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生,休學追夢
“練習生”制度,是日韓一種挖掘、培養新藝人的方法,許多韓國知名偶像藝人、組合都是從練習生做起的,國內當紅明星如韓庚、鹿晗、宋茜等,也曾在韓國當練習生。在“男神”“女神”們鍛造經歷的鼓舞下,一些有著明星夢的青少年走上了練習生的道路。
12厘米高跟鞋、藍灰色頭發、桃紅色嘴唇……成都春熙路的一家演藝培訓機構里,6個年輕女孩化著精致的妝容,腳踩“恨天高”,甩動頭發,跟著音樂節奏快速舞動。她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3歲,最大的18歲。當同齡人都在課堂上學習時,她們為自己的人生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休學,追逐心中的明星夢。
在培訓機構當練習生,佼佼者享有學費免單、單獨練習室等特權,而普通學員一年須繳納約20萬元學費。盡管學費高昂,仍不斷有天南地北的青少年休學加入。17歲的陳譽(化名)來自廣東,高三休學。“從小到大,父母覺得我特別不爭氣,什么都做不好。這次我想證明自己。”陳譽說。14歲的趙晨(化名)則說:“我成績不好,你可以說我有點叛逆,但我就是不想讀了,壓力大,沒意思。”
在培訓機構部門負責人趙老師看來,對于走藝術這條路的學生而言,文化知識的儲備能應對日常生活就可以了。“現在努力練習,如果能成功地和韓國演藝公司簽約,未來的生活和職業就有了保障。學業可以暫時放到一邊,成名了以后有的是機會彌補。”當然,學員們的文化課不一定都不好,也有的學員英語特別棒,還參加過中央電視臺的英語比賽。
然而為當明星進行訓練并不比備戰高考輕松。在這里,學員們的日程非常緊張。早上8點30分,起床;上午10點30分到12點,上形體課;下午1點30分到3點15分,上聲樂課;下午3點30分到5點30分,上舞蹈課;晚上7點到10點,上排練課。除此之外,還有演技課、錄音課、韓語課等。晚上放學后,學員們往往會繼續訓練,凌晨1點睡覺是很常見的。
更艱難的是,并非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明星。在韓國本土,800個練習生中只有一個能出道,中國練習生一旦加入競爭,這個比例就更小了。趙晨說:“上周我大哭了一場。我覺得前途特別渺茫,也在思考這么早就放棄學業到底值不值。”



●潘佳玲
不勇敢追,怎能圓夢
很多人覺得當明星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但是沒有努力過怎么知道不行呢?曾在電視節目中看到一個女孩,這個女孩過去是“學渣”,有一天,她說自己想考北大,結果遭到了全班的嘲笑,大家都覺得她是在做夢。為了變成“學霸”考上北大,她瘋狂地學習,最終——還是沒有考上。但她并沒有灰心,在大學里繼續努力,終于如愿以償,成為北大法律系的研究生。
所以,不勇敢追逐夢想,怎么能創造奇跡?
●汪儀姿/趙青清
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這群練習生懷著共同的夢想——當明星,為此,他們付出了休學的代價。也許有人覺得這不可理解,但我認為,人生的道路各不相同,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只不過,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練習生的訓練日程緊張、課程辛苦,在這個幾乎個個孩子都嬌生慣養的時代里,在日復一日艱苦的練習中能夠堅持、學會堅韌也是一種收獲。既然選擇了當練習生,那么,就堅持走下去吧!
●蔣天煜
可以因為喜歡而追逐,不能因為懦弱而放棄
這些練習生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正因為喜愛表演而做出休學這個決定的;但肯定有像趙晨這樣覺得讀書“壓力大,沒意思”,因為討厭上學而做出這個選擇的。
如果是前者,相信他們不會因為訓練過程太艱苦而放棄,多年后也不會后悔自己當初的決定。若是后者,被學習打敗于是放棄,我認為這是懦弱的表現。演藝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學習的壓力就能輕易將你擊倒,你將如何面對娛樂圈的風風雨雨呢?
●梅安峰
“花瓶”明星難立足
歌手李健不僅嗓音優美,創作的歌曲還富有意境,這是因為他有深厚的文化基礎——他畢業于清華大學。很難想象一名當紅歌手有著這么高的學歷。
我很喜歡何炅,也曾經疑惑為什么大家都叫他何老師。后來才知道他曾是大學教師,想必他從容靈動的主持與學養不無關聯。但看娛樂新聞,我們也能看到不少明星,因為缺乏文化知識而寫錯字、說錯話,鬧出笑話。
所以,夢想值得堅持,學業也不能偏廢。“學不可以已”,知識的積累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可以半途而廢。明星并非“花瓶”,只有用知識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走得更遠。
●姚鑫磊/洪可安
用成熟的心智決定未來
實現夢想的途徑有很多,總有一條適合你!這群平均年齡16歲的少男少女,為了實現明星夢甘愿承擔風險休學筑夢,勇氣值得肯定。但實現明星夢就非得如此嗎?難道沒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嗎?我們都知道,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況且,成名之路并不只有這一條,很多人也并不是為了理想,而是盲目跟風去當練習生。
為夢想放棄一些自認為不重要的東西本沒有錯,錯在尚未擁有成熟的心智便魯莽決定。試問,用不成熟的心智做出不成熟的決定,將來真的不會后悔嗎?心中的那個明星夢,我們可以通過更理性的方式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