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全境,從東海岸的波士頓、紐約、費城到西海岸的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互聯網服務全面宕機。Twitter、Tumblr、Yelp 等熱門網站都沒有幸免,無一能登錄。美國公共服務、社交平臺、公共網絡服務器近日遭到前所未有的攻擊,全美半個互聯網幾乎陷入癱瘓。
據悉,本次攻擊的目標是美國DNS域名解析服務商。這次“斷網”事件的起因直指分布在各家各戶的攝像頭、智能傳感器、智能門磁、智能冰箱、洗衣機。因為這些智能硬件往往擁有完整的處理器以及處于聯網狀態。在這次攻擊中,智能硬件喪失了“自主意識”,聽命于幕后操縱者,同時對目標發起了攻擊(學名叫做 DDoS 攻擊)。根據美國公布的數據,攻擊流量超過1Tb/s。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 DDoS 攻擊。
國外媒體認為,硬件廠家、用戶、相關部門都要為這次的事故負責。目前,諸多的智能硬件廠商在安全方面所做的研究非常有限。大家可能還會記得,2009年5月19日,中國十多個省市的互聯網突然陷入半癱瘓狀態,事后查明是兩家游戲私服互相攻擊,把第三方域名解析服務DNSPod打到宕機,由于暴風影音軟件自身DNS解析機制的缺陷,直接把電信的DNS服務全部打到癱瘓,從而引發大規模斷網。在此之前的2006年,由于臺灣地震造成海底通信光纜故障,同樣讓大陸互聯網陷入半癱瘓狀態。全球互聯網的可用性沒有我們認為的堅不可摧,現在對互聯網最大的威脅則來自DDoS攻擊。可以斷定,未來幾年里,安全公司會越來越受政府以及市場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