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城市中幾乎所有的設備都將聯網,然而,現有的無線網絡標準并不足以滿足類似的應用需求,那么新的無線網絡技術LPWAN將改變這一現狀。
將來所有的設備都將聯網,除了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各種消費電子產品,網絡將蔓延至整個城市。據估計,2025年約有300億的設備將接入網絡,但是像WLAN或LTE這些現有的網絡技術將無法滿足這一應用需求,為此,我們需要有新的無線網絡技術,以滿足這些設備的網絡應用。哪些設備將需要新的無線網絡技術呢?目前,科技巨頭、企業和初創企業正在規劃用于滿足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智能家居、工業數據采集等應用的一般是短距離的通信技術,而所有需要遠距離通信技術的設備,例如公園長椅、垃圾桶、停車場、路燈、自行車,它們都將需要使用新的無線網絡技術。所謂低功耗廣域網(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簡稱LPWAN)就是為此應運而生的遠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包含各種開放和專有的解決方案。下面,CHIP將為大家介紹這個無線標準。
超過10年的電池壽命
用于解決LPWAN無線通信技術的硬件與普通的網絡硬件有比較大的區別,它們主要作為傳感器使用,必須有較低的制造和維護成本,并且電池需要能夠維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本文的表格中,列舉了目前LPWAN標準計劃中的應用方案。它們的結構基本類似,設備與周圍的基站聯網,傳感器通過網關連接,網關收集數據并轉發給后臺的服務器。而這些服務器,同時也作為用戶的接入點。
如果我們正嘗試尋找一個停車位,那么應用程序將反過來通過Web服務訪問停車傳感器送到網關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傳感器將只使用窄波段(100Hz)和具有良好傳播特性的頻率。它們大多工作在1GHz以下未經授權的區域,這可以避免監管部門的問題,但也有一個重要的缺點:有很多電臺都使用這些區域,所以會導致不少干擾。不過,盡管許多新的無線標準都要求必須有一個穩定的誤碼率,但是對于物聯網來說這種情況很常見。然而,也有其他的方法,例如通過一個特殊版本的LTE(LTE-M),這種基于LTE演進的物聯網技術具有全雙向交換數據的優點。另一種與LTE-M競爭的SigFox協議則能夠支持雙向發送方式,但該技術使用一個極低的帶寬,上傳的信道極窄,因此,傳感器的更新可能會因此變得非常頻繁。
如果需要將所有的城市連接起來,那么不僅需要考慮傳感器的成本,還需要考慮基站的數量問題。而在距離達到10km的情況下,LPWAN標準顯然比傳統的移動通信更有優勢。例如,SigFox大約只用1 500個基站即可覆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而移動通信運營商則需要20 000個發射塔才可以覆蓋這樣的一個地區。按照LPWAN標準,一個網關可以支持很多設備。LTE-M可以支持20 000個甚至有可能是50 000個所謂節點的網絡訪問,而NB-Fi無線技術準備通過一個網關支持超過100萬的設備。不過,這里所謂的支持,并不是支持這些設備同時發送數據。按照LPWAN的設計,在一個典型的城市網絡中,假設每個設備平均一天報告兩次。不過,盡管如此,LPWAN標準的網關大多必須同時處理多達5 000個數據傳輸。
混合WLAN技術
自2016年開始,一種低能耗的WLAN標準WiFiHaLow(IEEE 802.11ah)開始出現。如同這里介紹的LPWAN標準,WiFiHaLow工作在1GHz(歐洲861MHz~868MHz)頻段,并使用與普通WLAN標準相比非常窄的通道(1MHz、2MHz),使其覆蓋范圍提高到約1km。不過,IEEE 802.11ah并不是LPWAN的直接競爭者,而是作為家庭網絡未來連接更多本地設備的一種補充。
結合LPWAN標準
目前,LPWAN技術的提供者往往各自為政,雖然也有網絡硬件可以支持多種LPWAN技術,但是這種硬件通常是比較昂貴的,與LPWAN應用的需求背道而馳。歐洲通信標準研究所(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sInstitute,簡稱ETSI)倡議統一標準,為現有LPWAN技術設置一個名為oneM2M的互操作層,除了讓LPWAN標準之間可以協作之外,oneM2M也提供一些額外的安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