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龍雨
滕州警務云
文/梁龍雨

信息化的強大助力使滕州公安實現了對重大案事件的100%預警,信息化破案占比超過70%
2300萬條社會數據資源,3.7億條數據信息,這是滕州公安當前掌握的大數據;“天網”、警務通、可視化智能指揮系統、信息作戰平臺、“7+N”作戰平臺、中間數據庫……這些是滕州公安依托山東省公安廳和棗莊市公安局的大數據警務云自主研發并投入使用的實戰平臺。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大數據是信息化建設的力量之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臺建設是信息化應用的根本手段。近年來,滕州公安秉持“拓展周邊、合成作戰、智能為要、實戰為先”的總體思路,在公安信息化建設“全省一片云”熱潮的帶動下,不斷強化建設應用,大力營造數據氛圍,成功探索出海量數據“歸集—萃取—應用—碰撞—再應用”這一有效途徑,實現了“數字警務”全面升級。信息化的強大助力,使滕州公安實現了對重大案事件的100%預警,信息化破案占比超過70%,同時更為強化治安防控,將可防性案件發案控制在低位提供了無形警力和高效支撐。
著力提升應急響應水平。在提升指揮調度精準方面,滕州公安依托“一體化作戰平臺”,從全局層面研發部署了具備警力實時跟蹤、警情實時定位、資源自動搜索、熱點區域標注、三維實景展示、治安動態監測、數據抽取比對、全程可視指揮等功能的“可視化智能指揮系統”。在保障扁平指令暢通上,設立所隊勤務指揮室,部署可視化指揮調度平臺,使民警處置現場的語音、位置、動態等一圖展現,最終實現對重大警情和突發案事件的快速反應、合成作戰。
著力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滕州公安以涉眾最廣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為切入,積極爭取市財政投入專項資金4000余萬元,建成了要道全面覆蓋、路況全程可視、交通實時調度、動態查緝布控、違章智能抓拍等多能合一的智能交通指揮系統,并建立了智能交通指揮中心開展調度,使滕州城區公眾出行效率提升30%以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近40%。
滕州公安以“打造信息的集散地、加工廠和輸送站”為目標建設了集信息研判、重點管控、多警聯動于一體的信息中心,研發了信息作戰、派出所綜合工作、移動警務、重點人員異動報警等實戰平臺,通過多警種聯席研判、多軌道聯查聯控、多手段同步上案等一系列配套工作機制,為基層實戰部門提供了高質量的治安形勢、案件線索、涉穩信息等研判信息,為領導決策打擊和防范重點、優化調配警力部署提供了科學的參考和有力的數據支撐,推動了打防控的“精確化制導”。
不僅如此,滕州公安通過信息研判、重點管控等產生的研判指令,第一時間通過移動警務通等智能警務終端向基層一線民警進行推送,并同步落實通過研判指令指揮中心、實戰主體、責任民警“三級同時響應”機制,第一時間落實管控、監控、查證、抓捕等措施,確保指令及時落地,實現了“警力跟著警情走”。
2015年8月26日,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發生了一起扒竊案件,辦案民警第一時間將院內離線視頻監控這唯一線索發布至“聯動平臺”求助。兩日內,面部識別、軌跡刻畫、案件串并、信息研判等在滕州公安的圖偵、刑偵、信息部門和北辛、龍泉派出所“輪番上演”,不到48小時即將嫌疑人張某鎖定并抓獲,帶破案件30余起。
滕州公安按照業務相關、優勢互補的原則建立了圖網中心,集中優勢警力、前沿技術打造偵防一線的科技尖兵。以總投資過億元,集成2000余處全路高清、全城覆蓋的卡口、電警、前端攝像機、人臉抓拍機,且具備動態抓拍、重點布控等能力的視頻全覆蓋“天網工程”為崗哨,以集成人、車、電、網、像、地、物七大要素,具有滕州公安獨特優勢的“7+N圖像作戰平臺”為支撐,常態化開展視頻巡邏、圖像偵查、視頻布控等工作,在充分實現車過留牌、人過留影、物過留形的同時,前置實現了對嫌疑人員、車輛的實時布控,大大提升了圖像作戰效能。僅2015年,即通過“天網”直接破案120余起,助力破案300余起,經布控或軌跡刻畫抓獲各類嫌疑人200余名,攻破命案、大要案“天網”參與率90%以上。
2015年11月8日7時,劉某報警稱其停放于洪緒鎮某處的一輛米黃色面包車被盜。接報后,圖偵民警第一時間啟動“天網”的“神眼”系統開展過車檢索和布控,在海量的圖片庫中進行車輛細部特征快速比對,迅速鎖定該車及正在駕車逃竄的嫌疑人,通過天(網)地(巡)協同,一舉將其抓獲。
滕州公安還以網絡綜合防控平臺為依托,推進網站場所式管理、論壇社區式管理、網民戶籍式管理,全面擠壓通過網絡實施違法犯罪的空間,確保網絡社會平穩有序,并通過在所隊建立網警工作室、完善網警靠案機制等,不斷密切網地協同,加速技術性警種向實戰型警種轉變。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滕州公安注重在夯實基礎信息化建設上下功夫,在數據存儲、運算支撐上,主動對接大數據云計算,圍繞實戰中凸顯的網絡帶寬窄、數據庫容小、數據處理能力低、安全保障體系弱等問題,立足實戰,適度前瞻,重點優化,擴容機柜44套,數據容量提升三倍,配套安全設施全部優化升級,建成服務器虛擬化云平臺和視頻云存儲平臺,成功遷移所有應用系統和前端視頻存儲,極大地增強了數據存儲能力,提升了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時將全市21個派出所及所有駐外單位公安四級網帶寬由百兆升級到千兆,適度預建好適應未來信息化發展的“數據高速”。
在單警實戰智能終端上,滕州公安實行“應配盡配”,智能化執法記錄儀、移動警務通、350M數字對講機,成為單警裝備標配,340兆無線圖傳、無線智能設備控制系統等高端信息化設備也根據實戰需要進行了裝備。
思想決定行動。滕州公安將民警信息化素養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來抓,從局黨委到中層,到普通民警,廣泛運用領導“帶”學、培訓“促”學、考試“逼”學、強制“用”學、激勵“獎”學等多種方式,在全警開展多層面、多樣化的信息化培訓,推動全警觸“網”,不讓一名民警掉隊。在全警營造出濃厚的信息化應用的同時,成功培養了一批骨干,帶出了一批“尖子”,為深度應用和高端建設囤積了大量人才。
這種全警“數據思維”的養成,不單加速了信息化應用進程,更是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深度激發了民警的信息化創新意識,全局各所隊信息化、基礎化實戰小項目、小系統建設層出不窮,社區管理“QSM”系統、“I警務手機端”APP、旅館業遠程管理系統、“滿意通”服務平臺等一系列好用、管用、貼近實戰的信息化系統平臺也多次得到領導和群眾的好評,為全局的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開創了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作者系山東省滕州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