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份開始,氣溫明顯轉冷,養鵝業下半年產銷逐漸進入旺季,種鵝產蛋,種蛋孵化、鵝苗銷售、牧草種植、秸桿儲存、肉鵝飼養等工作都將逐步展開,養鵝企業和廣大養鵝群眾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提前做好各項工作。
提高種鵝產蛋率 ①種鵝產蛋期要以青、精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其配方一般應為:玉米60%左右,糠麩20%左右,餅類15%左右,貝殼粉1%,骨粉1%,磷酸氫鈣1.5%,食鹽0.3%,其飼喂量配合飼料每只每天150g,青飼料每晝夜不少于1kg;②對種公鵝要在配種前20d開始每日補喂150g,并增加運動,以提高其性欲和配種授精率,其飼料內要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礦物質。種母鵝的飼養管理要分產蛋前、產蛋期、產蛋后期和停產期4階段,在種母鵝飼料配方中要做到精、青、粗飼料的合理搭配,其中含鈣、磷較多的礦物質飼料不能缺少和中斷。公母鵝交配多在水中進行,要充分利用自然水源,供公、母鵝嬉戲交配,無自然水源的地方,應修建水深70cm左右的簡易水池,供公、母鵝交配使用;③種鵝產蛋期間,應堅持每天放牧,使種鵝得到充分的光照,促進其排卵多產蛋,一般母鵝產蛋應有13~15h的光照,如自然光照不足,可以用人工光照來補充,方法是在種鵝舍內每10m2安裝一盞60W的燈泡,離地面1.5~2m,效果較好。
提高鵝種蛋孵化率 ①用維生素A或維生素B2\12等溶液,將種蛋浸泡5~10min后入孵,能提高孵化率;②用碘片2g、碘化鉀3g,先溶于10ml水中,然后加水至4L,水溫保持40℃,將種蛋浸泡5min后晾干入孵可提高孵化率;③將已入孵2、24、48h后的種蛋,分別浸入到1%~5%蛋氨酸溶液中,水溫保持在16~18℃,浸泡5min后再入孵,可提高孵化率;④紫外線照射種蛋法。待種蛋入孵18~24h,再用30W紫外線燈光照射孵蛋10~20min,可提高種蛋孵化率。
防治小鵝流感 常發生于秋冬和春季,尤其是一月內雛鵝更易患病。防止鵝流感要注意:①做好育雛前期的防寒保溫工作,一周內雛鵝舍、室溫保持在30~28℃,之后以每5d降2℃為宜,其舍內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5%左右;②育雛舍內的飲水、飼料、墊草、糞便是小鵝流感的主要傳染媒介,要特別注意保持雛鵝的飲用水、飲料的干凈衛生,及時清理糞便,更換墊草,保持鵝舍定時通風換氣,杜絕有害氣體超標,危害雛鵝健康;③發現雛鵝患病,應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對癥治療,可在飼料中添加5%的磺胺嘧啶片0.25g;或每只每次肌注氯霉素10~12mg,每日2次,連注2d,或用20%的磺胺嘧啶注射液每只第1次肌注1ml,隔4h后肌注0.5ml,連注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