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爾鋒(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安廳廳長)
“防控風險、服務發展”的工作思路
文/許爾鋒(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安廳廳長)

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公安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防控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全區公安機關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自治區關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引領、空間規劃、生態優先、富民共享戰略的總體發展思路,依托公安改革和“四項建設”兩個載體,切實提升公安工作能力水平,全力管控危機風險,高效服務中心大局,為“四個寧夏”建設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穩則興、亂則衰。對寧夏這個地處西北內陸的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來說,維護社會持久安定是最重要的風險防控,也是最大的服務發展。總的看來,當前和今后幾年寧夏治安維穩形勢總體將保持平穩可控,但受國際國內多種復雜因素的綜合影響,政治安全、反恐防恐、經濟民生、社會治安、網絡安全領域還存在諸多風險隱患,如果方向把握不準,工作稍有松懈,社會治安出現局部性、階段性波動的風險還很高。為此,全區公安機關必須充分認識當前公安工作面臨的世情、國情和區情,既堅持風險意識、底線思維,增強“憂患心”;又堅持大局意識、戰略定力,保持“平常心”,更加自覺地把公安工作置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和推動,努力消除可能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妨礙經濟健康發展的不利因素,做到觀念上適應、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牢牢把握維護民族地區社會持久安定的主動權。
維護民族地區持久安定是全區公安機關的頭等大事、首要責任。全區公安機關將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站位依法治區新高度,敏銳感知、有效應對各類復雜敏感問題,堅決維護我區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大局。要時刻繃緊反恐防恐這根弦,按照“快為先、防為重、民為本”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強反恐信息、基礎防控、應急處突機制建設,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群防群治,把住口、守住點、控住面,讓暴恐分子“進不來、待不住、跑不掉”,牢牢守住不發生暴力恐怖案事件這條底線。要準確把握經濟下行壓力下社會矛盾新動向和風險點,圍繞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討薪欠薪、涉眾型經濟犯罪、治安亂點等重點矛盾問題,積極開展矛盾問題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全面排查著力調解糾紛、消除隱患、平息信訪、解決難題,嚴防小矛盾引發大問題、大問題釀成大事端。
群眾看公安,首先看治安,民心也在治安。今年,全區公安機關將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治安突出問題,重點打好“六大戰役”。持續推進“大收戒”戰役,對毒品違法犯罪追著打、攆著打,牢牢牽住毒品問題這個直接影響治安形勢的“牛鼻子”。積極組織“攻命案”戰役,對命案和社會影響較大的嚴重暴力案件,破案率要繼續保持在95%以上。全面實施“破小案”戰役,發起對盜竊、搶劫等侵財類犯罪的凌厲攻勢,堅決把這股勢頭打下去、壓下去。打好“除黑惡”戰役,堅決拔除群眾反映強烈,行業、區域特點突出的黑惡勢力團伙,決不讓其做大成勢、禍害百姓。深入開展“嚴打涉眾型案事件”戰役,嚴防利用網絡借貸平臺集資詐騙等涉眾型犯罪形成社會關注熱點,造成群體性不安全感。大力推進“反詐騙”戰役,有效應對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向我區蔓延擴散、擾民害民的問題,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關切。
新的治安形勢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治理模式。全區公安機關將加快創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對復雜治安局勢的駕馭能力,打造平安建設“升級版”。特別是今年將以“一村一社區一民警”為目標,全力打造城鄉社區防控網,年內專職社區民警占到派出所總警力的35%以上,全面實現社區警務全覆蓋和社區民警專職化,真正讓社區民警撲下身子、扎根社區、貼近群眾,夯實治安防控的根基。
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完善政策、改進方式,努力在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公安機關上取得新突破,更高效、更精準地服務于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在服務創新驅動戰略上,建立行政審批事項定期清理和權力清單制度,再集中簡化清理掉一批審批事項,推出清理“奇葩證明”等13項便民利民措施,試點推行歸口受理,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路、好辦事,進一步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在服務開放引領戰略上,改進安保方式,為中阿博覽會等對外開放大型活動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安保服務,同時,積極向公安部申請在銀川河東機場口岸實施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為我區從開放腹地走向開放前沿創造條件。在服務空間規劃戰略上,主動把公安工作與全區各地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緊密聯系起來。今年重點圍繞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建設,在中衛等地成立旅游公安局,共同治理和服務旅游市場環境。在服務生態優先戰略上,從國家對環境保護的嚴格要求和老百姓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關注出發,與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實施“藍天、綠水、凈土”三項行動,切實加大對污染環境違法犯罪的執法力度。在服務富民共享戰略上,著力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出臺無戶口人員落戶政策,完善對流動人口和無戶口人員的權益保障。著力深化服務型公安窗口單位軟硬件建設,讓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著力為精準脫貧服務,依法穩妥處理因地界劃分、土地流轉等引發的矛盾糾紛,關注農村留守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嚴打坑農害農違法犯罪,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出力添彩。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統籌推進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按照中央要求,2017年要基本完成公安改革各項任務,我區今年將重點推進公安行政管理體制、執法權力運行機制、人民警察管理制度等5類15項改革任務。全區公安機關要切實增強全局意識、機遇意識和問題意識,扎扎實實抓好各項部署要求和改革舉措的推進落實,及早讓改革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和全體公安民警。
在深化公安改革的同時,必須持續用力、穩步推進“四項建設”,在夯實公安工作基礎、提升公安機關履職能力上求突破、謀發展。加強基礎信息化建設。抓住西部云基地落戶我區的有利契機,加快建設應用寧夏公安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等重點信息化項目,最大限度匯集整合內外部信息資源,實現“一次采集、全網通用”的工作格局,促進寧夏公安駛向智慧警務快車道。加強警務實戰化建設。加強實戰指揮體系建設,健全完善警情分類、合成作戰、巡處一體、動態布警等工作機制,構建區、市、縣三級防控圈,力求街面警力再疊加一層、指揮調度再縮短幾秒鐘、警力到達現場再快一分鐘。特別是今年我們將在全區推廣“大部門、大警種”制,繼續推動警力下沉,嚴守機關警力不超過本地總警力10%的紅線,進一步做精機關、做大基層,確保把有限的警力部署在一線、投入到實戰。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推進受立案改革,全面施行案管中心建設和刑事案件“統一審核、統一出口”制度,嚴格執法責任追究,拓展優化網上辦事網絡測評功能等措施,下大力氣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和執法不作為、不勇為、亂作為等執法頑疾,努力讓公安機關執法行為成為看得見、信得過的公平正義。
公安機關是一支紀律部隊,必須始終把紀律放在首位。全區公安機關將按照中央、自治區部署要求,深刻汲取銀川“1·05”公交車縱火案的教訓,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暨作風整頓活動,從“執法理念、風險意識、職業價值、紀律規矩”四個專題入手,著力解決在思想、組織、工作、紀律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以黨風促警風,教育引導廣大民警做合格黨員、合格警察。全面實施素質強警工程,從實戰需求出發,通過開辦“公安大講堂”等多種形式,加大對民警的教育培訓力度,切實提高反恐維穩、依法辦事、信息化應用、輿情引導、群眾工作、自我管控“六個能力”,為更好地履職盡責提供支撐。堅持從嚴治黨從嚴治警,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抓隊伍紀律作風建設的主體責任,力推警務督查、執法巡查常態化,對違法違紀民警設立公開“曝光臺”,探索建立公安機關述紀、述廉、述作風制度,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特別是服務對象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