精心呵護,更重要的是要經過我們兩岸年輕人的傳承。這種情是要靠心靈的溝通,才能夠呵護和傳承下去。
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成立于2006年3月20日,在“傾聽中國智慧、發出青年聲音、搭建友誼金橋、共創兩岸未來”的理念感召下,協會舉辦了一系列論壇、沙龍及兩岸學生交流活動,在校內外影響力逐年提高。

清華海協十周年論壇合影
5月6日,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與金山區創新創業大賽全面啟動。本次大賽主要圍繞生命健康(生物醫藥、生物技術、醫療器械、環境保護等)、物聯網IOT(智能制造、智能硬件、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文化藝術、旅游休閑、影視娛樂等)和“互聯網+”(電子商務、跨境貿易、軟體開發、云端服務等)4個行業進行。
(李佳佳)
5月20日,第七屆海峽兩岸暨香港紡織學術論壇在武漢舉行,來自三地20余所紡織院校的24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本屆論壇由武漢紡織大學主辦,以“綠色紡織、創新生活”為主題。與會專家圍繞智能紡織面料與產品、國際流行前沿設計、綠色紡織加工技術等內容,交流、探討當前紡織學科和產業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進展,并展開交流、研討及合作。海峽兩岸暨香港紡織學術論壇自2010年以來,在促進三地紡織產業發展、人才培養、教師互訪、學生交流、科技進步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馬芙蓉 郎麗)
5月10日,從福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獲悉,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福州市加強閩臺之間的衛生合作,融合兩岸醫療資源,鼓勵港澳地區醫師來福州執業,如今已有8名臺灣醫師在福州執業。自2009年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福州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由試點探索、單項突破逐步轉向系統配套、全面推進,不管是基層醫療機構改革或是推進社會資本辦醫,福州醫改工作都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林玲)
5月9日,由民革中央主辦的“第八次臺青之友沙龍暨第十二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各大知名高校在讀本科生、研究生、博士以及在京工作、創業的臺灣青年代表共20余位參加論壇。本屆論壇以“十三五規劃與供給側改革”為主題,邀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處長左傳長開展了關于“十三五規劃與創新發展”的講座。
(郜利敏 王亞靜)
5月14日,“一帶一路”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于“2016絲博會暨第20屆西洽會”期間隆重舉行。“一帶一路”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一帶一路”農業與食品交易信息平臺落戶西安。陜西農業與食品企業入駐“一帶一路”農業與食品交易信息平臺暨農業與食品企業“一帶一路”行活動啟動儀式、“一帶一路”農業與食品交易信息平臺入駐西安國際港務區簽約儀式、論壇與安康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同期舉行。
(雍紫薇)
5月23日上午,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宜蘭大學原校長劉瑞生率團到固始考察根親文化建設工作。劉瑞生認為,固始山青水秀,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底蘊厚重,根親文化源遠流長。希望固始縣繼續利用好根親文化資源優勢,深挖根親文化精髓,打造根親文化品牌,放大根親文化效應,建設根親文化名城,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游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