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警管理改革:規范與探索

編者按:
近年來,隨著社會治安形勢日趨嚴峻,公安機關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任務越來越繁重,輔警力量(警務輔助力量)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但在輔警隊伍不斷擴大的同時,其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也逐漸顯現,甚至在特定事件中屢屢成為輿論的焦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輔警管理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比如:名稱五花八門,制服多種多樣,群眾難以區別辨識;編制性質、建管關系各不相同,管理比較混亂;法律地位不明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沒有權威規定;普遍缺乏系統訓練,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待遇普遍偏低,職業保障缺乏,等等。如何打破“離不了、管不好”的兩難局面,規范輔警隊伍管理,確保這支力量真正發揮作用,成為擺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面前一個“躲不開、繞不過”的現實問題。
近年來,各地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在加強輔警管理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形成了不少較為成熟的管理經驗。公安部有關部門也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取得了充足的第一手材料,并逐步形成了明確的改革思路。
2016年1月11日,《關于規范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工作的意見》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這成為從國家層面推動輔警管理走向規范化、法治化軌道的一個重要標志。
回顧近年來輔警管理改革的歷程,我們發現:規范與探索,無疑是一直高揚的“主旋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