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星鐸
漢語橋上數風采
文/吳星鐸

海宇翔(右)和隊友林浩(左)表演雙簧《憋死牛》,攝影:和衛
主考官蔣昌建在主題板上寫了一個大字:“儒”。
“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你們都知道,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有三千個弟子,其中有72個非常重要,我們把這72個弟子稱為什么?”蔣昌建問選手們。
“七十二賢人。”選手們爭先恐后地回答。
本次進入到“漢語橋——2016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復賽、決賽現場的選手,來自42個不同國家,正好72位。72個選手以6人為一個團隊,組成了12 支隊伍進行團體賽的較量,而后又有24位選手進行個人賽的爭奪。選手們各自展示著自己的漢語水平,個個閃耀著風采。這當中,又有一些特別優秀的選手,給觀眾、評委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比如超齡選手,48歲的“帶頭大哥”大頭,戴著紅領巾,蹦蹦跳跳地在場上揮灑汗水;比如來自西伯利亞的“冰美人”王安娜,反串俞伯牙彈奏一曲“高山流水”;比如唱得一口中文饒舌的“快嘴”吳求,臺上臺下沒事兒就展現自己的拿手好戲“賣布頭”;比如能歌善舞的“才女”月亮,唱著“請你為我再將雙手舞動”,引得觀眾化身歌迷跟她一起揮舞雙手;比如拍過廣告,拍過電影、電視劇的“演員”海宇翔,《六尺巷》的反串、辯論賽上的爭鋒,都能瞬間點燃全場;比如人小鬼大、調皮搗蛋的“小精靈”申素云,扎實的漢語基礎,可愛的性格,虜獲了不少觀眾與評委的心……
他們的風采,且讓我們一一道來。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我有大頭。”
來自澳大利亞的大頭(Steven Greig),生于1968年,屬猴,現年48歲的他是大洋洲隊乃至所有選手中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
為什么給自己取名“大頭”?“我兒子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可是我們家正好相反,我的頭大,兒子頭小,我們是‘大頭爸爸’和‘小頭兒子’,于是,我就成了‘大頭’。”
大頭喜歡彈鋼琴、彈吉他、唱歌、沖浪,但最大愛好是烹飪。每晚捧著iPad看《天天飲食》是他的必修課。他的拿手菜是川菜,像水煮魚、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回鍋肉和螞蟻上樹等等都是手到擒來,東北菜也做得不錯,像鍋包肉、地三鮮、家常涼菜和小雞燉蘑菇,不亞于飯館廚師。“很遺憾這次漢語大會的才藝表演沒有鍋碗瓢盆,讓我展示一下烹飪技術。”大頭幽默地說。
大頭第一次來中國是1991年,當時他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先后在北京語言大學(當時叫北京語言學院)和陜西師范大學學習漢語兩年。這25年來,大頭一直從事著和中國有關的工作,先后做過漢語教師、旅行社總經理、電器品牌的澳洲總代理、世界最大羊皮公司的銷售經理等。現在是一款澳洲運動鞋品牌的董事長。
大頭談到這次參加漢語大會的感受:“我看到全世界這么多的朋友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感興趣,尤其是和來自世界各地的72名漢語高手一起參賽,心里既高興又很感慨。很榮幸自己能有這份經歷。”
這次比賽,大頭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尤其是來自非洲隊的愛力舍,大頭對他評價相當高:“愛力舍因為有眼疾,他的外表不那么好看,但他卻有著金子般的心靈。我衷心希望他能有機會治好眼疾。”
通過這次比賽,大頭覺得自己學到了不少新知識,而且也溫習了以前學過的東西,比如成語典故、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等。他把自己學到的成語用到了自編自演的小品《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中。在這個小品里,大頭飾演的大頭兒子穿著一身學生裝,戴著紅領巾蹦蹦跳跳地上了場,回家后把課上學的成語說得顛三倒四,各種詞語混搭,讓觀眾忍俊不禁。
來自韓國的申素云(Shin Soun)被評委們稱為“小精靈”。人小鬼大、調皮搗蛋,是周圍好朋友對她的評價。
愛漢語、愛哲學、愛音樂的申素云今年21歲,就讀于韓國西江大學哲學系。“濃縮就是精華,別看我個頭小,血液里總是滿滿的搖滾能量。”申素云打起架子鼓,真是一個帥字了得。
小學的時候,申素云在北京學習中文,后來回到韓國。這次參加漢語大會,申素云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過這場比賽,結識了很多朋友,真正明白了“賽場之上爭鋒,賽場之下相擁”的含義。
“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感覺心長高了一節。我是一個不甘落后的女孩,可看到馬達加斯加的范偉學習漢語的艱辛歷程,俄羅斯的安娜對漢語學習的那股拼勁兒,還有在舞臺上大展風采的薩穆和月亮,都讓我由衷地為他們鼓掌喝彩。”申素云說,“時光流逝后,獎杯會褪色,而友誼會像美酒一樣,愈陳愈香。學好漢語,朋友遍天下!”
在這次漢語大會的團體賽中,申素云是亞洲隊的一員。談起自己的團隊,申素云充滿自豪:“我們來自亞洲東西南北中,一個個都是熱愛漢語的藍精靈。我們通過亞洲各地的預賽和網絡預賽選拔出來。”
談起自己的隊友們,申素云更是充滿深深的感情:“來自泰國的陳秀月是我們的大姐姐,琵琶彈得悅耳動聽;泰國的福忠是熱心的小學霸,京劇唱得特別好;印度尼西亞的楊歡楊善良可愛,一首龍船調清脆可人;蒙古的鳴靜人小鬼大,扇子舞婀娜多姿;楊杰是我們的大哥哥,唱歌真實深情;而我總是調皮搗蛋,大家叫我開心果。”在申素云看來,亞洲隊個個才華洋溢,漢語實力頂呱呱,是最活潑、最團結的隊伍。
申素云笑著說:“我和蒙古的鳴靜有一個比賽獲勝的小秘訣,就是在比賽前一天晚上一起去吃麻辣燙。每次這樣做之后第二天的比賽都很順利。我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們兩個穿著白睡衣去吃麻辣燙,現在想起來可能嚇到了路人了。”
團體預賽才藝會上,申素云表演的快板書《別較真》贏得全場最高分。“那天我穿了一身紅旗袍,背后隊友們的加油助威,評委老師們的鼓勵,舞臺下的掌聲和歡呼聲,一幕幕到現在都是那么的活靈活現,至今振奮人心。”申素云說。
團體賽復賽的才藝會,申素云和鳴靜兩個人選擇了串燒新聞聯播節目。兩人花了很多心思在稿子上,找了很多搞笑的點子,像岳云鵬的《五環之歌》、宋小寶的小品《甄嬛后傳》,都讓現場觀眾捧腹大笑。

“小精靈”申素云
在團體賽決賽時,申素云在才藝會表演了自學成才的快板兒,剛好以快板著稱的相聲演員李菁是評委之一,李菁對申素云贊不絕口。“李菁老師說我能學成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了,是個有前途的學生。當時我激動得就差蹦下臺去握我偶像的手了。”申素云說。
申素云和英國的薩穆同臺表演的話劇《天下第一樓》,演得很有默契,她笑說有點“虐死單身狗”的節奏。這個節目排練的時候,有一個動作本來是手拉手,可現場導演說感情不夠,于是兩個人改成又摟又抱。“我們演得太逼真,明明是老師們排的,后來他們自己看著都受不了。”申素云笑著說。
個人賽初賽,包括申素云在內的亞洲隊的3個隊員參賽,結果只有申素云自己晉級下一輪,兩個隊友都被淘汰了。楊歡楊在說賽后感言時,說了一句“我為我的朋友加油”,當場讓申素云泣不成聲。“我們蹲在地上,三個人抱在一起哭了許久。也許,友情在難舍難分的眼淚中尤為炙熱,會在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記。”申素云回顧說。
對漢語大會的主考官蔣昌建,申素云印象深刻:“主考官蔣昌建教授雖然表面冷靜,但我們知道他是個真真切切的暖男。他總說比賽進行越久,越來越多的人會討厭自己。可就像葡萄牙的裴嘉駿說的那樣,我們卻是越來越喜歡他。在個人賽初賽時,在我最無助的時候,蔣教授的一個擁抱讓我心安。”
而談起每一位評委嘉賓,申素云都有說不完的話:“劉勁老師暢快淋漓的《將進酒》至今在我耳畔回響;蔣大為老師的《敢問路在何方》總是讓人閉目細細去回味;李菁老師的快板書瞬間讓我成為他的忠實粉絲。我還喜歡酈波教授和李梓萌老師,他們學識淵博,又熱心體貼。”
申素云能一直走到決賽的舞臺,她非常感謝被她稱為“媽媽”的亞洲隊帶隊老師柳老師。“在排練團體賽決賽的時候,我們排練到凌晨四點多,柳老師自己都睜不開眼睛了,還來給我們捏肩放松,我們沒空吃早餐,她總是花自己的錢給我們買粥買水果。一路上,我贏比賽,她笑得比我還陽光;我傷心,她一晚都陪著我哭;我受委屈,誰都沒見她這么生氣過。總喜歡叫她媽媽,因為柳老師是我見過的最貼心最溫暖的人。”申素云說。
亞洲隊拿了團體賽第二的優異成績。在錄制頒獎晚會的時候,因為機票原因大部分隊友都已經回國,最后站在臺上領獎的只有申素云和帶隊的柳老師。領獎的那一刻,申素云感慨萬千:“站在臺上,望著我們的演播廳,一路上一起拼搏,一起哭,一起笑的點點滴滴瞬間涌進心房,對隊友們的思念更讓我眼角濕潤。舉起獎杯,感覺重量尤為沉重,因為是匯聚了我們每個人努力的成果。”
漢語大會比賽結束后的第二天,恰好是申素云的生日。鳴靜和吳求兩個人瞞著申素云收集了選手們的生日祝福視頻,編輯在一起送給了她。“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收到這樣的禮物,我感動得淚如雨下。”申素云紅著眼眶說。
節目播出后,申素云看著電視上的自己,別有一番感受:“我感覺自己臉比平時還胖嘟嘟的,大家都說跟北京胡同里的小孩兒一樣。好朋友們都說為我感到自豪。也有不少電視機前的觀眾用微博找到了我,夸贊我的中文好,問我是不是有中國血統。我把這些都當作繼續學習的動力,我再一次認識到了漢語學習永無止境,深深愛上了這里古老的文化和語言。看著熒幕上五湖四海的面孔,那么熟悉,我始終相信,只要漢語連接我們,天涯便若比鄰!”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目前從事國際貿易工作的海宇翔(Sam Hayden Smith)來自澳大利亞,拍過廣告,拍過電影、電視劇。
參加漢語大會,他廣交朋友。“不只是我們大洋洲袋鼠隊的其他5個兄弟,我還認識了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選手、導演與老師們。很遺憾的是因為比賽進程排得太滿,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跟大家一起放松、出去玩。還好到了個人賽的時候,有了點時間真正地跟其他的選手們交流。”海宇翔說。
“說實話,來參加這個漢語大會前我覺得自己的中文已經挺好的了。之前我基本上沒有遇到過說得比我好的外國人,但是通過這次參賽,我看到了這么多漢語流利、對中國語言文化這么了解的外國人,這真的激勵了我,讓我決定繼續好好學習漢語!”海宇翔說。
海宇翔所在的大洋洲隊的6個成員,清一色是男的,他們被工作人員稱為“六君子”。“六君子”里,海宇翔這么點評每個人的角色:“大頭是‘帶頭大哥’,葛云天是隊里學問很高深的人,包思聰是心智很成熟的代表,雨果是生活在音樂世界的人,林浩是我們隊的殺手锏——大洋洲的大腦,那孩子太厲害了!至于我,不知道,我的角色可能是讓大家笑吧。”
海宇翔跟葛云天住在同一個房間,關系要好,兩個人的幽默感也很像,雖然每天錄制回來很累,但是兩人每天晚上回到房間后都會有說有笑,聊到很晚才睡著。海宇翔跟林浩也很鐵,“可能是因為最后到個人賽半決賽的時候就只剩下我們兩個了吧。團體賽的時候我沒有想到可以跟一個17歲的小伙子那么好……超喜歡他!”海宇翔說。
比賽雖然已經結束,但回想起比賽中的一幕幕,還是那么難忘。“團體賽初賽,我們隊演《六尺巷》,我演反串角色。記得上臺后我剛說完第一句臺詞‘賤妾……’臺下觀眾就樂開了花,我感覺好像觀眾笑了好幾分鐘我才說完下面該說的臺詞。”《六尺巷》的臺詞是文言文,隊員們都覺得很難記住。“尤其是大頭,他演了一位大人,臺詞又多又難,特別是有一句臺詞他每次用他的風格說出后,都會讓我們笑得前仰后合!”海宇翔說。
海宇翔最喜歡“才藝會”環節,“因為是我的強項,我的‘知識會’太爛。”在個人賽決賽的“才藝會”上,海宇翔演唱《我愛你中國》這首歌的時候,現場觀眾自發地點亮手機,把手機當成熒光棒那樣隨著音樂節奏揮舞,場面震撼,“我唱的時候看到了被這首歌感動的觀眾的動容表情,結果我也被他們感動了。”海宇翔說。

“冰美人”王安娜
王安娜(Segodina Anna)之所以是“冰美人”,不僅因為她來自俄羅斯冰凍寒冷的西伯利亞,還因為她曾經接受過10年專業的花樣滑冰訓練,直到現在也保持著這個愛好,當然也因為她有一種高冷的氣質。
王安娜學習中文已經有7個年頭了,自認為自己的中文水平還算“馬馬虎虎”,“俄羅斯諺語說‘張嘴問路,基輔可到’,而我的漢語應該達到了在中國一個人旅行不會弄丟的水平。”王安娜說。
王安娜愛好廣泛,她說這可能和自己從小特別好動、閑不住有關。“我記得幼兒園的老師曾經對我媽媽說:‘您的閨女相當于6個男孩那樣調皮搗蛋!’媽媽當時很是無奈。”王安娜笑著說。
開車是王安娜的愛好之一,她說自己可以連續開一天沒有問題,她還喜歡跟朋友一起喝茶聊天、跳舞、唱卡拉OK、做瑜伽等,當然,讀書也是她最愛做的事情之一。
2014年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后,王安娜參加了兩年的工作,在一家俄羅斯鑄造公司做外貿經理,后來她考上了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碩士。
談到參加這次漢語大會的感受,王安娜說:“我發現世界上有這么多外國人能用中文交流,這件事情讓我吃驚。”
團體賽中,王安娜屬于北京隊,這個團隊的隊員來自6個不同的國家。“我喜歡我們的團隊,‘心中有夢有方向,京華團隊王中王’,這是我為我們團隊設計的口號,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我們最終走到了半決賽,與決賽失之交臂雖然有些遺憾,但是我還是為我們北京隊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王安娜說。
在王安娜眼中,漢語大會是個完美的學習平臺,幫助她讀懂美麗的中國,還能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我記得團體比賽半決賽前一天,因為過度緊張,我頭有點疼,于是就到外邊溜達溜達。碰到了成都隊的馬約翰。他陪我散步,聊天,開導我。所有的苦難和頭痛都化為烏有。有朋友真好!”王安娜說。除了馬約翰還有唐漢明、天樂、龍哥、馬云、娜娜,都是王安娜這次在比賽中結識的好朋友。
成語故事“高山流水”中,王安娜女扮男裝扮演俞伯牙,受到評委觀眾的一致好評。而和唐漢明一起表演“雙簧”對她而言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王安娜說:“我覺得我的漢語水平通過這次比賽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因為我喜歡歷史,比賽中我學習到不少典故,比如‘鴻門宴’。學到知識,我就感覺到很滿足。”
節目播出后,王安娜也在電視上看了自己的表現,她謙虛地自嘲:“我看到電視上的自己,有點傻乎乎的樣子,聽到自己的聲音,我就開始笑起來。說實話,有點不習慣。”
來自伊朗的月亮(Dorsa Sinaki)是個大大的“才女”。
今年20歲的她,唱歌跳舞、彈鋼琴、朗誦詩詞、主持節目樣樣在行。年紀不大,卻已經是電視熒屏上的常客了。“我曾參加過央視很多節目,有:歡樂中國行·魅力揚州、新視聽、與您相約、同樂五洲、非常6加1、超級少年、中華情等,都有不俗表現。”這次參加漢語橋2016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她也取得了團體賽銅獎、個人賽銀獎的好成績。
參加這次漢語大會,月亮最大的感受是“收獲了很多,成長了很多”。“我收獲了友誼,結識了一幫來自五湖四海的好朋友。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提升了我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了解和認識。我收獲了經驗,我領悟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變得更加獨立。”月亮說。
“當然,通過比賽我的中文也進步了,知識面更廣了。比如說對很多成語的理解和認識:熟能生巧、駕輕就熟、用心良苦,我也了解了很多名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月亮說。
月亮所在的杭州隊是由來自伊朗、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以及馬達加斯加和也門的選手組成的。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角色,“調皮的王亞當,可愛的翠珠,紳士安靜的歐巴,靈活聰明的江本龍嗣,愛打瞌睡、頑皮的范偉,以及干起事兒來認真嚴肅的我。”月亮說。
團隊的關心互助體現在一些細節。比如到了吃飯時間,大家就會很默契地找好位置,一個人為所有人拿筷子,另一個人拿碗,其他人拿水果和酸奶。人齊了大家才開動。“我們會一起復習文化知識,互相問答,晚上一起出去吃火鍋,其樂融融。”月亮說。
月亮最要好的朋友是王亞當。“他在我心情最低落,差點半途而廢的時候一直支持著我,用微笑鼓勵我,給我力量和信心繼續往下走。有一次,我發燒感冒了,他就把他們國家的退燒感冒藥給我。還有一次我心情不好想要出去散散心,他晚上就叫我和他一起出去跑步。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成為了我當時精神上的支柱。”月亮說。
月亮對排演話劇《駱駝祥子》印象深刻:“虎妞這個人物和我本身的性格和舉止完全不同,對于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很享受那個過程。”
還有一個節目,就是范偉在表演醉拳的時候,月亮差點哭了,她回顧說:“因為他用盡全身力氣把這個節目展現給觀眾和評審。每一次看他跌倒在地上我的心就會緊繃著,生怕他受傷,他的認真和努力,并且對功夫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我。”
節目播出了,月亮通知了所有家人、親戚和朋友,一起分享這份喜悅。“只是有點可惜,有的表演被剪輯得非常短,不過看完節目我會有一陣思念之情涌上心頭。”月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