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劣中藥飲片圖財害命很瘋狂
顏色及性狀不符合標準、水分及總灰分含量不合格、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2016年以來,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后4次公布的中藥飲片等藥品質量抽檢結果顯示,一些中藥飲片的不合格率仍然很高,中藥飲片摻雜、非法染色等違法生產的現象仍然較為突出。
根據《中國藥典》定義,中藥飲片是經過炮制、加工的中藥材,可直接用于煎制湯藥。記者發現,這些被抽檢不合格的中藥飲片均來自直接面對患者的醫藥銷售終端,其中包括一些大型醫藥連鎖銷售公司、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門診部等。
2016年2月以來,福建省食藥監局已先后4次對外通報中藥飲片等藥品質量抽檢公告。該局2016年2月公布的第57期藥品質量公告顯示,2015年第4季度對全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的藥品質量監督抽驗中,共抽檢中藥材及中藥飲片672批樣品,不合格124批次,不合格率為18.45%。多家生產企業不只一批次中藥飲片抽檢不合格——如江西青春康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加工的醋北柴胡、防風、鹽菟絲子;江西樟樹葛玄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加工的小通草、海金沙;隴西縣寶川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加工的金銀花、茯苓在性狀上均不符合標準。
2016年4月,該局公布的第58期藥品質量公告顯示,2016年第1季度抽檢發現不合格中西藥制劑藥品33批次。其中,假冒藥品8批次,均為中藥飲片。
2016年5月,該局公布的第59期藥品質量公告顯示,抽檢共發現7個品種17批次不符合標準規定的中藥飲片。
2016年8月14日,該局公布的第60期藥品質量公告顯示,抽檢共發現21個品種24批次不符合標準規定的藥品,其中22批次不合格藥品為中藥飲片,并存在假藥現象。
國醫堂一名資深中醫談到,中藥飲片作為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用于制劑和中成藥生產,其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中藥處方和制劑的臨床療效與安全。
福建省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目前食藥監部門查處中藥飲片問題主要依據的就是《藥品管理法》,尚無其他針對中藥飲片的具體管理辦法。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缺乏統一、系統、完整的中藥飲片炮制規范和質量控制標準,以及監管不力、地方保護等諸多因素,中藥飲片市場的發展受到了不利的影響。而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某些藥品經營單位從無證經營者、個體戶或集貿市場等非法渠道購進質量差、價格低廉的中藥飲片,使得部分劣質的中藥飲片進入了醫療機構的藥房。這不僅威脅到整個中藥飲片行業,還威脅到了傳統中醫藥的發展和群眾用藥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