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河南省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英日韓三語種跨文化外宣策略
趙娟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文化都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全球化趨勢日益普及,各國之間的貿易溝通頻率也越來越高,對文化旅游方面的興趣越來越強烈。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處于好心情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中國旅游業的發展進程。各國之間的文化碰撞必然導致不同文化之間出現矛盾,這些矛盾勢必會為旅游業的良好發展產生不好的作用,這是旅游業目前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以防止事態朝更嚴重的方向發展。我們對國際旅游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不是完全掌握的,在擁有越來越多機會的同時,市場風險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大。旅游業是一個重要的宣傳知識和藝術的便捷方法,能夠有效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不僅對于我國在國際上樹立良好國際形象有很重要的意義,而且是我國向國際旅游市場進軍的重要途徑,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河南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豐富的文化資源,黃帝文化、黃河文化、姓氏文化、古都文化、武術文化和戲曲文化等都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不僅歷史久遠、而且數量十分多,同時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欣賞品位。在河南,有著許許多多有名的歷史文物和遺跡,因此有人稱河南是“中國歷史天然博物館”,除了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六大類文化資源,還有許多有價值的文化,比如元典文化,比較著名的代表作品有《詩經》、《周易》等;漢字文化,比較有名的代表對象有殷墟甲骨文、篆書、隸書等;以及圣賢文化,比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張衡、杜甫、岳飛等;還有瓷器文化,比較著名的代表有鈞瓷、汝瓷和宋代官窯等;雜技文化具體的代表有濮陽雜技和周口雜技等,這些文化都將我省鮮明的中原特色充分反映出來,以及別具一格的中原風貌,因此說,中原特色文化是我國所有文化里面都是十分特別的。所以,作為中國文化發源地的河南歷史文化資源,具有極其濃厚的文化分文,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靈魂。
2.1旅游國際化發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許多方面,包括內部和有關政策,在金融業之外的方面都得到了大力支持,并配合我們旅游業國際性的開發,促進旅游業的發展。例如,為了保證我省能夠更好地實現國際化旅游業的發展,制訂了相應的國際旅游法律法規和國際體系規范的中心,并不斷對其進行革新和完善,保證我省國際旅游業的和諧發展能夠受到規章制度的保護。
2.2旅游國際客源市場發展日趨多元
旅游中國市場的發展來源越來越多種多樣,正處在發展的大好時機,發展勢頭也十分可觀。特別是旅游市場,香港,澳門,臺灣和東亞自不必說,英國,日本和韓國是目前最主要的游客來源之一,東南亞的市場范圍已擴大至西歐地區,北美市場越來越成熟和穩固,傳統的國際旅游得到發展,同時東歐等一些城市也十分有可能成為將來的主流客源之一,北歐,拉丁美洲,非洲等都是十分有潛力的地區。游客的地域性越來越多樣化。
2.3旅游區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
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內涵還不是十分突出,外國游客的好奇心也是有限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無法留住游客的新,更完全無法實現旅游業的持續發展,文化旅游也會逐漸失去自身的吸引力。
2.4旅游營銷策略單一,旅游形象不清晰
旅游營銷是旅游業的是否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營銷手段,無論產品多好,也不能取得好的銷量,也無法在市場上立足。所以,必須要對旅游營銷策略的研究和制定下足功夫,它自身獨特的優勢在國際旅游和旅游促銷方面更加充分的凸顯出來,令人印象深刻。在營銷渠道方面必須注意文化素養的提高,國家不同,獲取游客信息的方式和途徑也不同,我們要采取另一種方式將我們的旅游文化推廣給不同的旅游市場。此外,中國還應該加大廣告媒體的宣傳力度,如微博旅游,景點簡介等。
2.5旅游基礎設施服務提升,單輔助設施仍不足
最近這些來,我國逐漸開始重視交通行業的發展,新的國際航線也陸續被開通,高速列車建設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慢慢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這也是促進旅游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外國游客的主要出游方式為“個人”旅游。同時,河南省境內進入了大批國際酒店,同時也為我省引入了先進管理經驗,使我省在接待外國游客時更加輕松自如。此外,省內有很多旅游景點的旅游咨詢服務標記還有待加強和完善。
3.1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國際化的旅游服務體系
國際旅游市場的發展是經濟條件迅速進步所必然出現的結果,國際旅游能夠使得旅游業的全球要素得到有效分配。國際旅游業不僅在國際入境旅游人數的增加,同時也要注意服務體系的發展水平要和國際保持一致,根據市場的流行趨勢,及時將產品更新換代,保證所提供的產品一直是游客所需要的,只有服務質量得到提升了,游客的各種需求才能夠得以滿足。
3.2創新旅游項目
國際旅游業要想更好更快地發展需要不斷創新,防止旅游競爭同質化。當下,觀光為主的旅游產業是中國的旅游的發展方向,并在文化挖掘,特色旅游產品等一些方面做得還不是很到位。英日韓各國的游客文化背景都是各不相同的,旅游興趣也不一樣,價值觀,風俗習慣等就更不用說了,因此,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將旅游產品設計成多層次,民族化的有特色的項目,這樣才能使得顧客的各種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此外,隨著旅游業的改進和完善,交通體系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基本上可以說四通八達,英國游客的出行比例顯著上升,主要的出游形式多以“散客”為主,例如“背包客”,這批游客為了達到旅游文化的目的地,比其他人愿意花更多的時間,逼真的圖像和傳統的旅游項目更合他們的胃口。加大對旅游項目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國際旅游理念為基礎培養出大批“跨文化”人才,從中選擇一部分出色的,為其提供到國外旅游和知名度比較高的大學的進行調查研究的機會,從而為我省帶來更多形勢更加多樣的管理經驗和更先進的管理理念,造就和市場需求相一致的旅游項目,使我省國際競爭力得到提升。
3.3傳承中國民族文化,發展文化旅游
就像人們常說的“十里不同俗”,地區不同使得民族文化呈現出多樣性,令人眼花繚亂。實體景觀一般能夠通過模仿等手段來實現預期的結果,避免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文化觀念,引發旅游過程中的矛盾,這一點對于旅游業未來是否能夠健康穩定發展來說是十分關鍵的。設計旅游產品的負責人首先要充分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內涵,并能夠通過現象看本質,深入了解文化下潛藏的精髓,將這些珍貴的財富通過全面地展現出來,使文化本身的內涵能夠充分打動游客,吸引游客;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對管理理念加以革新新,傳承好的部分,摒棄不好的部分,然后結合以現代科技手段,將河南省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深厚內涵展示出來。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旅游資源對于激發游客的興趣是十分有效的。我們祖先的在對文化進行創造時,必定是立足于中國文化基礎上的,發展特色旅游,使我省的獨特文化得以展現,也使得游客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3.4建立品牌意識,提升國際旅游形象
當下,河南省內例如洛陽、開封這些擁有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城市中,還有很大一部分都忽視了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作用,不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對城市旅游形象進行提升,從而當游客來旅游時,不但沒能吸引住游客,反而給游客帶來了十分糟糕的旅行體驗,這種情況是與旅游資源的對外宣傳政策背道而馳的。城市旅游形象會涉及到很多很多方面,例如當地的民風民俗,或者著名的歷史遺跡,可以從中選擇最有代表性的一些文化差異和符號(著名的古建筑,民族節日等居民(價值觀,民族風俗,信仰等)集中推薦,使游客能夠對城市有一個較深的印象,這就是品牌意識,如果城市品牌建立得好,對于國際旅游形象的提高,還有城市的經濟收入都是有很大的益處的。
3.5營銷手段國際化,舉辦國際型節事活動
基于跨文化這個大環境下,對于旅游營銷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法,以避免宗教問題,政治問題和其他敏感領域的國際發展和旅游市場的多元化營銷,旅游營銷創新也是必要的,以確保營銷內容,使得游客不會對其產生排斥心理,從而接受起來也就容易多了。比如,曾有這樣一個營銷廣告,主要說的是一位男性客人為了能夠求店主打折,居然當場下跪,雖然廣告的策劃者是想通過一種輕松和諧的方式來推廣產品,但違背了海關和當地居民的文化習俗,這樣就導致本來出發點是一個良好的愿望,但結果卻是做了壞事。旅游市場的分割可以成為旅游營銷的參考,根據國際旅游市場的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旅游營銷。
國際旅游業是一個十分典型的跨文化旅游業。文化差異是國外游客來我省旅游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游客和東道主之間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難免會出現矛盾。旅游從業者必須得熟悉所有國家的文化背景和習慣,通過自己對其文化的了解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防止由于文化的不同而出現文化沖突,維持旅游活動秩序的平穩和諧,使游客和旅游地的不同文化能夠和平共處,和諧交流。
[1]唐燕.跨文化傳播學視角下的湖北外宣翻譯研究——以湖北省歷史文化旅游景點為例[J]. 外語教育,2014.
[2]賈遠先.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旅游業國際化發展策略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12.
[3]趙新艷.跨文化視角下的東北媒體對外宣傳策略研究[J].新聞傳播, 2009(2):48-49.
[4]孫玉杰.開發河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有河南特色的旅游產業[J].協商論壇,2000(6).
[5]王喜娜.清水縣文化旅游開發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
[基金:2014年河南省哲學社會規劃項目《河南省歷史文化旅游資源英日韓三語種跨文化外宣策略》項目編號2014BZH001]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