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欒城中學 冀紅霞 臧忠良
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的綠色微型化設計
河北欒城中學 冀紅霞 臧忠良
鑒于課標對化學實驗的要求,筆者對銅與濃硫酸的實驗進行了重新設計,做到了實驗裝置設計綠色化、微型化,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安全環保,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銅與濃硫酸反應 綠色化微型化 實驗設計
銅與濃硫酸的反應是中學化學重要實驗之一,做好本實驗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加深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解。現行高中化學教材中,該實驗主要存在以下三個不足:
①裝置設計中導管伸入到品紅溶液中,進行實驗時容易造成倒吸;
②實驗過程中生成的SO2會通過穿銅絲的凹槽逸出,實驗完成后裝置中殘留的SO2會在拆卸時排放,造成污染;
③反應過程中不能明確觀察到硫酸銅的藍色溶液。
為了改進這些不足之處,節約實驗時間,筆者特設計了一套微型化實驗裝置。
西林瓶又稱模制注射劑瓶,是一種膠塞(可使用翻口乳膠塞)封口的玻璃材質的小瓶子。這種膠塞的彈性很好,可以輕松抽拉銅絲且不易造成漏氣;同時西林瓶的玻璃材質有很好的耐熱性,加熱時不易造成破裂。鑒于該裝置的以上優點,筆者嘗試用西林瓶代替試管做反應裝置進行實驗設計,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
5m1注射器,20m1注射器A和B,西林瓶,鑷子,酒精燈,細銅絲,濃硫酸,品紅試紙,10%N aO H溶液。
先把西林瓶塞上乳膠塞,將注射器A插入乳膠塞,用注射器B吸取一定量蒸餾水也插入乳膠塞注入西林瓶內,可以觀察到A中活塞上升。靜置一段時間,將注射器A的活塞向下推動把空氣推入西林瓶內,可觀察到B中活塞上升同樣的高度,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取下乳膠塞并拔下注射器A和注射器B的活塞,用鑷子將一塊兒濕潤的品紅試紙貼在注射器B的內壁并裝上活塞;倒出西林瓶內的蒸餾水,用另一支5m1的注射器吸取2m1 80%的濃硫酸注入西林瓶中,塞好乳膠塞;最后將一根細銅絲插進乳膠塞,按如圖所示連接好裝置。


1.先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西林瓶至濃硫酸溶液出現明顯的對流后,將細銅絲插入濃硫酸中,可以觀察到反應立即發生并在銅絲表面產生大量氣泡。
2.繼續加熱,可以觀察到品紅試紙逐漸褪色,注射器B中的活塞慢慢向上移動,濃硫酸溶液逐漸變藍并生成了極少量的黑色固體。該過程非常直觀的證明了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了SO2和硫酸銅,而反應中生成的SO2全部被收集在注射器B中。
3.當觀察到品紅試紙完全褪色時,向上拉銅絲使其與濃硫酸分離,同時撤去酒精燈進行冷卻。
4.待裝置冷卻后,用注射器A吸取適量NaOH溶液注入西林瓶中,然后將注射器B的活塞緩緩向下推動直至SO2氣體全部被堿液吸收。
1.本實驗設計用帶翻口塞的西林瓶代替試管進行實驗,密封性很好,可以有效防止SO2的外逸。
2.這套裝置設計精巧、操作簡便,減少了藥品的用量,縮短了反應時間,實驗現象直觀,大大增強了實驗的效果。
3.本實驗的尾氣處理過程,既處理了反應剩余的酸性廢液,又能充分吸收裝置中殘留的SO2氣體,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在裝置拆卸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
[1]童標.關于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再探究[J].化學教與學.2013.(10):76—78
[2]伍強、胡鳳揚.濃硫酸與銅反應實驗的綠色化改進[J].化學教學.2014.(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