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軻
鄉村農耕和旅游業的結合突破了傳統的生產模式,以一種新的互動機制,即“鄉村民宿”日益為目前的市場推崇,并逐漸受到市場認可。本文分析鄉村民宿的價值和發展模式探索,為目前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一些依據和建議。
一、鄉村民宿起源
鄉村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或者閑置的房屋,結合當地文化風情、田園景觀、自然風貌、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
鄉村民宿通常結合周邊資源,打造田園養生、鄉村體驗、民俗風情、文化體驗活動等特色主題,提供鄉村生活體驗、生態觀光及采摘等多項服務。鄉村民宿旅游多為高消費檔,同時還要最大限度的體驗農業,讓身體舒暢也讓心情愉悅,享受漫食、漫游的生活,鄉村民宿旅游是田園之旅、是心靈之旅,遠離塵囂度假之旅。
目前,從我國民宿的區域分布來分析,國內鄉村民宿主要聚集在個別大型城市和旅游城市中,例如北京、麗江、廈門和大理等。
二、鄉村民宿特點及功能
鄉村民宿最大的特點是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圍及主人情懷。鄉村民宿有別于精品度假酒店的特質在于它能讓人們體驗當地的自然風貌、感受當地文化的韻味和風俗風情,并體驗有別于以往的生活,例如民宅、休閑中心、農莊、農舍、牧場等。
鄉村農業體驗是鄉村民宿的主要賣點和特色,集農耕、綠色、生態、觀光、田園、養生等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旅游項目體驗。目前,我國鄉村民宿的體驗分類具有以下幾種
①農業體驗、林業體驗民宿:蔬菜采拾、鮮果采摘…
②牧業體驗、漁業體驗、加工體驗民宿:騎馬、垂釣、野宿…
③工藝體驗民宿:插花、民俗工藝…
④自然體驗民宿:藥草采集、昆蟲標本制作…
⑤民俗體驗民宿:地方祭典、民俗傳說…
⑥運動體驗民宿:滑雪、登山…
⑦藝術體驗型民宿:由經營者帶領游客體驗各項藝術品制作活動,包括雕刻、繪畫、傳統美食、果凍蠟燭、燈籠制作等,游客可親手創造藝術作品,體驗鄉村的傳統藝術文化。
⑧復古經營型民宿:其住宿環境均為古建所整修,或以古建筑的式樣為游客提供深切的懷舊體驗。
⑨賞景度假型民宿:結合自然的景觀或是精心規劃的人工造景,如萬家燈火的夜景、草原花海等。
⑩農村體驗型民宿:傳統的農業鄉村中提供農業生產方面的體驗活動。
三、鄉村民宿的開發思路及遠景策略
(一)生態優先保護
鄉村民宿首先要保護鄉土植物和野生生長環境,保持當地地貌結構,使環境擁有豐富的自我調節生態平衡系統。鄉村民宿可以結合環保教育、生態生物群落觀察,野生動植物研究等。同時以觀賞性強、搭配合理的多樣植物組成富有景觀效果的植被吸引游客的參觀。
(二)產品開發精致
基于對鄉土文化與自然充分理解,導入村生態與文化創意理念,對鄉村資源進行重構與設計,開發精致化的鄉村旅游產品,包括:鄉村文化民宿、鄉村遺產公園、休閑農莊(場)、主題莊園、花海田園、親子樂園、鄉村營地等,在傳統的農家食宿之外,形成豐富的鄉村旅游業態,提供多元化的鄉村旅游體驗。
(三)品牌定位創新
鄉村民宿集群開發模式的過程中,要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充分考慮可行性因素,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獨特性。鄉村民俗旅游營銷以“定位、品牌、產品、渠道、組織”五方面為主體,各地民宿集群開發模式的特(色)、新(奇)、優(質)是其獲得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文化情懷濃郁
文化情懷是鄉村旅游中的靈魂。只有獨特的感情蘊涵和優美的自然資源相結合,才能為游客提供具有人情味的旅游體驗。此外,在鄉村民俗旅游的規劃和策劃中要從當地的文化特色中出發,挖掘文化精髓和內涵,為游人提供獨具魅力的文化旅程。
(五)配套產品豐富
配套產品是指利用當地及周邊自然資源,開展各種主題旅游活動,吸引旅游人口的長期駐留。旅游活動項目的策劃是為鄉村民宿體驗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包括:民宅度假、農舍體驗、牧場酒店、會議中心、民俗購物、小型劇場、特色美食、田園休閑、度假別墅、商務洽談、研究教育中心等。
(六)景觀藝術多樣
堅持傳統文化的前提下,以景觀藝術作為民宿的特色補充,遵循藝術開發與文化相結合的原則,進行低密度的設計和建設。將自然,山水,文化,環境,建筑以及歷史等元素以景觀藝術的方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四、結語
鄉村民宿作為市場的耀眼的新星,成為了鄉村旅游的風向標,更是肩負著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大使命。鄉村民宿形態的發展,讓“獨具特色的中國鄉村度假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義和貢獻。
(作者單位:1.北京城市建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北京城建院土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