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茹
【摘 要】蘆筍生產已成為種植業中商品率高、見效快、經濟效益好的一個優勢行業,成為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筆者通過近幾年的試驗、示范,總結出了蘆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現將其介紹如下。
【關鍵詞】蘆筍 ;品種選擇;播種育苗;田間管理
[Abstract] Asparagus production has become a planting forage-livestock system in high, quick effect,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 advantage industry, become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farmers to get rich.The author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and demonstrations in recent years, summarized the asparagus,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s presently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Key words] Asparagus;Species selection;Sow seeds;Field management
1 種植基地選擇與整地施肥
我區種植蘆筍基地遠離工業“三廢”排放、污染區域300m以上,基地環境不受污染源影響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許范圍之內,符合GB/T18407.1-2001的規定。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力較高、疏松、理化性狀良好的土壤種植蘆筍,清除前茬作物的殘留枝葉,帶出田外無害化處理。深翻土壤30~40cm,可結合施基肥進行。使用機械翻耕,避免土壤壓實,維護土壤結構,達到深、平、細、碎、凈、墑。施用腐熟農家肥30~45t/hm2,撒施磷酸二銨或復合肥750kg/hm2,三元素復混肥450~600kg,并加入適量的防治地下害蟲的藥劑。不施用生活垃圾、工業廢渣、污泥及污泥肥等。在采收前追施催芽肥時,施肥數量與施肥方法根據蘆筍的產量和栽培方式確定,噴施葉面肥。
2施肥方法
采收綠蘆筍:先將所有的肥料均勻的散施在筍株兩行之間;然后用手扶拖拉機或人工將筍株兩行之間深翻一遍,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筍株兩行中間適當深翻一些,靠近筍株處應適當淺翻一些,在不損傷根系的情況下,松土越深越好,將土壤整細整平;最后選用蘆保豐200~300倍加筍病靈200~300倍將全田地面噴灑一遍,筍株處適當多噴灑一些,消滅越冬病菌。
3 品種選擇
根據不同的栽培類型,選用相應的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強、適合潛在客戶要求的商品性(口味、外觀、色澤等)品種。目前,生產上種植的品種主要有UC309、全雄等。
4 播種
在我區蘆筍一般采取春播。5月5-10日播種,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浸泡12h,再用30℃~35℃溫水浸泡48h,將種子濾出放入盆中,上蓋濕布,置于25℃~28℃的環境中進行催芽。當種子有10%左右的胚根露白時,即可播種。播種時,畝播量0.5kg,行距65cm,株距35cm,每穴2~3粒,覆土3cm,播后15~20d出苗。
5 田間管理
5.1 播種后當年的管理
播種后1個月內進行查苗補苗。補苗時澆足底水。及時中耕除草,并結合中耕覆土,每次覆土厚2~3cm,直至將定植溝填平為止。每次澆水或大雨過后,應及時劃鋤松土。追1次復合肥225kg/hm2,以后每個月追1次復合肥225kg/hm2。立秋追1次秋后肥,一般施腐熟優質雜肥37.5t/hm2,復合肥225kg/hm2。施肥應順壟開溝追肥,距離植株15~20cm,溝深10cm左右。一般結合追肥進行澆水。
5.2 定植第2年的管理
早春季節,適時澆水,中耕保墑。夏季高溫多雨,應及時除草排澇,若第1年生長旺盛,可于第2年早春培土進行短期采收。施肥量比第1年增多。
5.3 常年管理
第3年開始進入采筍期,此后管理為常年管理。培土前清除殘留枝葉,帶出田外集中處理。采收綠筍前,在春季幼芽抽生前,不經培土軟化,只進行中耕劃鋤。 及時摘去母莖生長點,植株高度應控制在150cm左右,防止倒伏。對過于密集處,應適時疏枝,母枝上結的果也應及時摘除。綠蘆筍每年有2個留養母莖的時期,一是早春出筍時陸續選留粗壯新筍作母莖,一至二年生植株每株選留3~5根,三年生植株每株選留5~7根,四年生可留10根,且要均勻分布,不要靠在一起。二是于初霜前50~60d,終止采筍,此時春留母莖開始枯萎,故可將此后生長的所有新筍,全部留作母莖培育。
6 綜合防治病蟲害
種植者應經過技術培訓,或在植保員的指導下按照規范進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針對不同的防治對象及其發生情況,根據蘆筍生育期,分階段進行綜合防治,優先采用農業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防治,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蘆筍主要病蟲害有褐斑病、立枯病、莖枯病、銹病、病毒病、甜菜夜蛾、斜紋夜蛾、蘆筍木蠹蛾、地下害蟲等。首先選用抗病抗逆性強的優質、豐產品種,加強健身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