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梅
隨著國內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集散中心以一種新的散客旅游組織模式出現。本文結合貴州旅游的現狀,分析與探討貴州旅游集散中心建設和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貴州旅游集散中心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業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機遇,人們對自助旅游的觀念不斷變得成熟,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與方便加上網絡信息的普及與豐富,使游客自主旅游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和出游次數的頻繁,從而散客游和自助游的客流量直線攀升。面對有巨大潛力的發展市場,一種新興的旅游運行方式誕生了——旅游集散中心。
一、貴州旅游集散中心發展現狀
(一)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標志著一個城市的繁榮程度與未來的發展,它對各個行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旅游集散中心的規模、服務質量、業務領域等都將產生巨大影響。隨著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集散中心的接待能力越高,服務功能機制越來越完善。
(二)旅游業的發展水平與定位
貴州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濃厚的民族文化的支撐,貴州具有豐富而優質的旅游資源且旅游產品種類豐富,如休閑度假游、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游、農家樂體驗游等旅游產品。再加上省內城市的自然風光有:安順的黃果樹瀑布、銅仁的梵凈山、歷史悠久的鎮遠古城和遵義的紅色旅游等著名景點推動和提高貴州旅游業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和自己的品牌才能吸引大量的外來游客,開拓散客游市場,這是促進旅游集散中心的成立與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旅游業的發展水平的提高不但可以提升集散中心的接待能力,而且還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全國每個城市對旅游業發展方向的定位不同,會出現不同的旅游產品,形成的市場定位側重點不盡相同,香港是以購物旅游為主要方式,而杭州則是側重于休閑度假旅游。貴州則是避暑游的旅游圣地之一。
(三)政府引導和支持力度
貴州旅游業在國民經濟收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得各級政府將旅游業的發展定為首要發展目標,在政府的帶動下發展為支柱型產業,各地需要根據自身的市場特點與游客需求制定出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我國首家創立的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得到了政府的引導,轉變了其原有經營模式實現以政府主導和企業并存的新模式,并在資金、政策問題得到了解決,最后實現了盈利,這也是我國建立集散中心的模板。
(四)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的基礎設施是構建城市整個體系的基本條件,它直接會影響到旅游集散地的運營情況和發展前景,其基礎設施最主要有公路交通設備、信息網絡和公共設施等組成。貴陽集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于一體的樞紐城市,貴州省省會所在地,亦是貴州省最大旅游集散中心地,有著發達的交通信息網絡,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貴陽軌道交通一、二號預計在兩年后全面建成啟用;貴陽龍洞堡機場得以升級;貴廣、滬昆高速鐵路已在2014年投入使用,縮短與周邊地區的時空距離,為旅游集散中心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機遇與保障。
二、貴州旅游集散中心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服務欠缺靈活度
散客選擇自助游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自主性,自己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去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和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受到任何人限制。我省集散中心在建設初期由于功能不夠完善、服務欠靈活導致客源的流失。
(二)宣傳力度不夠,缺乏與游客溝通
國內許多發展較快的大城市對旅游集散中心并不陌生,他們了解它并得到了認可,所以它得以快速的發展。然而,貴州旅游集散中心則對外界的宣傳的力度有所欠缺,許多市民對它來說很陌生,甚至還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貴州已經成立了旅游集散中心。目前,貴陽旅游集散中心已經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在完善各項功能的同時應加大廣告宣傳力度,讓外界真正了解旅游集散中心并使用其服務產品。
(三)缺少相關企業的加盟且資金投入不足
貴陽旅游集散中心是貴州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集散中心,于2009年9月21日成立,27日正式掛牌運營。只有市旅游局、新國線集團貴陽有限公司、貴州省汽車三場3個企業共同組建,直接投入資金有限,并沒有其他相關企業的加盟,僅僅依靠這3個企業是不能讓集散中心很好的運行,不僅要設計出豐富的旅游產品路線,而且要制定出可行性方案來招來更多企業的直接投入,并利用政府強有力的號召力吸引各行業的參與,加強和完善集散中心的服務功能。各部門應加強合作和相互扶持來彌補集散中心的專業旅游人才和交通運輸車輛的嚴重短缺,發展旅游集散中心,以共同發展貴州旅游為主要目標。
(四)市場定位與自身特點不明確
貴州旅游集散中心在市場定位上模糊不清,不但沒有針對自身市場需求去定位,突出自身發展特點區別于其他企業,并且和旅行社的服務功能體系出現相似問題,例如組團接待,以至與形成了互相競爭的形態,給未成熟的集散中心留下極大的隱患。
三、貴州旅游集散中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提倡多元化發展模式
多元化發展模式是指經營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旅游集散中心在各個發展階段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難題,資金的短缺、經驗嚴重不足、管理模式單一都是集散中心經營初期顯現的常見問題,中后期會伴隨著競爭、企業間互相排擠等問題的出現,然而,集散中心不能停滯不前,一成不變的接受原有的模式,應不斷改進、完善與創新運營模式以適應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并采取服務產品多元化和管理多元化相結合的模式,提高服務的專業化、個性化水平,使社會與企業實現雙贏。
(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
實行由政府主導和市場化運作模式。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城市旅游服務平臺——旅游集散中心,同樣具有公共產品性質,以至與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上會用到各個政府部門,所以沒有政府的支持集散中心根本無法長期的發展,尤其在建立初期,在資金和政策方面需要給予大力的支持,再加上有些問題企業無法自己獨自解決,則需要政府出面。總之,旅游集散中心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支持。但是有了政府的支持,也要進行企業自身的市場化運作,根據市場策略的變化,制定發展戰略吸引各方面的投入,利用政府較強的聯動性,帶動其他相關企業的加入,形成合作伙伴,不斷擴大集散中心的業務領域和拉長整個產業鏈,逐步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實現市場化運作。
(三)采取多種宣傳方式和加強宣傳力度
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形成的旅游集散中心,在貴州起步較晚,對本地游客來說都還比較陌生,并且其存在宣傳方式過于單一、力度不夠的弊端,使得集散中心成長極為緩慢。在信息時代里,首先是要開通自己的官方網站,設置齊全的旅游服務功能,對貴州集散中心的進行全方位的宣傳,以提高品牌效應;其次是通過媒體、電視廣告加大宣傳力度;再有就是在客車站、火車站和機場等人口密集地建立廣告牌、集散中心咨詢服務點,來擴大貴州旅游集散中心的影響。
(四)明確自身市場定位與其發展特點
如今,我國許多大城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已經初具規模,貴州的集散中心剛剛起步,可以從成功的案例中借鑒對自身發展有幫助的東西,明確自己的定位同時不能生搬硬套其它成功的經營模式,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集散中心的建設首先是對市場進行調查與分析,再次是明確服務對象,開發具有個性、有特色的產品。貴州集散中心應該以本地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外地游客為輔的總格局,從而對不同的目標人群設計出多樣化的旅游產品。根據其發展特點和企業發展目標制定一套明確的發展規劃。
(五)豐富旅游產品種類和擴大集散中心的功能
散客最主要的特點是旅游需求的多樣化,為了滿足散客游多樣化需求,集散中心必須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轉換為多種服務模式,設計與開發出更加豐富的旅游產品及進一步拓展與完善集散中心的功能,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游客,更好地適應網絡時代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
(作者單位:貴州財經大學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