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祥衛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武漢 430063)
?
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三門峽至荊門段內鄉西站站址方案研究
何祥衛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武漢 430063)
三門峽至荊門段鐵路的修建將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路網結構的完善,站址的選擇對當地的資源利用、經濟發展布局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必須選出在經濟、生態、人文等方面均符合當地要求的站址。通過對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線位走向的研究,針對工程地質條件、環境敏感性、線路長度、工程投資、地方經濟發展要求等方面,對內鄉西站站址進行了遠城、近城兩個方案的分析和探討,經綜合比選,推薦內鄉西站站址選擇采用遠城方案。
鐵路線路;站址;方案比選;影響因素
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連接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地區與鄂湘贛等華中地區,是“北煤南運”新的國家戰略運輸通道,是銜接多條煤炭集疏運線路、點網結合、鐵水聯運的大能力、高效煤炭運輸系統和國家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1-4]。
項目地處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過渡地段,起自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浩勒報吉,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7省(區),終至江西省吉安市。三門峽至荊門段位于通道的中段,地處河南省西部,湖北省西北部、中部地區,北起河南省三門峽市,途經三門峽市靈寶市、盧氏縣,洛陽市洛寧縣,南陽市西峽縣、內鄉縣、淅川縣、鄧州市,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樊城區、襄城區、宜城市、南漳縣,荊門市鐘祥市、東寶區,南至湖北省荊門市;與隴海、寧西、焦柳、襄渝、漢丹、長荊等路網干支線相連。
內鄉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屬南陽市,位于南陽盆地西緣,自古譽為“入關通道”、“秦楚要塞”。東接鎮平,南連鄧州,西鄰淅川、西峽,北依嵩縣、南召。地形呈南北條狀,南北長85 km,東西寬54 km,總面積2 465 km2,耕地49 333.3 hm2(74萬畝),總人口70萬。
根據地形條件、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范圍,結合地方政府、股東意見,內鄉西站址研究有遠城、近城兩方案,見圖1,并從線路長度及工程投資方面、工程地質條件方面、環境敏感區影響方面、地方有關部門意見方面進行了分析比較[5,6]。

圖1 內鄉西站址方案示意
1.1 內鄉西站概況
內鄉西站為一般中間站,辦理旅客列車、貨物列車的到發、通過作業。站房位于線路左側,最高聚集人數300人。車站按兩臺夾四線布置,站坪長度2.55 km,到發線有效長為1 700 m。[7,8]本區段(西峽~襄陽)近期客車對數6對,遠期9對;貨流密度:近期下行9 320萬t(其中煤炭8 228萬t),上行1 105萬t;遠期下行12 708萬t(其中煤炭11 360萬t),上行1 535萬t[9]。結合內鄉縣的發展規劃,預測近遠期內鄉西站貨運量分別為130萬t、150萬t,其中煤運通道運量分別為25萬t、35萬t。
1.2 遠城方案
線路自比較起點西峽縣田關鄉石嶺溝水庫附近引出,沿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側向東南行,壓覆兩處具備探礦權的礦產,從其東北側邊緣穿過,至西王營水庫附近后設內鄉西站,折向南至師崗鎮老洼墳水庫附近到達比較終點。內鄉西站距內鄉縣城約9 km。線路長度25.00 km,橋隧總長8.89 km,橋隧比35.6%。
1.3 近城方案
線路自比較起點西峽縣田關鄉石嶺溝水庫附近引出,沿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側向東南行,至內鄉縣趙店鎮黃營村附近進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在黨溝村西南山丘設內鄉西站,折向南至師崗鎮老洼墳水庫附近到達比較終點。內鄉西站距內鄉縣城約7 km。線路長度26.34 km,橋隧總長13.07 km,橋隧比49.62%。
2.1 線路長度及工程投資
針對遠城方案與近城方案就線路長度及工程投資進行比較[1,3,9],其結果如表1所列。

表1 內鄉西站站址方案比較
近城方案較遠城方案線路長度長1.34 km、橋隧總長度長4.173 km,投資增加2.03億元。從線路長度及工程投資方面考慮,遠城方案占優。
2.2 工程地質條件
遠城方案多穿行于低山丘陵區,地質條件相對較復雜;近城方案穿行于低緩崗地間丘陵地段,下伏白堊系紅層,地質條件相對較簡單。兩方案地質條件有一定差異,但均未見控制性不良地質體發育。
2.3 環境敏感區影響
南陽恐龍蛋化石群是目前中國境內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恐龍蛋化石群,同時也是中國發現年代最早的恐龍蛋化石群,時代大約為中生代白堊紀早期,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近城方案穿越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試驗區約7 km,遠城方案完全繞避了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此,遠城方案占優。
2.4 地方有關部門意見
內鄉煤炭儲備基地為河南省4個煤炭儲備基地之一。基于近城方案內鄉西站距離內鄉縣城及規劃的內鄉煤炭儲備基地較近,交通便利,城市配套簡單,河南省、內鄉縣發改委及本線股東之一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來函建議車站靠近城市。但本線屬于煤運通道,僅兼顧少量客運,客運功能相對較弱,站址特別是煤炭儲備基地應遠離城市,有利于城區環境保護,且站址設于城區外側,可為城市未來發展預留擴展空間,并為未來規劃的物流園區提供條件。
經比較分析,遠城方案雖壓覆了2處具備探礦權的礦產資源,地質條件相對復雜,但繞避了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且線路長度短,工程投資省,對城區環境保護及未來發展有利。研究推薦采用遠城方案。
[1]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工程三門峽至荊門段可行性研究[R].武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3.
[2]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蒙西至華中鐵路預可行性研究[R].武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1.
[3] 邊立虎.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選線思路探討[J].鐵道設計標準,2014,58(9):23-27.
[4] 武巍,夏嘉凝,易思蓉.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五里川至鄧州段線路方案研究[J].鐵道設計標準,2013(12):46-49.
[5] 陳文科.鄭州至武漢客運專線線路走向研究、建設方案優化[J].鐵道標準設計,2006(S1):66-69.
[6] 郝瀛.鐵路工程[M].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7]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50091—2006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8] 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鐵路工程技術手冊·站場及樞紐[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GB 50090—2006鐵路線路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Research on Location Schemes for Neixiang West Railway Station on Sanmenxia-Jingmen Section of the Railway from West Inner Mongolia to Central China
HE Xiang-wei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Wuhan 430063, China)
The Sanmenxia-Jingmen railway section is constructed to promot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railway network. The selection of railway station lo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Therefore, such location of the railway station should be selected to be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economical,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oute alignment of the whole railway from the west Inner Mongolia to Central China, this pep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such as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the length of line, engineering investment, the demand of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es up with two alternative schemes (‘far-city’ scheme and near-city scheme) of station location.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two schemes, the ‘far-city’ scheme is recommended for Neixiang West railway station.
Railway route; Railway station; Scheme comparison; Influence factors
2016-08-08;
2016-08-19
何祥衛(1969—),男,高級工程師,E-mail:601510354@qq.com。
1004-2954(2016)11-0027-03
U212.32
A
10.13238/j.issn.1004-2954.2016.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