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路
蘇州輔警管理新探索
文/李路
編者按:
近年來,北京、上海、南京、蘇州、寧波、遼寧朝陽等地相繼出臺了地方性輔警管理辦法,對輔警隊伍的正規化管理進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許多成熟的經驗。這些探索和經驗為制訂全國性的輔警管理辦法(意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2012年7月1日,一部名稱為《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地方政府規章正式在蘇州施行。據悉,此《辦法》是全國首部關于規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的法律文件。《辦法》不僅明確了警務輔助人員在工作中享有的權責和不得從事的事項,而且以法的形式,對警務輔助人員的法律地位、招錄條件和方式、培訓內容、職責權限、權利義務、法律保障、監督管理、經費保障和淘汰機制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應松年表示:“這對我國社會管理創新具有創新和示范意義,既能解決外來人口較多城市和地區的警力不足問題,又能為全國各大城市有效解決公安機關輔助人員隊伍發展的法制滯后問題,提供一個全新模式。”2013年3月,本刊以《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的“蘇州模式”》為題對其予以了全面深入的報道。三年過去了,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已成為現時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在各地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創新不斷涌現的今天,“蘇州模式”是否仍然具有領先水平?它是否又有新的變化?我們把目光再次投向了蘇州公安。

2012年7月1日,江蘇蘇州一部名稱為《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地方政府規章正式施行。該《辦法》是全國首部關于規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的法律文件,它推動了這支與公安執法和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隊伍,走上“依法使用、依法管理”的良性軌道。
警務輔助人員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力量,在不同的地方和崗位,曾經被分別稱為:輔警、協警、協管員、治安員、聯防隊員、文職人員等。據統計,截至目前,江蘇省蘇州市共有3.8萬名警務輔助人員,工作在城市生活的各個角落。
四年來,在這部《辦法》的規范下,蘇州全市警務輔助人員隊伍實現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并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全市公安部門依法使用、科學管理警務輔助人員,將其打造成為蘇州平安建設中一支讓“百姓滿意,政府放心”的有生力量。
而在不知不覺間,這支隊伍的職業前景,也得到了改變。蘇州市公安局最近的一次警務輔助人員招聘,吸引了190人報名,其中最熱門的一個崗位考錄比達到10∶1。從求職者的選擇可以看出,警務輔助人員的職業形象在蘇州已悄然發生變化。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專門駐公安機關的“治安聯防隊員”,這就是警務輔助人員的前身。2004年以來,為緩解警力不足的問題,各地公安機關相應建立起了各種類型的警務輔助人員隊伍。近年來,隨著警務輔助人員隊伍的逐步擴大,如何更好地管理這支隊伍,更大地發揮這支隊伍的作用,成了蘇州警方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2012年,蘇州市公安局經過長達兩年的調研,最終由蘇州市政府通過并以政府令的形式頒布了《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這部從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規范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的地方政府規章,明確了警務輔助人員的定位、權限、用工、招錄、保障等。
辦法將警務輔助人員定位為警察的助手,他們輔助警察執行警務活動的行為屬于公安職能活動的組成部分,因履行警務活動帶來的法律后果,由公安機關承擔。
“我們在立法時劃定了三個層次,希望能夠作出界定。”蘇州市公安局政治部輔助人員管理處處長楊盤生說,“一是警務輔助人員單獨能夠做什么;二是在民警指導或帶領下,警務輔助人員能夠做什么;三是警務輔助人員不能干什么。”
有了立法規范保障,警務輔助人員的作用得到更大發揮。“以前在執勤時,有人故意刁難我們,說我們沒權管他們。當時自己心里也犯嘀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對不對。”蘇州工業園區分局交警大隊警務輔助人員李軍說,“有了法律對警務輔助人員職責的明確規定,上崗執勤時候的底氣更足了。”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蘇州市公安局的3.8萬名警務輔助人員協助破案2.6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近三萬名,調處矛盾糾紛十萬余起。
2015年年底,蘇州市公安局編寫的《公安警務輔助人員實戰技能訓練及應用教程》正式出版發行。
警務輔助人員管理立法后,蘇州市公安局隨之建立培訓基地,啟動了警務輔助人員隊伍的實戰培訓。“根據‘與公安民警同質化訓練’的要求,蘇州市人民警察培訓學校的警務輔助人員訓練教官團隊,圍繞警務輔助人員崗位職責和自身能力素質,設計研發了適應蘇州治安管理需求的實戰訓練教程。”該書編寫組負責人說。
在此基礎上,2016年年初,蘇州市公安局將全年警務輔助人員培訓工作劃分為新招錄培訓、晉升培訓和骨干培訓三大類,并按照警務輔助人員適崗性要求,分別側重社區工作、巡防工作、場所管理工作、交通管理工作等方面內容,使課程內容更貼近實戰需要。
與此同時,蘇州市公安局參照民警崗位績效考核系統建設模式,于2013年開發建立了警務輔助人員績效考核系統,搭建“公共指標”和“自定義指標”兩大構架體系,覆蓋27個警務輔助崗位,實行市局機關、分(縣)局、派出所三級考核管理模式。
在2015年,蘇州警務輔助人員共有4697人次受到了表彰,也有251人次因違規違紀受到問責處罰。賞罰分明,讓隊伍呈現出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2015年9月18日,園區公安分局組織了一次警務輔助人員招錄,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招錄分設了甲、乙、丙以及特勤四類崗位,其中甲類和乙類要求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或專業技術,并要達到一定的學歷水平及工作經歷。
全新的招錄給警務輔助人員以新的定義,也吸引了一批高學歷專業型人才。“我經過申請、備考、初試、復試,終于考取了乙類警務輔助人員中的公安新聞崗位。”園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警務輔助人員孫斐說。新聞專業出身的孫斐原先從事派出所巡防工作,新增加的公安新聞崗位,讓他有了用武之地。
在分層分類管理制度中,警務輔助人員崗位按照崗位技術含量、危險程度、勞動強度等因素分為技術類、文員類、執勤類、特勤類四大類,設立了十級十檔層級,并建立了相對應的工資福利標準和層級補貼,增加了技術類崗位工資和外勤人員崗位補貼、中夜班津貼待遇標準;還規范了職務序列,設立了中隊長、副中隊長、分隊長、組長四類職務,拓寬了警務輔助人員職業發展空間。
“我有了屬于自己的職位和職務,以后干多干少不再一個樣,升職加薪也不再遙不可及,警務輔助工作不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工作,也可以帶來成就感。”蘇州市公安局科信處警務輔助人員小萬說。
2015年9月6日,為解決困難警務輔助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蘇州市公安局和民政局一道,為34名當年參加高考、成功被大專以上院校錄取的困難警務輔助人員子女,每人發放了5000元助學金,為警務輔助人員解決了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