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2016年9月17日,為期一周的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六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正式開幕。本次活動旨在突出“科學性、知識性、創新性、互動性、趣味性和國際性”。活動期間共有中國、英國、法國、德國等10個國家共55家機構,帶來近400項科學互動體驗,讓科技愛好者們好好地過了一把“科技癮”。

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9月17日,一年一度的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在京拉開帷幕。經過12年不懈的努力,這個活動如今早已成為了使全民了解和學習科學的重要窗口,也成為民眾參與和體驗科普活動的 “狂歡派對”。
科技可以如此“炫彩”
在炫彩科普中國、北京科學嘉年華等展區記者看到,約2萬平方米的場地內匯集了來自各個國家的多項科學互動體驗項目。如德國的“制作不同的隕石坑”、美國的“模擬溫室氣體”、法國的“未來太空城”……每個展區都讓前來觀看的人們大開眼界。
在新華網展區,“科學原理一點通”欄目為青少年們奉上了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實驗;深入淺出地展示了“漂浮雞蛋”“彩虹牛奶”等科學原理,引得現場觀眾嘖嘖稱奇。在實驗中,孩子們不僅親手操作了每個步驟,還在實驗結束后圍在展區前向專家咨詢了各種科學問題,使他們對科技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全方位的滿足。
在法國的“探索火星”項目區內,工作人員們正忙著指導孩子們如何識別來自火星的土壤。孩子們對來自不同星球的土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地激發了他們探索茫茫宇宙的興趣。
爭當科技 “小主角”
“當零下100攝氏度的液氮寒氣襲來,物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在主持人的提問下,“化學實驗大舞臺”展區中的青少年朋友們踴躍地舉著手。
“它會被凍住吧?”其中一位學生帶著這個猜測,把幾片白菜葉放進了液氮中。不一會兒,菜葉就變得極脆,捏碎后就像玻璃碴,頓時引來現場一片嘩然。而在之后小觀眾們自己動手制作液氮冰激凌的環節,現場氣氛更是嗨翻天。
最搶手的要屬“科學星主播”展區了,遠遠就能看到一群學生在排隊,引來不少人駐足觀望。很多人更是迫不及待地親自上臺,真實體驗了一把做主持人的感覺。無論你是科技達人,是科學愛好者,還是生活智多星……只要你愿意站上這個平臺,就能展示你對科學的認識和見解。科學星主播,完全可以將你的明星范兒淋漓盡致地展現!
帶你去前沿科技“陣地”
“太高興了,以前我只在電腦上玩過模擬飛機的游戲,還沒這樣真實地開過戰斗機!”一位現場通過VR技術體驗軍事科技展區活動的小觀眾興奮地說。
這幾天,大受追捧的VR技術體驗,也成了軍事科技展區的亮點。VR是Virtual Reality的縮寫,被稱作虛擬現實。它的景象都是虛擬合成的,所以VR裝備更多用于體驗者實操與虛擬場景的互動中。
在展區名為“魚鷹行動”的戰機VR體驗活動中,你只要戴上眼罩,坐在模擬飛行器里,就能置身于駕駛戰機的情景之中,仿佛變身為一名空軍駕駛員,在展開一場空中營救的增援行動。這樣有趣的體驗,使許多軍事迷們都想一試身手,于是紛紛在展區旁排起了長隊。
光明網的“探知軍事科技前沿”展區,則是以“戰地軍事作戰指揮中心”為原型設計搭建;并結合戰艦的造型和海陸空多方位的裝備,為觀眾打造了一所虛擬的現代化軍事指揮中心。
展會期間,各種軍事模型成為展區的熱門話題。中國航母遼寧艦、殲-20戰斗機、99A型主戰坦克等35種軍事裝備都以1∶200或者1∶300的比例被惟妙惟肖地做成模型進行展出,讓觀眾們瞬間穿越回“9·3”大閱兵的激情歲月中去。同時,展區還請來了幾位軍事專家,現場為觀眾講解最新的軍事常識,使人們在大飽眼福的同時,也對我國的軍事發展狀況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雖然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嘉年華活動只有短短一周,但眾多令人目不暇接的科普體驗亮點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里,科技不再是書中枯燥的知識,而是生動活潑的體驗區;它給孩子們帶來妙趣橫生之際,也激發了青少年的科學興趣,讓科學散播在每個人的身邊,變成了一種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