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湘
隨著貴廣和滬昆兩條高鐵的陸續開通,貴陽已經成為西南高鐵中心,旅游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契機。充分利用交通、氣候、生態等多重優勢,構筑全域旅游環境,從而真正實現貴陽旅游發展的轉型升級。
引言
作為三線城市的貴陽,地處山地丘陵之間,享有“森林之城”和“避暑之都”的美譽,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觀,又因其獨特的氣候,被稱為“爽爽的貴陽”,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旅游發展前景也十分廣闊。但是高速鐵路的發展一直落后于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長期以來運能與運量均處于比較低的水平,這嚴重影響了貴陽城市發展的步伐,也影響了貴陽旅游的發展。但是,隨著貴廣高鐵和滬昆高鐵貴陽段的陸續開通運營,貴陽已經成為大西南地區的高鐵中心,在全國的高速鐵路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時速達到300公里左右的高速鐵路,與陸路其它交通運輸方式比較的話,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速、準點準時、乘坐舒適程度高等優勢,它的建設和開通對于區域旅游和沿高速鐵路線旅游的發展將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旅游交通的便捷,運輸速度的加快,使得人們在心理上感覺行程在縮短,這就擴大了人們的出游半徑,提升了人們出游的意愿,改變了人們出游的方式,也使人們的旅游動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都將給高速鐵路沿線旅游和高鐵中心目的地旅游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作為西南高鐵中心的貴陽,其旅游業的發展,尤其是旅游發展的轉型升級面臨著巨大的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來有的挑戰。
一、貴陽旅游發展的現狀
貴陽旅游資源豐富,對旅游發展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拓展旅游市場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借助貴廣高鐵、滬昆高鐵貴陽段的開通,貴陽與省外多個城市、知名的旅游集團簽訂了《旅游發展框架合作協議》;建立了政府、旅行商、航空公司相互聯動的境外旅游促銷機制;組織參加各種國內旅游節會。通過一系列的營銷活動,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8477.8萬人次,同比增長17.1%,旅游總收入1040.53億元,同比增長19%;住宿業營業額52.19億元,增速15.4%(其中限額以上營業額20.3億元,增速7.2%;限額以下營業額31.9億元,增速21.2%),相比2014年13%的增速提高2.4個百分點。貴陽旅游發展的整體趨勢十分喜人。
二、貴陽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以來,貴陽旅游業發展十分迅速,其已經成為城市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發展引擎,但是在新的經濟常態下,目前也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形勢,發展的模式和手段均有一些問題。
(一)旅游收入結構單一,門票經濟問題依然突出
貴陽市目前主要的旅游景區如開陽南江大峽谷、天河潭、修文桃源河景區等重點景區,其主要的收入依然依靠的是出售景區門票而獲得的收入,正是因為依靠的是門票經濟,不注重旅游產業素質的提升和綜合性收入所帶來的巨大社會、經濟效益,從而導致多樣性的游客消費不足,發展的模式單一。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貴陽旅游產業程度不高,旅游產業企業的規模小,難以適應未來旅游發展的趨勢。
(二)旅游產業結構鏈條短,產品開發創新滯后
目前,貴陽旅游產業的鏈條雖然已經基本形成了旅游六要素的體系,但是旅游行業企業往往都是單打獨斗,沒有形成規模效應,旅游產品的開發創新能力較弱,難以在旅游各個環節實現有效的突破,與外地旅游集團和周邊旅游城市相比,競爭力明顯偏弱。
(三)城市旅游大環境較差,游客旅游體驗效果弱
貴陽作為三線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和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但是由于最近五年,貴陽城區和周邊道路在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城區道路交通、空氣污染指數以及流動人口問題,導致到達貴陽的旅游者旅游體驗效果不好,形成臟、亂、差的負面印象,這給貴陽旅游發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
(四)游客人均消費水平偏低,旅游定位需要提升
據統計,2015年到貴陽旅游的過夜游客人均消費僅為622.3元,而在臨近的昆明市,過夜游客的人均消費就達到了799.36元/天,很明顯,貴陽旅游的游客人均消費水平偏低,旅游消費定位偏低,這也直接反映出貴陽旅游的整體水平依然偏低,消費結構需要進一步升級換代。
(五)旅游服務水平需要提升,旅游人才相對缺乏
隨著貴廣高鐵和滬昆高鐵長貴段的開通,貴陽旅游人數出現快速的增長,大批外省游客涌入,使得旅游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旅游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陡增,服務水平不升反降,發生了多起影響旅游行業的重大服務質量事故,再加上旅游行業投資增加,人才需求旺盛,行業企業難以招到合適的旅游人才。
三、貴陽旅游發展轉型升級的思路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發展的新常態,經濟結構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旅游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轉型升級也是勢在必行。而貴陽隨著高鐵通向周邊省份省會城市3小時經濟圈的逐步形成,其作為祖國西南高鐵中心的地位已經無可撼動,省內經濟龍頭作用將愈加明顯,在全省實現同步小康的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榜樣效應。旅游本身作為關聯帶動性極強的行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貴陽旅游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就成為了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筆者就自己的研究和見解,提出貴陽旅游發展轉型升級的思路如下:
(一)打造貴陽全域旅游發展新體系
全域旅游目前是國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提出的未來旅游發展的新方向,那么,全域旅游到底是什么樣的概念呢?旅游業本身是綜合性的經濟產業,涉及到其他各行各業。 全域旅游就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把旅游業作為優勢發展產業,通過對區域內各類經濟社會資源如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明顯的升級和區域資源有機整合、各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充分發揮旅游業的關聯帶動功能,從而實現以區域內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模式。打造貴陽全域旅游也就是要真正整合全市的各類經濟社會資源,形成統一的發展合力,以旅游業發展作為龍頭,帶動各行各業的競速提升。而全市人民也要形成大旅游概念,全方面、全角度、全覆蓋的體現貴陽人民的熱情、好客和包容,提升來筑游客的旅游體驗。
(二)建設貴陽智慧旅游發展新模式
智慧旅游的建設仍然要著眼于來筑旅游者的落地服務,從體驗的角度真正為旅游者游覽提供最大的便捷度和最好的體驗度。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是提升旅游便利程度的有效途徑,是適應未來旅游散客化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這要求首先要建設本土特色的旅游電商平臺,貴陽建設了“爽游在線”,其一方面作為OTA落地服務提供商,可通過OTA攫取較大的客源市場,為游客提供完善的落地服務;另一方面,“爽游在線”作為貴州最大的專業旅游電商平臺,可以利用大數據的分析技術,最大程度的實現資源的整合和服務的病例。其次要加強與OTA企業的合作;OTA企業不能單獨的將其看做一個分銷平臺,它實際上也是一個旅游營銷綜合體。根據貴陽作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的這一實際情況,要以貴陽為中心,輻射全省的各類旅游產品在各大OTA企業整合上線。同時可運用“旅游營銷事件差異化”的手段,協調各旅游企業拿出較大幅度的優惠,在OTA全線進行“貴陽旅游季”的推廣活動。最后要注重智慧旅游產業鏈的打造。智慧旅游產業鏈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由政府牽頭,積極與IT制造業、金融業、服務業進行對接。整合旅游鏈條上的相關產業,借貴陽打造大數據產業的東風,招商引資,進而帶動智慧旅游產業整體的發展。
(三)創新貴陽旅游產品設計新亮點
貴陽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擁有2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在部分村寨保持得十分完好,各種民族節日活動眾多,素有“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之稱。而且,近幾年,貴陽市連續舉辦了“貴陽生態文明國際論壇”、“大數據博覽會”、“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等在國內外、省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活動,大大豐富了貴陽旅游產品設計的潛在資源,因此貴陽作為具有顯著資源特色的內陸城市,完全可以繼續借助貴陽生態文明國際論壇、貴州酒博會等系列活動,在營造貴陽城市知名度的同時,開發設計適合國內外參會者的旅游新產品,實現旅游產品開發的特色化、系列化、規范化和高級化。
(四)推廣貴陽旅游高端定位新形象
貴陽在客源市場的絕大部分游客腦海中依然是那個深居大山深處的城市,城市旅游形象難以與諸多國內相似城市比肩。因此要充分利用貴陽民俗資源和得天獨厚的氣候、山水等旅游資源,大力培育地方特色鮮明、組合有序的系列化旅游主題精品。要圍繞生態、山地、訪古、休閑、文化等特殊資源,突出“度假、娛樂、親子、休閑、健身”主題,完善提升貴陽市“爽爽的貴陽·中國避暑之都”、“生態旅游”等特色形象定位,形成以“氣候——避暑——產業”旅游為骨干,大力推廣世界宜居城市和旅游度假名城的高端城市新形象。這是貴陽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和努力方向。
(五)提升貴陽旅游消費水平新層次
旅游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具有強大的帶動產業發展和輻射作用,旅游市場的繁榮,將有力促進文化、金融、商業等其他綠色產業發展,貴陽要構筑旅游產業的全鏈條,升級旅游接待的吃住行游購娛各個環節,著力提升游客的消費層次,使之邁上一個新臺階,這樣,旅游業與其他各產業、城鄉環境以及各類經濟社會資源融合發展會繼續加快,混合經濟業態將得到發展,游客消費水平將會明顯提升。
四、結語
貴陽目前即將坐擁祖國西南高鐵中心的寶座,由此所帶來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也將噴涌而至,同時貴陽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這些都倒逼貴陽旅游需要進行轉型升級,真正成為國際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作者單位:貴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