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漢西 陳 思
(河南大學文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壓抑下的抗爭,追求中的執(zhí)念
——玉卿嫂內心世界初探
姜漢西 陳 思
(河南大學文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白先勇在他的小說世界的構建中,給予了女性命運極大的關注,尤其體現(xiàn)在他的早期作品中,透露出作者對女性復雜多變的性格特征以及她們對待情愛態(tài)度深深的思索,進而發(fā)現(xiàn)隱藏在人性深處的人內心深處最真實沖動,而此類作品中尤以《玉卿嫂》最為著名,本文意在通過對玉卿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多重解讀,去發(fā)現(xiàn)白先勇筆下女性的心聲,進而從人性角度理解小說內蘊的深厚性。
白先勇;《臺北人》;玉卿嫂;內心世界
玉卿嫂盡管在小說中是以小少爺容容奶媽身份出現(xiàn)的,可原本她原是體面人家的少奶奶,只是丈夫因抽大煙而亡故,家道中落,婆婆又容不下她,只好被迫外出尋找營生,才做了人家的所謂老媽子,喪夫離家。然而盡管如此,我們并沒有在她身上看到常人所應有的悲觀與絕望,從“我”看見她的第一眼時的反應就可以大致了解她的不尋常“一看見矮子舅媽旁邊的玉卿嫂卻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氣,好爽凈,好標致……看上去竟比我們桂林人喊作“天辣椒”如意珠那個戲子還俏幾分”。比“那個戲子還俏幾分”,她的這樣一種美是突出的,于是湖南騾子老曾,廚房里打雜的小王,還有菜園里澆糞的秦麻子等人竟如同蒼蠅見了血一樣的盯著玉卿嫂的一舉一動,并找機會試圖主動接近,但始終保持著距離,終于有一天小王還是沒能夠控制住自己,企圖強行占有玉卿嫂,但沒有成功,玉卿嫂受到了巨大的驚嚇,可是她并沒有聲張,并且要“我”替她保守秘密,不告訴自己的母親,只為了不讓別人講她輕狂。從這里可以看出其實在玉卿嫂骨子里還是有著中國人傳統(tǒng)的隱忍個性,同時她不想借助東家的力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處理這件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光彩的事,也是其獨立意識和自我解救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她不想使自己成為一種別人眼里真正的奴仆,被人看不起,其內心深處仍保持著自我的一份高貴,這一點在小說中的滿叔提親中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滿叔本是一個遠房叔叔,只是仗著“自己有幾十畝田,又有一幢大房子”,就以為可以取得玉卿嫂的芳心,但玉卿嫂還是毅然選擇了拒絕。所以在其內心她并沒有因為奶媽的身份而看低自己,相反在這樣一個身份下,她的自我意識與自尊意識進一步強化,這其實反映的是一種對于現(xiàn)實的背離,對于命運的抗爭,而體現(xiàn)在人物身上則為叛逆。
《玉卿嫂》的主體部分在于描寫發(fā)生在玉卿嫂和慶生之間的愛戀,而這段愛戀很大程度上有其不正常性,細讀文本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兩個人并不是正常的夫妻關系,而是一種近乎寡居養(yǎng)漢的關系,其實慶生也就是胖子大娘口中的野男人,是見不得人的,所以他們幽會的地點都非常的隱蔽,“出左手那條小街就是一撮七拐八彎的小巷子,盡是些小戶人家,一排一排的木板房子住著賣豆?jié){的也有,拖板車的也有,唱蓮花落的瞎婆子,削腳剔指甲的,全擠在那里,”盡管這樣一個地方人員很多,可是慶生由于肺病臥床獨處,而玉卿嫂又經(jīng)常在外做工,雖然他們的生活基本上是處于一種隔絕的狀態(tài),不為外人所熟,這是一重隱蔽,另外他們的這種關系一方面是名義上的姐弟,另一方面卻在做著只有情人和夫妻才能做的事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另一重隱蔽性,雙重的隱蔽性就加劇了兩人關系的不正常化。當然這還僅僅是外在,我們認真看下去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隱藏在這層不正常的關系之下另一層不可思議的地方,那就是在她們所謂愛戀的外衣下,男女雙方之間的錯位,之所以說所謂愛戀,其實意在表明他們兩人之間的情愛關系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單相思的結果。而慶生對于玉卿嫂的感情也具有復雜性,一方面慶生作為一個生了肺病的弱勢群體,他本省的存在就是依賴于玉卿嫂,所以他無法離開她,但同時玉卿嫂對他的照顧猶如母子之間的關愛,所以對于他們這種特殊的關系,他內心里面應該也有一種比較壓抑的成分,只是沒有到了集中爆發(fā)的時機,后來在慶生遇到了金燕飛后,他的這種郁積的情感一下爆發(fā)出來“……我受不了,你放了我吧,玉姐,我實在不能給你什么了啊,我——我已經(jīng)跟別人——”慶生的一席話,擊破了玉卿嫂一直賴以存在的夢,從中也可以看出,玉卿嫂所謂的愛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愿,而且玉卿嫂是作為示愛的主體,強勢至極,在慶生看來,這其實是一種負擔,是一種壓迫,而這種愛情中應有的和諧在小說中完全被結構的地方還體現(xiàn)在兩人在性愛時的對比。
此外玉卿嫂與慶生之間語言的交流與溝通缺乏,又一重異化,整篇小說中慶生對玉卿嫂說的話不過七句。語言的缺失使兩個本來就年齡懸殊的人代際間隔越拉越大,隔膜愈來愈深。盧梭在《論語言的起源》一書中說:言語的最初發(fā)明應歸功于激情而不是需要。激情逼出了第一句話。”①玉卿嫂和慶生的愛情中激情澎湃的只是玉卿嫂,一者相處時都是咬著牙關嘴巴緊閉,沒有交流的可能性更無需交流。慶生的那就是在她們所謂愛戀的外衣下,之所以說所謂愛戀,其實意在表明他們兩人之間的情愛關系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單相思的結果。小說中玉卿嫂與慶生的對話開頭便是一大片關心話語:“慶生,莫怪我講一句多心話,我在你身上用的心血也算夠了,你吃的住的,哪一點我沒替你想到?”這平常的話語,沒有多少豐富的文學色彩和強烈的情感,卻毫無保留地宣泄了玉卿嫂對慶生深深的愛,同時也作出了對慶生占有的宣言,“我也不指望你報答我什么——只要你心里,有我這個人,我死也閉上眼睛了”這簡單的話便是玉卿嫂的愛情誓言,言辭之間流露出無限的深情與迷戀,可是慶生又是怎樣的反應呢?慶生對于玉卿嫂的感情也具有復雜性,一方面慶生作為一個生了肺病的弱勢群體,他需要她,但同時他內心里面還有一種比較壓抑的成分,只是沒有到了集中爆發(fā)的時機,后來在慶生遇到了金燕飛后,他的這種郁積的情感一下爆發(fā)出來“玉姐,你聽著,請你不要這樣好不好,你要是真的疼我的話,你就不要來管我”慶生的一席話,擊破了玉卿嫂一直賴以存在的夢,同時反映出“玉卿嫂所渴望的,是那種母親與孩子融為一體,似乎共享一個心臟的愛,而成年的慶生渴望自由”②。
《玉卿嫂》以“我”的視角演繹了一場關于女性一生的命運的算不上華麗卻有幾分悲戚的演出,關乎愛戀,關乎生活,關乎人生,它指向的不僅僅是女人,更是對生活在世界上的每個人存在意義的一次探討,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是一個哲學的追問。
注釋:
① 讓一雅克·盧梭著,洪濤譯.論語言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4.
② 李學武.海峽兩岸:成長的三個關鍵詞—論蘇童、自先勇小說中的成長主題[J].名作欣賞,2004.103.
本文獲“河南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資助”(項目編號為15CB040)。
姜漢西,男,河南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陳思,女,河南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
I106
A
1672-5832(2016)05-0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