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威,朱賢友,尚志恒
(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三科,河南 開封 475002)
?
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的臨床觀察
吳 威,朱賢友,尚志恒
(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三科,河南 開封 475002)
目的 探討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的臨床療效和毒副反應。方法 入組108例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54例給予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唑來膦酸治療,而對照組54例僅給予唑來膦酸治療比較觀察2組的止痛效果和藥物毒副反應。結果 觀察組疼痛緩解有效率為87.04%,高于對照組的5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藥物毒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唑來膦酸能夠明顯提高對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疼痛的控制和緩解,且并未增加藥物毒副反應。
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復方苦參注射液;唑來膦酸
骨轉移是惡性腫瘤晚期常見并發癥之一,骨轉移發生后根據發生部位可能出現病理性骨折、疼痛、脊髓壓迫、高鈣血癥等[1]。近年來,隨著腫瘤診療技術的進步,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顯延長,這也是骨轉移發生率升高的原因。骨轉移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疼痛,且這類疼痛非常棘手,難以控制,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影響明顯[2]。為控制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減輕因此所帶來的傷害以及生活質量的下降,作者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唑來膦酸的方案用于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的治療,并以單純應用唑來膦酸作為對照,觀察治療的效果和藥物毒副反應。
1.1 一般資料 入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患者108例,惡性腫瘤經病理證實,骨轉移經X線、骨掃描等影像學檢查證實,年齡38~79(51.3±8.6)歲;男76例,女32例;原發腫瘤:乳腺癌35例,肺癌33例,前列腺癌23例,胃癌10例,結腸癌7例;多發骨轉移72例,單發骨轉移36例;KPS評分>6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108例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為2組,每組54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原發腫瘤、常規治療方案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案 108例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患者納入研究后均進行原發腫瘤的化療、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控制癌痛等常規治療。為控制骨轉移性疼痛,觀察組54例患者接受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唑來膦酸治療:唑來膦酸4 mg+質量分數0.9%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超過15 min,復方苦參注射液20 mL+質量分數0.9%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每天1次,每4周為1周期。對照組54例僅給予唑來膦酸治療,用法用量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 疼痛評估:根據VAS評分法將疼痛分為0~10級,其中0為無痛,1~3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10為重度疼痛;疼痛緩解療效評估參考文獻[3]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輕度緩解(MR)、無效(NR),并以CR+PR+MR計算疼痛緩解有效率。毒副反應評估:主要包括血液學改變、胃腸道反應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進行統計學分析,疼痛緩解率、毒副反應發生率等以百分數表示,2組之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疼痛緩解有效率為87.04%,高于對照組的5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毒副反應 2組藥物毒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骨轉移是惡性腫瘤晚期常見并發癥之一,隨著腫瘤診療技術的進步,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顯延長,同時骨轉移發生率也明顯升高。骨轉移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疼痛。目前,對于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常用治療藥物是雙膦酸鹽類藥物,本研究中的唑來膦酸是第3代雙膦酸鹽類藥物,藥理活性強,適應證廣,已證實對骨轉移瘤具有明顯療效,能夠控制骨轉移瘤的進展,緩解骨轉移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5]。復方苦參注射液含有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皂苷等多種抗腫瘤活性成分,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增殖,同時還可以減輕機體對疼痛的反應[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疼痛緩解有效率為87.04%,高于對照組的5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藥物毒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唑來膦酸能夠明顯提高對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疼痛的控制和緩解,且并未增加藥物毒副反應。

表1 2組疼痛緩解情況比較

表2 2組毒副反應比較
[1] 潘耿,謝斌,肖虹,等.帕米膦酸二鈉和帕米膦酸二鈉聯合化療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08,37(2):152-153.
[2] 齊錦宏,李海清,張麗珍.高劑量帕米膦酸二鈉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所致疼痛的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57-58.
[3] 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18.
[4] 宋志雨,馬天江,張耀勇.唑來膦酸聯合放療治療骨轉移瘤的臨床觀察[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28(3):236-238.
[5] 曹桂俠,程朝輝,周冬梅.唑來膦酸與帕米膦酸二鈉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性疼痛比較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3,26(1):59-61.
[6] 李東華,吳國祥,徐懷昌,等.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帕米膦酸二鈉治療骨轉移瘤疼痛的療效[J].西北藥學雜志,2015,30(3):289-292.
[7] 鄯慧良.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GP方案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28(5):419-421.
吳威(1982-),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骨科臨床工作。
10.3969/j.issn.1673-5412.2016.05.019
R730.6;R730.58
B
1673-5412(2016)05-0434-02
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