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凌云(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公法研究中心主任)
加強職責規范 關注職業發展
文/余凌云(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公法研究中心主任)

輔警管理改革的關鍵是:規范輔警職責,打通輔警職業發展通道。
《關于規范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工作的意見》是在基于公安機關面臨壓力日趨嚴重但警力不足,輔警隊伍日益龐大但管理不善的現實狀況和“警務大家庭”理念——認為治安問題不是公安一家的問題,應盡可能動員社會廣泛參與的綜合理念下出臺的。從目前的網傳文本看,《意見》對輔警隊伍的進、管、出三個口子都做了全面的規范。特別是在《意見》當中規定“特別優秀的警務輔助人員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應當給予適當照顧”,這就為輔警打通了一條職業發展通道,可以使得輔警有期盼,從而積極地工作,在崗位上創造出優異的成績,并可由此產生示范效應,在社會招募輔警時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客觀上使得在招募輔警隊伍之初就可以擇優錄用。
一方面,《意見》中對輔警招募的具體規定,在法律上保證了每一個公民公平參與輔警招考的機會;而對輔警“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文職輔警“應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和崗位需要的專業資質或專門技能”的規定,可以把好輔警隊伍入口關,把優秀的人才引入輔警隊伍,從而為未來輔警隊伍的高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意見》明確了輔警的職責范圍,比如說具體干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簡而言之就是輔警不是警察,不能行使法律賦予警察的行政執法權力。因此,輔警的規范化是輔警管理當中的核心,從操作層面而言,需要明確輔警的崗位職責,制定相應的規范性操作指南,并加強系統規范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