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李建國
“四位一體”深化企業社會責任履行
文/圖_李建國
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追求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最大化的意愿、行為和績效。在加快推進“兩個轉變”、全面建成“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新形勢下,加強價值理念引領和品牌形象引領,積極塑造責任央企表率形象,對于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服務水平、優化電網發展環境意義重大。濟源供電公司統籌責任認知、責任傳播、責任溝通、責任行動“四位一體”布局,堅持理念落地、觀點融合、價值踐行并重,主動履職擔當,傳播責任理念,增進溝通互信,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有效提升“國家電網”品牌的美譽度。
對內強化責任認知,讓責任理念落地生根,對外拓展傳播通道,讓公司工作得到相關利益方的廣泛認可。濟源公司內外并重、雙向發力,促進員工社會責任理念入腦、入心、入行,增進社會各界利益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
內化于心,推動責任理念落地。只有讓廣大員工正確認知、深刻領會社會責任理念,方能轉化為履責、踐責、盡責的實際行動。濟源公司本著知行合一的原則,把社會責任知識納入年度培訓計劃,作為領導班子、中層干部、專業人員和新入職員工的“必修課”,堅持“學、講、思、研”相結合,分層次組織學習和測試,從基礎理論、管理體系、推進方略等方面,切實掌握社會責任知識,領會豐富內涵和相關要求;舉辦《國家電網公司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宣講,充分了解國家電網公司意愿、行動和績效,準確把握責任理念和觀點,形成廣泛共識;圍繞全面社會責任管理要求,組織干部員工對照崗位實際查不足、找差距,思得失、明方向;通過舉辦交流研討活動、組織“社會責任大家談”、征集責任感言等,讓責任理念落地生根,履責、踐責成為價值追求。
暢通路徑,推動公眾責任認知。一個品牌的知名度、認知度和美譽度,需要通過有效的路徑加以傳播。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和觀點、履責實踐和績效,離不開通達順暢的傳播途徑。濟源公司以社會公眾和相關利益方為主體,暢通路徑,拓展渠道,扎實做好責任傳播。利用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及相關部門贈閱《國家電網公司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的契機,傳播國家電網公司擔負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傳播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責任使命和重大意義。結合自身社會責任工作實踐,展示在服務全市經濟建設、城鄉協調發展、深化社會公益活動等方面的積極作為和卓越貢獻,不斷推動責任理念、責任觀點、履責績效得到社會各界全面、準確、理性的認知。
價值傳播,促進社會廣泛認同。電網企業的責任擔當和價值體現,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濟源是中原城市群九市之一,也是河南省城鄉一體化建設示范區。今年以來,圍繞活力濟源、實力濟源、美麗濟源、好客濟源、幸福濟源“五個濟源”建設目標,該市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電力保障服務作用日益突出。濟源公司以價值為導向,主動向市委市政府及相關利益方宣傳公司在服務大局、推動發展、惠及民生方面,擔負的重要責任、付出的艱辛努力、取得的積極成效,并利用地方媒體做好公司和電網工作價值傳播,有效增進了與社會各界的利益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使社會責任形象逐漸植入公眾內心。
履行社會責任,根本在于做好本職工作,關鍵在于全面有效溝通。濟源公司堅持發展導向、問題導向、品牌導向,變“工作表達”為“價值表達”,變“業績表達”為“理念表達”,以運營透明度和履責感染力,促進發展環境優化。
堅持發展導向,營造透明開放的履責格局。提高運營透明度,保證利益相關方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共同推進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濟源公司以發展為導向,利用春檢春查、備戰迎峰度夏等契機開展“社會看電力”體驗活動,向公眾宣傳國家電網履責使命、社會責任戰略目標,普及電力知識,解讀電量、電費、電價政策和辦電流程及履責承諾,展示電網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等,通過走進電網、感知電網,將工作溝通轉化為價值溝通,以透明、開放的履責格局增進了解,接受公眾履責監督。
堅持問題導向,營造合作共贏的發展環境。6月10日晚,濟源地區突發雷暴天氣,因線下樹木導致12條10千伏配電線路跳閘。濟源公司組織員工冒雨連夜奮戰,及時恢復電力供應,并以此為契機,主動與社會各界溝通,站在相關利益方的角度,闡釋線下違植的危害及對安全用電的影響,獲取廣泛支持,有效推動了樹線矛盾的解決。企業社會責任不是無私奉獻,而在于加強社會溝通實現與相關利益方的合作共贏。濟源公司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社會關注,設置“城區不缺電,就缺變電站”“電力線下違植違建、受傷的是誰”“高壓線、變電站真的有輻射嗎”等熱點議題,通過地方媒體、微信微博、向政府專題匯報和走訪客戶等渠道廣泛傳播,認真做好溝通,主動輸出觀點,消除誤解偏見,積極破解變電項目落地、電力通道治理、電力設施保護等難題,持續優化發展環境。
堅持品牌導向,彰顯為民便民的價值理念。良好的企業品牌在于通過價值表達和理性表達,讓社會責任理念得到相關利益方公認和公信。濟源公司以創新方式方法、優化網格化服務體系、運用“互聯網+”等手段,提高用電咨詢、業擴報裝、故障搶修等效能,把責任理念融入高效化、便捷式服務全過程。借助共產黨員服務隊、“青春光明行”等履責載體,通過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重要用戶,常態開展便民服務活動,面對面解決客戶涉電難題,高效做好電力保障工作,用務實行動、理性表達,傳導履責觀和品牌價值,切實讓“國家電網”品牌走進千家萬戶,為民便民的價值理念得到公眾認可。

子夜搶修配電線路,體現責任價值和履責擔當。
企業社會責任,重在價值輸出,貴在付諸實踐。濟源公司圍繞履責使命和實施原則,深化履責實踐,在全面開展責任行動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把握關鍵,著力提高質效,樹立良好責任形象。
在落實惠民舉措中履責踐責。主動順應濟源市城鄉一體化蓬勃發展趨勢,搶抓國家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契機,以解決供電卡脖子和低電壓問題為重點,明確年度350項重點項目,大力實施新型小城鎮、中心村等基礎電網建設,讓優質電能扮靚濟水之源,光耀愚公故里,惠及社會民生。圍繞濟源全域旅游戰略,跟蹤做好“美麗鄉村”建設電力服務,實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可靠的電力支撐,為釋放“三農”發展活力提供優質電能。科學規劃特色農業和機井通電項目,全程滿足用電需求,服務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持續以電力惠民新舉措,彰顯履行社會責任新作為。
在社會公益活動中履責踐責。堅持常態化、規范化、項目化方向,整合內部資源,圍繞社區服務、環境保護、扶貧濟困等做好項目儲備,建立“公益超市”,以部門為單位開展公益項目認領,制定考核、監督、評價機制,保證實施質量。成立5個“電力雷鋒”服務站、16個服務點,實行志愿服務“儲蓄”制度,設置站點服務臺賬和個人登記簿,并建立QQ群,擴大公益項目和志愿服務參與面和影響力。關注農村留守老人和山區貧困學童,經常性獻愛心、送溫暖。如今,濟源公司“公益超市”“電力雷鋒”“在線義工協會”“愛心幫幫團”等項目,已成為濟源市公益項目的知名品牌。今年以來,已開展公益活動300多項次,受益人群超過2萬人。
在實施精準扶貧中履責踐責。精準扶貧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重大的社會責任。濟源公司積極對接濟源市農村脫貧致富項目,通過改進技術工藝、增加施工力量、完善保障措施等途徑,扎實做好扶貧開發區電力設施建設。堅決貫徹全市定點扶貧部署,做好下冶鎮陶山村定點扶貧,堅持電力幫扶、精神文明幫扶、入戶結對幫扶相結合,通過優化供電設施布局,改善用電質量;通過改造文化設施、美化村容村貌等,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通過因人制宜、因戶制宜,對49戶貧困戶“一對一”結對扶持,逐戶落實脫貧措施,打造精準扶貧新亮點,彰顯責任央企表率形象,得到社會各界好評。
加強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深化企業社會責任履行,需要付出長期的努力。今后,濟源公司將豐富載體、創新實踐,主動擔責、履職盡責,全面展示履責意愿、行動和績效,不斷彰顯“國家電網”品牌的責任形象。
(作者單位:濟源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