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蘭+陳海童+李敏
浙江省海洋資源豐富,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發展海洋旅游優勢明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從市場需求出發,正確認識浙江省海洋旅游在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吸收國內外海洋旅游地的成功經驗,加大對海洋旅游產品的開發力度并形成品牌產業鏈,通過區域合作實現強強聯合,加強法治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21世紀議程》的生效,海洋的戰略地位日漸突出;本世紀全球化進程加快,海洋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成為萬億產業。海洋旅游是海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以海洋為依托滿足人們的精神和物質需求為目的而進行的海洋游覽、娛樂和度假等活動產生的現象和關系的總和。如今全世界40大知名旅游目的地中有37個是沿海國家或地區。
“一帶一路”是在我國發展新常態下推出的統籌內外、兼顧現實與未來,全面布局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大戰略,浙江省處于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點上,《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這些利好將進一步推動浙江海洋旅游的發展。
一、海洋旅游與“一帶一路”戰略的關系解讀
“一帶一路”戰略將為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國際產能合作、貿易投資、海洋經濟和海洋旅游等帶來發展機遇。據國家旅游局報告,“一帶一路”將會持續吸引沿線國家的游客來中國旅游。《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中提出“加強旅游合作,擴大旅游規模,互辦旅游推廣周、宣傳月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提高沿線各國游客簽證便利化水平。”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打造特色海洋旅游產品,通過絲綢之路的影響力推動海洋旅游的發展,同時也利用海洋旅游宣傳“絲路”文化。
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浙江省海洋旅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浙江省發展海洋旅游的優勢與機遇
浙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海洋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為開發發展有特色多層次的海洋旅游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浙江省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對外開放的程度高,省委省政府積極扶持海洋產業的發展,大規模的招商引資為海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支撐,旅游產業發展基礎較好。
根據筆者調查顯示,濱海旅游成為最受歡迎的休閑度假方式之一,探險競技類的海洋旅游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浙江省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愿景與行動》中提出的“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等海域建設,加強寧波-舟山等城市港口建設”,為浙江海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后盾。
(二)浙江省發展海洋旅游的弱點與挑戰
浙江省海洋旅游發展首先要面對來自內部的問題。海洋旅游產業開發程度較低,仍多為傳統的“3S”型產品,缺乏特色,參與性活動的開發度不高,缺少精品。浙江省地處東亞季風氣候,冷暖變化差異大,海洋旅游季節性強,而夏季臺風較多,對旅游業產生不利影響。
鄰省江蘇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經濟結構正向高級化趨勢發展,其經濟實力在沿海11省中排名第二。該省歷史文化悠久,重視科學教育,為發展海洋旅游儲備了大量高素質人才。另一海洋資源大省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已與日、韓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發起成立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其區位條件、氣候條件優越,海外福建人將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的宣傳力量。這些鄰近省份是浙江省海洋旅游的重要競爭對手。
三、浙江省海洋旅游創新發展對策
(一)創新定位,加大產品開發力度
應以本省特有的“海、島、港、漁”為主題,深入挖掘產品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開發特色旅游產品。要降低海洋旅游產品的趨同化,增強地域特色,尋求自身的市場定位與文化定位,堅持精品化戰略,形成浙江省獨有的海洋旅游品牌。
(二)立體發展,推動海陸立體發展
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推動海陸一體化,以濱海地區為前沿,城市、鄉鎮為其提供大規模支持,海洋旅游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又助推城市鄉鎮的發展,從而彌補陸地資源不足的問題。海洋旅游通過立體式發展,不斷擴大旅游輻射面,帶動整個濱海地區的共進式發展。
(三)擴大宣傳,吸收經驗強強聯合
通過網絡等新媒體加大對海洋旅游產品的推廣,普及海洋知識與海洋文化,加強海洋旅游的吸引力,并在此過程中,向游客傳達保護海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借鑒國內外海洋旅游地的經驗,加大海洋旅游的對外開放程度,加強與沿線各國家、地區、城市之間的合作,以實現強強聯合。
(四)健全法制,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建立和完善海洋旅游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海洋旅游的法制建設,使得政府“管海”和人民“用海”都有法可依。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海洋旅游從業人員隊伍,尤其是前期開發人員與參與整個過程的管理人員。在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上,做好海洋旅游產業發展的規劃和管理,尤其要做好環境評估,建立全方位的動態監測系統,避免盲目開發造成的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浙江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