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悅
在全球化浪潮下,會展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中新興的朝陽產業,面臨著巨大競爭壓力,要想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其根本出路就是提升競爭力。故而會展產業競爭力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亟待研究的重要而現實的課題。鑒于此,本文著力于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深入剖析影響會展產業競爭力的內生——外生因素、基礎——核心——環境因素、決定性因素,繼而在此基礎上構建會展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關系模型。
引言
會展產業作為關聯帶動的朝陽產業,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信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市場空間格局的無限拓展,使得會展產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盡管會展產業類型層出不窮,會展數量規模年年攀升,但相較于國際會展強國仍相距甚遠。這就迫切需要對會展產業進行深入剖析,準確把握會展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以便指引會展產業的競爭實力的提升,進而發展中國特色會展,參與國際化競爭。
一、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簡析
(一)鉆石模型
邁克爾·波特的鉆石模型指出,產業競爭力由四個基本因素——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企業的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及兩個輔助因素——政府與機會共同決定,基礎因素與輔助因素相互關聯、彼此作用。
(二)新鉆石模型
復旦大學芮明杰教授認為,產業競爭力的本源性變量應該是產業知識吸收與創新能力。其對波特的鉆石體系做了一定的修改,提出了發展的波特鉆石模型——新鉆石模型。該模型增加了知識吸收與創新能力這一要素。
二、會展產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及模型
(一)內生——外生因素分析
任何一個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因素都是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會展產業亦不例外,其內因和外因共同決定著會展產業的競爭力,其中,內生因素是關鍵,是會展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外生因素是補充,是會展產業發展的推動力。
1.內生因素。會展產業競爭力的內生影響因素,是會展產業自身所生成的,通過產業內部要素協同作用的影響產業競爭力的內部力量,如產業規模與實力、產業組織結構、產業從業人員素質、產業創新能力等。
2.外生因素。會展產業競爭力的外生影響因素,是從會展產業外部生成的,并融匯到產業內部起作用的影響產業競爭力的外在因素,包括區域發展水平、國際化程度、相關產業鏈、政府相應政策、法律法規完善程度等等。
3.內生外生因素的關系及模型架構。一個國家或地區要提升其會展產業競爭力,必須依賴會展產業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兩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意即會展產業競爭力=會展產業內生影響因素×會展產業外生影響因素。
(二)基礎——核心——環境因素分析
從內外因層次來看,會展產業競爭力所涉及的因素復雜繁多,不可能所有因素都發揮重要作用。基于此,將會展產業競爭力的內外因進一步細分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細分為基礎因素、核心因素和環境因素三個層面。前兩者是由內在因素分化而來,后者是由外在因素總結而來,三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
1.基礎因素。基礎因素是會展產業發展的基本條件,是影響會展產業競爭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設施資源、資金資源、人力資源等。
設施資源包括公共基礎設施和必備專項設施兩部分。公共基礎設施指為居民基本生活提供服務的公共設施如城市道路交通、供水供電設施、通訊設施、服務設施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是會展產業發展的基本前提,如果沒有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提升會展產業競爭力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必備專項設施主要指會展場館的建設。會展場館是會展業的物質承擔者,一切會展經濟活動都依賴會展場館,會展場館設施直接決定了會展的規模與級別,進而影響會展產業競爭力。
資金資源決定著會展產業競爭力的形成,產業競爭力的形成離不開相應的資金供應。尤其是會展密集型產業,沒有充裕的資金支持,其產業規模就不可能擴大,技術水平就不可能改進,競爭力更不可能提升。
人力資源支撐著整個會展產業價值鏈,對會展產業競爭力具有一定的影響。會展活動的組織策劃、執行實施和服務管理等體現著會展活動的水平和質量,所以會展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文化程度直接影響著會展產業的競爭實力。
2.核心因素。核心因素是會展產業發展的內核條件,是影響會展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主要包含企業素質、技術創新、產業集群、產業組織結構等。
會展企業是會展產業的載體,會展產業的競爭力水平與該產業內的企業素質密切相關。會展產業內企業的規模程度、技術創新能力、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等越高,則會展產業的競爭能力也就越強。
技術創新是會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是會展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源泉。技術創新有利于優化會展產業結構,改善管理方式;有利于重組會展產業生產要素,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實現產品差異化,搶占新產品市場等。
會展產業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上中下游配套產業的協調及與會展相關產業的支撐。會展產業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實現產業內高度分工協作,提高產業效率;有利于同業之間加強競爭與合作,激發技術創新;有利于形成經濟規模效應,形成專業化市場。
產業組織結構也影響著會展產業競爭力的形成。會展產業的整體組織狀況、集中規模程度、分工協作水平,均會在一定程度作用于會展產業競爭。經時間的積淀和實踐的證明,會展產業競爭力的提升,需要整合集聚的產業規模效應,更需要協調配套的產業組織結構。
3.環境因素。外部環境因素是會展產業發展的支撐條件,是影響會展產業競爭力的輔助因素。主要包括市場競爭環境、政府政策制度環境。
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市場競爭在產業生產效率的提高、產業要素資源的配置、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產業技術的創新中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會展產業要提升其競爭力,就需要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政府的政策導向關乎整個會展行業生存與發展。會展產業是融合會議、節慶、展覽等多種業態的產業,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導和法律法規的規范。在產業競爭過程中,政府可以維護正當的市場秩序、改善基礎設施;可以投入適當的資金和人才,推動會展產業創新;可以促進合理的兼收并購,調整產業結構;同時,還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服務,引導產業發展方向。
4.基礎——核心——環境因素的關系。基礎因素和核心因素對會展產業競爭力具有直接性影響,其中核心因素起關鍵主導作用,基礎因素起基本輔助作用。環境因素對會展產業競爭力具有間接性影響,并通過直接性影響因素作用于會展產業競爭力。
三、結論與展望
通過系統化層次分析影響會展產業競爭力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會展產業的內因和外因共同決定著產業的競爭力,會展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有賴于會展產業內生——外生兩方面因素的協同作用。二是會展產業競爭力的內外生因素又可進一步具體化,其中內生因素可細分為基礎和核心因素,外生因素可細化為環境因素。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會展產業的發展,影響會展產業發展的因素也在不斷演進和變化。因此需要根據城市會展業發展實際過程進行動態的觀察研究,并適時地做出適應性調整,以為國內各城市的會展業發展提供借鑒和理論指導。同時,文章所提出的影響因素及其關系模型,是否可以真的可以有效指導會展產業競爭力的提高,還需要進一步檢驗。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