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艷,高 婕,鄭 炎,朱成文
(武漢軍械士官學校,武漢 430075)
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的混合教學模式研究——以《Excel公式與函數》課程為例
蔡小艷,高婕,鄭炎,朱成文
(武漢軍械士官學校,武漢 430075)
針對Excel函數多,學習理解難,學生個體差異等教學現狀,本文構建了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的混合教學模式,課前學生通過網絡平臺的學習手冊和微課視頻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以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情境導入教學,采用任務驅動、互動討論、總結評價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自主學習;混合式學習;Excel
《Excel公式與函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使學生熟練使用Excel公式和函數進行運算,分析匯總各種數據并建立統計圖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在教學中,如何針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探索和構建符合課程特點和教學特點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促進教學改革、提高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1)Excel函數多,學習理解難。Excel的內置函數很多,比如日期和時間函數、統計函數、邏輯函數、查找和引用函數等,函數參數稍有疏忽就出現錯誤,比如相對地址和絕對地址引用錯誤,符號格式錯誤等等,學生學起來有一點難度。
(2)教學方法單一,學習效果不夠好。通常是教師先講授函數功能、格式和用法,然后結合實例演示函數的操作,學生再練習。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沒有充分發揮。
(3)學生個體差異大。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或實踐操作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的差異,而教師要在課堂上既考慮到全體學生的個體差異,又做到所有學生全體發展,使得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這個教學任務非常的艱巨。在學習中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學的快的“吃不飽”,學的慢的跟不上節奏。
(1)自主學習的含義。“自主學習”源于20世紀60年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點的確立,使教學研究重點從研究“教師如何教”轉移到“學生如何學”。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而言的學習,是由學習者的態度、能力和學習策略等因素綜合而成的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是一種“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1]。
(2)混合式學習。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2]。
針對《Excel公式與函數》課程函數多、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個體差異等特點,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本文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網絡平臺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方式,構建了基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制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學生在網絡平臺自主學習、課堂互動學習和總結評價,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導、任務驅動、互動討論、答疑解惑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既可以發揮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又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下面以“Excel函數的使用”為例,簡要說明基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流程。
(1)制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目標時應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習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子目標,根據學生的差異化,提供多種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和學習目標,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例如,制定“Excel函數的使用”學習目標為:知道函數的定義;理解函數的格式、書寫規則;掌握函數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確定學習內容。學習內容應該體現出如何“學”,而不是如何“教”。教師可以將學習內容劃分成若干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里有若干個學習任務。在設計的時候難度不能太大,同時能夠支撐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達到學習目標。例如,通過學習情境引入學生成績表,讓學生計算每門課程的最高分、最低分和不及格人數;計算每位學生的總分、平均分和排名,確定等級。通過計算,讓學生學會max()、min()、countif()、sum()、average()和rank()函數的操作使用。
(3)學生在網絡平臺自主學習。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要具有吸引力,提供學習手冊、微課視頻、課件、習題等教學資源,把學習內容進行有序的排列,便于學生下載學習、討論。學習手冊要給出詳細的學習任務清單,通過調查研究、訪談或研究圖書文獻等方式,結合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學習任務。微課視頻要主題突出、短小精悍、生動形象,采用問題式或任務驅動式方法,精心設計重難點,步步深入,既能體現知識要點,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變被動的接受學習為輕松愉快的自主學習。例如,教師引入學生成績表,采用任務驅動法將計算課程最高分、最低分和不及格人數的相關函數使用制作成微視頻,給學生指明函數的功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并在微視頻結束前布置操作練習,讓學員舉一反三的試著使用函數完成總分、平均分和排名的計算。
在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需求和學習任務,觀看教師上傳的學習手冊、微課視頻、課件等素材并完成教師要求的課前練習任務,為課堂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借助學習交流平臺與教師或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及時討論或反饋,從而完成自主學習任務。
(4)課堂互動學習。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協調好師生和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教師及時掌握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對學生的課前練習進行反饋評價,以預留任務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導入,在課上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然后針對不同的學習需求分層次分小組開展各種協作學習。比如,在網絡互動平臺上,教師發現統計不及格人數和排名的問題相對較多,課上需要重點講解countif()和rank()函數的操作使用,把知識點融入學習情境和任務,由淺入深地講授函數的輸入方式、函數參數的設置、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的區別及應用場合,使學生真正深入理解函數的功能和使用。教學互動環節中,教師將學生分組,各小組按教師的要求完成各門課程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不及格人數及學生排名的統計,并將統計結果的表格進行編輯美化。教師對每組作品進行評分,并選擇優秀作品向學生展示。
(5)總結評價。網絡平臺自主學習和課堂互動學習結束后,教師要及時歸納學習要點,對存在典型問題的作業進行分析,總結思路技巧。課后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評價機制,確定相應的評價內容[3],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新任務,擴展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本文構建了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的混合教學模式,它由制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學生在網絡平臺自主學習、課堂互動學習和總結評價五部分組成,并以“Excel函數的使用”為例,簡要說明了基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流程。這種模式既可以發揮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又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多強調自學意識,注意分層教學,不斷完善和發揮“自主學習”在Excel課程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1]高學金,王普,張會清,方麗英,陳海強.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在研究生課程中的應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04):54-55.
[2]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中國電化教育,2004(03):5-10.
[3]唐英.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職計算機專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5):60-63.
10.16640/j.cnki.37-1222/t.2016.21.122
蔡小艷(1984-),女,湖北京山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