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英慧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本文簡要介紹了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內容,分析了其對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農村生產現代化、生活富裕化、環境生態化及個體文明化的轉型過程。從農民安居及環境整治方面著手,全面改善農村環境,整合各類資源,形成特色鄉村文化,改善農村居民生活品質,提高整體生活質量,增強幸福感,構建和諧鄉村文化。
一、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內容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這需要政府出面,相關職能部門盡心盡力,以科學合理的規劃為準則,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保障,真正為百姓謀福。
(一)改善基礎設施
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完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對村莊的危房舊房進行重新修建。對整個村莊的住房進行統一規劃布局。不斷完善村中的交通、供水、供電、通訊、網絡等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使農村人能過上方便舒適的生活。通過統一的規劃,打造一個設施完善、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新農村,讓農民以嶄新的精神面貌,過上企盼已久的社會主義新生活。
(二)維護日常生活環境
美麗鄉村建設使得基礎設施得以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得以提高,但隨之而來的后續問題需要跟進。從治臟、治差、治亂著手,重視村容村貌的改觀,逐步改善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全面解決生活垃圾、廢氺、污染等問題的處理,完善覆蓋全村的衛生服務體系。生活垃圾需要有合理的處理回收,設置垃圾中轉站,每家每戶有固定的垃圾桶,村里有垃圾收集站,最后能將回收的垃圾送達固定的垃圾處理場,確保鄉村環境衛生。對于生活污水有完善的排污系統,對農村的簡易茅廁進行整改,修建配套的公共廁所。對于廣告路牌實行統一管理,嚴禁亂涂亂畫。
(三)培育鄉村文化
為了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構建和諧社會,形成鄉村文明新風尚,在充分保護古村落、古建筑、古樹民木和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定期開展群眾生活訪談活動,了解大家對于新農村生活的評議與建議,引導農民改變舊觀念,追求科學、健康、文明的現代新生活。利用通俗易懂的繪畫,簡單的語言文字制作宣傳口號、標語,讓農民感受到新農村生活的新氣象。
(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
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已經成為整個社會對農產品的最大熱捧。各種采摘園、農家樂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因此,應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資源、田園風光、鄉村文化,發展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將傳統的農耕生活逐漸引向具有較高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創收就業、增加收入的鄉村旅游業方向發展,打造新型的農家樂、漁家樂、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等生態旅游業,歡迎四面八方游客,共同體驗新農村生活。
二、美麗鄉村建設對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重要作用
美麗鄉村建設提高了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對老年人的健康長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基礎設施改善,為老年人強身健體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新農村建設前,農村老年人的消遣方式則是做點農活、家務,聊聊家常等。新農村的建設,各項體育設施的安放,文化廣場的建立,更多的老年人思想開始轉變,一起聊天、結伴游玩,開始通過散步、打太極拳、廣場舞等休閑方式鍛煉身體,共享新的生活方式。
(二)農村自然環境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在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中,老年人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競爭的節奏、頻率、緊張度、作息時間與活動空間,老年人越來越不適應污染的環境,在農村,鄉村生活節奏慢,車少、人少、樹多,空氣質量好,噪音少,睡覺受外界干擾小,生活悠閑,睡眠質量高,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三)鄉村文化傳播,有利于增強老年人精神滿足感
老年人平時在家干點農活,做做家務,閑時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聊家常。美麗鄉村建設,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強身健體的設施設備,他們開始融入這種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鮮的信息和生活方式。他們每天早上起來,散散步,做做健身操,在體育健身器材的輔助下鍛煉身體;中午曬曬太陽、在老年活動中心打打牌、下下棋;到了晚上一起跳廣場舞。漸漸地帶動身邊絕大多數老年人愿意或主動加入其中,共享新的生活方式。美麗鄉村建設關注老年人晚年生活,建有老人專有活動中心。老年文化中心開設各種老年特長班,讓有特長的老年人發揮一技之長、繼續發揮余熱,將當地的一些民俗文化,傳統技藝傳授給年輕一輩,不僅可以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而且可以增強老年人的精神滿足感,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充實。讓其他老人也能在晚年充分挖掘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活得有滋味、活得有價值。
(四)原生態食品,增強老年人體制
在農村,吃的是原生態食品,喝的是純天然泉水,吃得干凈,喝得放心,不用擔心食品污染問題;在農村,可以力所能及的自己種菜、養雞、養鴨、種水果等,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親近自然、節約生活成本,而且還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五)鄉村旅游,為城市老年人提供了一個休閑養老的場所
現代人非常注重養生保健,尤其是城市老年人,在養老保障體制的完善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在逐步提升,自身知識和思想觀念逐步改變。城市的喧囂和環境的污染,讓城市老年人想要尋找一處能休養生息的去處,近郊的鄉村為其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場所。美麗鄉村建設,使得農村已經擁有便利的生活設施,同時少去城市的嘈雜,擁有良好的環境,將休閑和養老相結合,為城市老人帶來了較大的福利享受。城市老年人急需親近大自然,回歸田園,找一個環境優良、空氣清新、生活舒適的地方養老,享受晚年生活。
三、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
美麗鄉村建設在建設試點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會出現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與村民之間的溝通不到位,急功近利,重視眼前利益,缺少長遠規劃等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
(一)政府監督,合理規劃
美麗鄉村建設政策性較強,涉及到的工作面廣,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明確工作職責,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相互監督,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落實到具體的工作,應該提前做好規劃,科學建設。針對農村不同區域發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提出合理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方案,多角度、多方面考慮問題,為民造福。
(二)因地制宜,建設與保護并存
鄉村的自然環境、植被作物、生產方式、風俗習慣、民居建筑等均是鄉村的傳統資源。正是這些傳統資源的存在,才使得鄉村具備了區別于城市的形態和文化,擁有了自身獨立的價值。因此,美麗鄉村建設應該遵從保護傳統資源,留存祖先的成果、服務于當下、造福于后代。因此,為了保護鄉村傳統資源,必須審慎、科學,根據農村地區所處地理位置、發展水平及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合理建設。對于富有傳統文化的地區,因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古樸的民風民俗本身極具特色,在建設中應做到保留其特色,綜合考慮當地實際,堅持以人為本,在保護和傳承文化的同時,堅持走多樣化的道路,實現鄉村文化穩固而廣泛的傳播。
(三)循序漸進,整體推進
美麗鄉村建設旨在提高當地人們的生活文化水平,推進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在發展傳統農業生產的同時,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發展農村服務業,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在獲得經濟利益、改善民生的過程中,重視環境的保護,加強新農村管理,推進農村社會穩步、可持續發展。
總之,美麗鄉村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當地村民,提高整個村民的生活質量。優質的環境、便利的生活、休閑的生活方式對于老年人的健康長壽起著重要的作用。美麗鄉村建設是長遠發展之計,政府要聆聽民聲,關注民生,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力量應大力配合,農民自身應該以主人翁的身份努力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共同推進鄉村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