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鵬+張晶
經過革命洗滌后,再加上紅色革命光輝事跡的熏陶,山東半島已從一個普通的地名上升為一個承載了革命精神的勝地,并由此而誕生的主題旅游活動的目的是組織旅游者對歷史事跡、歷史人物的緬懷,并以此達到了革命傳統的繼承與發揚。大力推廣以“紅色旅游”為主題的旅游活動既可推進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對于促進地方旅游業的繁榮、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山東半島地區紅色旅游線路開發滯后,其重要作用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山東半島紅色旅游線路的開發研究對山東半島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山東半島紅色旅游資源評價及開發意義
(一)山東半島紅色旅游資源評價
山東半島作為革命勝地,大力推廣紅色旅游主題活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獲取相關旅游資源:紀念館、遺址紀念地、文學館、戰爭故事。它具有以下特點
1.資源豐富、開發價值大。山東半島地區是老革命根據地,有著豐富的革命遺址遺存和文學故事資料,資源的開發具有先天的優勢。紅色資源廣泛分布在膠東半島的平度、萊州、海陽、招遠、棲霞、萊陽、文登、乳山等地區,以上這些區域在過去為山東敵后武裝斗爭做出過突出貢獻,現如今為濱海地區的旅游業的發展發揮出來巨大的促進作用。反映膠東革命故事的“紅色經典”系列文藝作品—著名作家馮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也誕生于此。另外,當前很多旅游者對傳統的觀光度假產品已慢慢失去了新鮮感,紅色旅游滿足了旅游者既能感受愛國主義教育又能放松、休閑的雙重需要。在國家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的背景下,紅色旅游景區具有很好地市場需求,開發價值大。
2.資源分布相對集中,旅游線路開發可行性大。山東半島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大都集中分布在煙威地區。如地處煙臺地區的海陽地雷戰景區、棲霞英靈山烈士陵園、牟平雷神廟戰斗遺址紀念地、牟平楊子龍烈士紀念館、地處威海地區的劉公島景區、文登天福山戰役紀念館、乳山馮德英文學館、乳山馬石山烈士陵園、乳山膠東育兒所紀念館及舊址等。本地區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及國道,省道相連,可進入性較強,旅游線路的可開發性較強。
(二)山東半島紅色旅游資源及旅游線路的開發意義
山東半島發展紅色旅游對于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既是一項經濟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對紅色旅游資源及旅游線路的開發利用,不僅有利于完善既有的旅游資源格局,保護和傳承紅色文化,而且對于推動山東半島乃至整個山東旅游業的發展,服務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順應我國旅游業發展趨勢。《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的下發實施是全國各地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的開始。相對于傳統旅游,紅色旅游得到了各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社會團體、民間組織積極參與,紅色旅游得到了穩步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效益。2011年初,《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下發,紅色旅游發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加快山東半島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是大勢所趨。
2.有利于山東半島地區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與傳承。為保護與傳承山東半島地區的旅游資源,一方面要不斷豐富紅色旅游線路,另一方面要合理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如此才能保護地方紅色文化,并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首先,通過參加紅色旅游,既可以觀光游覽、放松身心,又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政治素養。通過發展紅色旅游,深入挖掘革命精神內涵,弘揚民族精神,可以使人們進一步了解革命歷史,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有效途徑。其次,合理的開發利用會帶來相應的旅游收入,也為更好地保護和開發紅色旅游資源提供了資金保障。再次,景區的形成為熱愛紅色文化的游客提供了一個重溫革命歷程、抒發愛國情懷的平臺,為紅色文化的傳播、弘揚提供了方便。
3.有利于豐富山東旅游體系,帶動山東半島旅游業的全面快速發展。對紅色旅游資源及旅游線路的開發利用,是對“好客山東”品牌體系的有益補充,可以進一步提高山東旅游的知名度,完善山東旅游格局,開拓山東旅游業發展的新局面。同時,紅色旅游線路的開發對于豐富山東半島旅游線路體系,促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戰略的實施,推動山東半島經濟的發展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二、山東半島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及旅游線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紅色旅游發展的重視,各級政府、相關企業加大了旅游開發力度,修繕了部分旅游設施,加大了旅游宣傳,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紅色旅游景區。但總體看來,半島地區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還不夠完善,在開發設計、建設、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層次低,規模小,規劃不夠合理
除威海劉公島景區和煙臺海陽地雷戰景區外,大多數景區規模較小,知名度不高,甚至有的景區僅僅是一座空山,游客的旅游初衷得不到滿足。另外,各紅色旅游區“各顧各家”,缺少統籌規劃以致景區雷同嚴重,缺乏實景地厚重的歷史感和獨特性。
(二)內涵挖掘不足
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核心在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深入挖掘紅色旅游思想文化內涵,實現紅色文化傳播與旅游經濟繁榮的和諧統一。但目前對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大多數尚停留在淺層次階段,如對原有遺址、紀念館的簡單修繕、與紅色文化不相關的設施的增加等,紅色氛圍不濃,無法滿足游客對紅色內涵的追求,極大的降低了景點的吸引力和重游率。
(三)配套設施不健全,宣傳力度不夠
由于自然原因和歷史因素,紅色旅游資源多分布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山區與農村,特別是部分革命老區,由于地方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健全,旅游接待設施如旅行社、旅游賓館、飯店少,檔次低,造成了景區的可進入性不強。另外,山東半島地區長期以來都是將以“黃金海岸”為主題的藍色旅游線路作為核心宣傳口號,紅色旅游宣傳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
(四)缺乏專業的紅色旅游從業人員
多數紅色旅游景區的導游及相關旅游從業人員對革命歷史了解不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僅限于表面的文字階段,無法做好紅色景區的講解工作,不能滿足游客對紅色內涵的求知欲,影響了游客的旅游興趣。另外,部分景區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工作人員少,服務不到位,影響了游客對景區的評價。
(五)紅色旅游線路不夠成熟
半島地區紅色旅游景點雖多,但大多數景點較小且內容單一,無法形成大型的綜合性旅游區,更重要的是缺乏成熟的旅游線路將這些零散的景區連接起來。山東的紅色旅游總體布局為“一個核心、四個區域、一條主線、七條精品線路”。其中,“沂蒙山紅色旅游區”和“魯西南紅色旅游區”及相配套的兩條紅色精品旅游線已相對成熟,但是,膠東紅色旅游線知名度不夠,線路安排不盡合理。
三、山東半島紅色旅游資源及旅游線路開發的對策
針對山東半島紅色旅游資源及旅游線路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大開發力度,加速資源優勢轉化
(一)樹立“大旅游”意識,科學規劃,實現區域聯合開發
鑒于山東半島紅色旅游資源景區相對分散,小且不強的現實情況,亟需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科學規劃。在旅游路線的組合、旅游品牌的樹立、旅游產品的開發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聯合開發、聯合推銷,聯合服務,突出整體形象,發揮整體優勢,增強競爭力。
(二)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豐富紅色旅游內容
山東半島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雖然在自然景觀方面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但卻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文化積淀。要通過深入考察,挖掘并精心打造一批富含革命傳統文化內涵而又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文藝精品,吸引人們參與紅色旅游活動,并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提高個人素養的基礎上實現對當地旅游業發展的推動作用。要收集、整理好有關膠東老革命根據地的戰爭過程、英雄人物和優秀文化作品,形成體系,全面地向游客展示,真正喚起人們的愛國情操和革命精神。同時,可以開展“唱紅軍歌、吃紅軍飯、走紅軍路”等參與性活動以吸引游客親身體味紅色文化,增強景點的參與性。充分利用現有村落民宅,建設富有紅色元素的農家小院,餐飲、住宿接待設施,開發具有紅色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小商品以滿足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的旅游需求。
(三)優化旅游線路
一方面,結合各景區發展規劃,盡快完善“紅色旅游”為主題的旅游線路,特別是膠東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濟南—淄博—濰坊—平度—萊州—招遠—棲霞—萊陽—海陽—青島—大連—威?!獦s成—文登—乳山—煙臺”。另一方面,注重紅色旅游與其他形式旅游線路的整合,實現“紅色旅游”與“藍色旅游”、“宗教旅游”、“民俗旅游”等旅游線路的有機結合,從整體上進行開發、宣傳,實現共贏。
(四)加強宣傳,開拓市場
盡管近年來紅色旅游宣傳力度不斷加大,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明顯滯后于傳統旅游業,應進一步加大紅色旅游宣傳力度,尤其是海外推廣。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相關企業、景區要加強合作、聯合宣傳,以毛澤東同志誕辰123周年、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等重大紀念活動為契機,精心籌劃旅游宣傳,開展有社會影響力的旅游活動。通過電視、雜志、戶外廣告、網絡、新聞媒體等大力宣傳推廣紅色旅游,形成品牌,擴大知名度。
(五)加強培訓,提高紅色旅游從業人員素質
紅色旅游景區的聲譽和影響力與紅色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息息相關,因此要對包括講解員在內的紅色旅游從業人員進行素質培養。旅行社和旅游景區應加強對管理人員、導游員和講解員的專門培訓,同時,紅色旅游景區的從業人員也要主動學習黨史、革命歷史知識,準確把握歷史事件的真實內容和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跡、高尚情操,提高導游講解的生動性、真實性、權威性,杜絕封建迷信和虛構杜撰,防止歪曲歷史和低俗惡搞,以提高景區的整體服務水平。
總之,新形勢下,山東半島作為我國紅色旅游勝地,在大力發展旅游事業的過程中,要在充分尊重客觀史實的前提下,全方位開發利用當地資源和革命歷史資源,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充分掌握市場行情,了解市場需求,深度挖掘資源潛力,最大力度將山東半島的紅色旅游事業做大做強,為山東旅游業及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作者單位: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