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順
(烏魯木齊市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
淺談地籍數據建庫后的管理與應用
周曉順
(烏魯木齊市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
隨著國土資源信息化進程的深入,地籍管理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局面,怎樣更具體細致的掌握“寸土如金”的國土的基礎地理和土地利用現狀的信息,從而更好地進行管理利用等已成為我們現在所要面臨的問題,而地籍管理也為確實的實施“以圖管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隨著城市地籍信息化管理的進一步發展,地籍建庫工作成為城市地籍信息化管理的迫切要求。
國土資源管理 地籍建庫 信息化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項目中的技術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在當前社會,隨著國土資源信息化進程的日益深入,地籍管理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局面。而對于地籍數據建庫管理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何使得我國的國土資源更加細致化,是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地籍數據庫的建立,是實現國土資源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的基礎,地籍數據庫作為地籍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保持了土地登記資料的現勢性,而且還保證了登記行為和登記結果的合法性,越來越得到了國土部門的一致認可。地籍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在計算機和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以宗地(或圖斑)為核心實體,實現地籍信息的輸入、儲存、檢索、編輯、統計、綜合分析、輔助決策以及成果輸出的信息系統,是土地信息系統中的一個專門管理地籍信息的系統。而地籍信息系統是以數據庫為核心的,因此只有完善的數據庫才能為地籍信息系統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基礎。
地籍信息系統屬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范疇,利用GIS強大的空間處理技術來建設城市地籍數據庫,能夠實現地籍圖文數據的一體化管理,是現代地籍管理發展的方向。地理信息管理系統(GIS)的誕生,最初是加拿大測量學家在土地測量數據的計算機管理的工作中提出來的。在以后的歲月中,它不斷地得到了地理學家、測繪學家、計算機學家們的豐富和發展。我國地籍信息化建設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近年來,我國地籍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地籍信化已成為國土資源信息化,特別是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技術支撐。
地理空間數據是GIS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GIS中投資比重最大的部分。數據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系統應用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和系統應用目標的真正實現。在地籍信息管理系統中,地籍數據按照數據的表達類型可分為圖形數據、檔案數據和屬性數據。圖形數據是指統一測量坐標系下具有坐標屬性的點線面和注記數據,主要用于描述地籍要素的位置、形態、分布和關系等空間信息。由于地籍管理的基本單元是宗地,因此,圖形數據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宗地圖形數據、宗地背景圖形數據和控制測量數據。宗地圖形數據主要用于描述該宗地的界址點位置及其連線關系;宗地背景圖形數據主要用于該宗地內的基礎地理信息,如地形、地貌、地物和植被等;控制測量數據主要用于描述測量控制點的名稱、類型、等級和位置等信息;地籍檔案數據主要用于描述地籍檔案文件的電子影像名稱、位置以及其他用于管理和查詢的信息;地籍屬性數據主要用于描述地籍要素的自然、經濟和社會信息,如宗地信息、權利人信息、界址標示信息、界址線信息、土地抵押信息、他項權利信息和土地查封信息。
地籍數據庫的建設是國土資源部門開展的一項重大基礎型的土地資源調查工程,其目的是全面查清當前規劃發展區范圍內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土地權利情況,地類分布和土地利用狀況以及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和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建立準確、全面以及現勢的地籍數據庫,建成地籍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并且要實現與現有土地業務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集成,為土地利用、土地登記以及農用地和集體土地轉用征用服務。
在城鎮地籍信息系統中,地籍數據庫的建設是重中之重。建成后的地籍數據庫不僅能夠為地籍管理系統提供數據基礎,幫助土地登記管理部門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還能夠為制定土地相關政策提供依據,為搞好土地統計、登記和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以及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提供基礎資料, 為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加強土地的全面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為建設高效的、科學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充分高效的進行城鎮地籍數據庫的管理及應用是城鎮地籍數據庫建設完成后的一項重要工作。鑒于地籍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城鎮地籍數據庫在今后的管理應用過程中必須保證安全性、現勢性及一致性。
(1)安全性。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土地價值的增幅近年來呈直線上升趨勢,在一線城市則更是寸土寸金,所以土地使用權對于單位和個人而言都是牽涉到自身經濟利益的重要權利。城鎮地籍數據庫建設完成后在管理過程中應嚴格根據業務人員的業務范圍分配相應的訪問權限,業務辦理人員可以通過地籍管理系統分配相應的審批權限,允許他訪問權限范圍以內的數據,而對于非業務人員可以通過發布數據服務的方式提供一般的圖形瀏覽,而對于數據庫的最高管理權限則應該僅控制在管理員范圍內。(2)現勢性。我們不僅需要高質量地建立城鎮地籍數據庫,更需要通過研究來規范城鎮地籍數據庫的更新過程、制訂一整套的更新流程對數據庫進行動態更新,以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信息化測繪手段可以為城鎮地籍數據庫后期的數據管理維護、數據變更、歷史回溯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3)一致性。城鎮地籍數據庫包含了宗地圖形、登記檔案、宗地屬性數據等內容,城鎮地籍數據庫建設完成后三者之間應該始終保持更新的同步一致性,保證“圖、屬、檔”一體化。這就需要城鎮地籍圖形數據庫、地籍登記發證系統和地籍檔案系統之間能夠有機結合,實現信息互通無誤。
地籍數據庫建設完成后日常土地登記發證業務的辦理可以通過圖文一體化的政務系統實現帶圖辦公,在辦理業務的同時部登記發證數據也需要存入城鎮地籍數據庫中,實現圖、屬、檔一體化,滿足地籍管理工作信息化辦公的需求。
綜上所述,地籍數據庫的建設要體現安全性、現勢性、一致性等特點。在地籍數據庫建庫后,如何高效利用及管理它是一個首要問題。建立“圖、屬、檔”一體的地籍數據庫,形成可用于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的數據資源,服務社會,為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時加強地籍數據庫的有效管理可以為使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及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1]羅崇連.地籍測量繪圖與建庫一體化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8(19).
[2]盧天舒.淺談地籍數據庫管理與更新[J].科技創新導報,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