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魏 紅
別開生面的一課
文/圖_魏 紅
5月25日9時,省電力公司管理培訓中心。
公司2016年品牌塑造培訓班開班第一課,是由河南教育報刊社編審、知名作家張清平為大家帶來的《文化、審美與企業形象塑造》。
張清平為河南教育報刊界的資深編輯,也是一位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家。她因《林徽因》《林巧稚》等著作為廣大讀者所熟悉,并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好評。
張清平首先從文化概念說起,繼而談到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流變,以及全球化、現代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又從審美談到企業形象的塑造。只聽張清平深入淺出,娓娓道來。

張清平講課現場
“本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自己民族的文化愈強勁,則民族凝聚力愈強勁?!睆埱迤秸f,“一個民族的成員如果轉而認同其他民族的文化,結果必然是本民族文化的衰亡以至消失,最后,民族也名存實亡。比如清王朝統治了漢族近300年,結果卻被中原文化、漢文化征服,滿族自覺地漢化。如今滿族的文字還有,但在生活中已經無人使用了?!?/p>
“所以說,本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只要文化不亡,即使國家亡了,還可以復國,比如猶太民族?!?/p>
“中國文化具有普世價值,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的文化。孔子主張的‘大同世界’;老子主張的‘小國寡民、互不侵犯、和平相處的無為而治’;孟子主張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些主張和西方柏拉圖的‘理想國’相比毫不遜色,應該是全人類共同向往的世界,當然具有普適性?!?/p>
“中國從古至今的仁人志士,正是為了這一人類的大同理想前赴后繼,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宋代大儒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些先賢的志向和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植入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即使是讀書不多甚至不識字的平民和農夫,他們通過傳統戲曲,通過民間藝人或者村夫長輩的評說和講述,同樣擁有辨識善惡忠奸、賢愚真偽的文化標準。而這一切在平時庸常忙碌的日子里可能讓人無從感知,一旦國家民族遭遇大災大難的時候,馬上就會迅速地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箲鸨l時,多少人放下自己的一切,為挽救民族的危亡慷慨赴死,馬革裹尸。即使在偏遠的山鄉,到處都有‘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的場景?!?/p>
“還有汶川地震時國人自發地捐錢捐物,許多志愿者自愿到災區抗震救災。天安門廣場上成千上萬的人手挽手發出共同的呼喊:‘汶川挺住,中國雄起!’那個時候你真的能感受到中國人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這種連接是民族血脈的連接,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連接?!?/p>
“要想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粕锨锸?,胸中百萬兵’,每個中國人的背后,都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每個中國人的背后,都站著14億同胞?!?/p>
“其實,中國文化曾經是東亞地區的主導文化,在很長時期被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家認同和尊奉,對他們的影響也是極為深遠的?!洞箝L今》里呈現出的文化元素,中國文化不僅全部具有,而且要深厚得多、豐富得多、完美得多??墒?,我們在文化輸出上顯得太弱勢。而我們的影視劇所呈現的古代社會,全都是宮廷皇權的爭斗,是各種陰暗權術的比拼。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導演,迅速成為資本的俘虜,拍出的影片越來越遠離生活,根本沒有傳遞出中國正向的價值觀。所以,許多不懂中國歷史的年輕人才會成為‘哈韓’一族?!?/p>
“當然,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外國的優秀文化,但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文化。你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別人怎么會瞧得起你!”
“中國現在的硬實力已經被世界所承認,但中國的軟實力著實有些軟。高層已經關注和重視這個問題。習近平主席親自召開文藝座談會,前些天又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都有著先導和標志性的意義和作用?!?/p>
關于審美,張清平講道:“審美活動是人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對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評判的過程。對具體事物的審美,包括建筑、音樂、舞蹈、服飾、飲食、繪畫等存在于生活中的一切領域。通過對美好的具有藝術感事物的欣賞,達到愉悅心靈、完善自我的目的。而對自然萬物的審美,比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則喚起我們或崇高或恬靜或超然豁達的感情?!?/p>
“審美體驗是形象的直接感受,不是抽象的思維和概念,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人感情共鳴的。所以打造企業形象,要結合這審美的特性來進行,要直接,有視覺沖擊力;要感性,調動人們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而咱們的電網企業,其企業文化的審美特征,應該具有陽光、明朗、生機、和諧這樣的主要特征?!?/p>
“有些成功的廣告語讓人過目難忘。例如中國聯通的‘讓一切自由聯通’;迪士尼的‘我們的公園一個是家庭團聚的地方’;彼得堡二戰勝利紀念碑雕塑的說明是:‘石頭啊,你要像人一樣堅強!’”
關于華為,張清平從前些時候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講起,講到任正非的成長經歷以及華為的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
“有人說,如果中國沒有了阿里巴巴,騰訊和京東立刻可以取而代之。如果中國沒有了華為,卻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替代。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些巨頭都是受外國資本所控制,華為不僅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國民營企業,而且是一家沒有上市圈錢的公司。任正非說,上市就要擴大資本,20多年來華為一直朝著一個城墻口沖鋒,而守住‘上甘嶺’是要付出代價的?!?/p>
“如今華為已經成為全球通信產業的龍頭企業,全球超過20億人每天使用華為的產品和設備。即使在4G技術領先的歐洲,華為也有過半的市場占有率,其營業收入的七成來自海外。所有這一切,跟華為的企業文化有著直接的關系。華為所倡導的‘狼文化’,歸根結底是一種危機意識,還有利益分享制度。華為的輪值CEO模式,保證了企業不會一人說了算,保證了民主管理,也保證了新老交替?!?/p>
……
不知不覺中,下課的時間到了。此時張清平應學員的要求,又從創作《林徽因》的初衷說起,對以梁思成和林徽因為代表的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和獻身精神,以及他們的美好情操與人格魅力,向大家做了傾情講述。
這別開生面的一課一直延遲到12時30分,才在熱烈的掌聲中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