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錘子科技上一款產品發布已經過去了將近10 個月,這在以快速迭代著稱的手機行業顯得很不可思議。
除了蘋果這樣的引領者可以無視這一規律外,中小品牌和新生品牌出現“斷更”現象并不是什么好兆頭。而錘子科技的上一款產品T2 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遲到者。T3 到來前,迎接它的已然是接二連三的被收購乃至破產傳言。
事情是這樣的,9 月21 日,成都尼畢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apFun)打算在上交所的創業板上市,因此披露了旗下全資子公司抱團創投的相關數字,其中就包括錘子科技這兩年的財務數據,此前,抱團創投在2015 年3 月以3000萬元人民幣換來錘子科技1.13% 股權。
根據披露的錘子科技財務數據顯示,錘子科技在2015 年全年虧損4.626億元,2016 年上半年虧損1.92 億元。盡管2016 年的半年報財務數據未經審計,但從這份數據看來,錘子科技在過去一年真的燒了不少錢。
首先,錘子科技的資產總額從2015年的8.25 億元縮水到2.96 億元,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資產總額減去負債后剩下來的數據,從2015 年底的1.92 億元變成如今的20.9 萬,單位從“億”變“萬”,只剩去年0.1%。

根據新浪科技的報道,錘子科技半年內總資產縮水5.29 億元的主要原因在于整體營收。在財務統計的半年內,錘子科技方面未發布任何新品,而在手機和VR 等方面均有投入,此外還在高管團隊建設方面有投入,如從華為榮耀挖來吳德周及其團隊,補足創始元老錢晨離職的空缺;從微博挖來市場副總裁苗穎,此外還有一名來自深圳供應鏈方面的副總裁。
結合這份岌岌可危的財務數據,聯系去年錘子科技的節奏不難發現,在堅果手機正式發布前,錘子科技C 輪融資5 億人民幣,部分用于堅果的生產,部分用于第二款旗艦手機T2。6 月份羅永浩將股份質權抵押給阿里的做法就顯得合情合理了。近一年沒有發布新產品,舊產品的銷量不佳導致錘子科技陷入了現金流困難,而即將發布的T3 手機,不管這款手機賣得怎樣,生產資金也是要提前投入的。羅永浩今年質押股權換取的應該主要是T3 的量產所需資金。
通常伴隨著錘子科技的壞消息,同時盛傳的還有錘子要被樂視收購、被阿里收購、被小米收購的消息,之前還傳過要被聯想ZUK 收購。
這些收購傳言先后被羅永浩否認。但對于錘子科技而言,被收購或許是它最好的結局,錘子科技成立四年以來發布的所有產品加起來不超過100 萬,但依然存活至今幾乎等同于一個奇跡。硬件制造的前期研發、物料、渠道投入巨大,并且投資成本回收周期很長。截至目前,錘子科技一共進行過4 輪融資,數額估計在3 億左右,包括今年6 月份抵押給阿里的股份。

但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錘子手機在產品設計、工藝、配置等方面和其他品牌手機相比,并沒有多大優勢,唯一被稱道的可能就是界面設計、以及這個品牌所代表的“情懷”了。而文藝青年羅永浩的理想主義又一次次挑戰著這個小團隊的能力極限,生產可行性設計(DFM)的問題幾乎伴隨錘子的歷代產品。
近來錘子科技大張旗鼓宣傳的VR業務,顯然還很難成為它的招牌和支柱業務。VR 仍未成熟,雖然Google、索尼、Facebook加入但依然未能形成產業,而同樣是手機賣不好、將希望寄托于VR的HTC 公司,還處在努力投錢做孵化器、扶持內容、給大眾科普“虛擬現實是個什么東西”的階段。
“人類的下一個計算平臺”是項遙遠的事業,可能要登上三年五年甚至更久。對于錘子科技來說,當下的產品明顯要重要得多。只是作為一個后來者,它一直在遲到,產品發布周期過長,更新迭代慢,跟不上市場節奏。“市場是沒有同情心的,”這句之前用來形容HTC、黑莓等老牌手機品牌的話,同樣也適用于錘子科技。不過,羅永浩和他的粉絲們可能還希望加上另外一句話,“市場是沒有審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