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方正
隨著旅游市場細分的深化,家長對教育關注度的提高,引發了親子旅游熱,北京作為首都,經濟發展、居民素質、旅游資源、交通條件等都居于較高水平。本文運用SWOT分析,提出北京市親子旅游的發展優勢、劣勢、機遇、威脅,旅游企業要在利用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改進不足,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隨著旅游大眾化的日益普及,旅游類型和目標市場也在不斷進行細分,專門針對某一市場的旅游產品備受歡迎,親子旅游即是其中一種。親子旅游是指由父母與未成年孩子共同參加,集體驗、娛樂、學習、交流于一體的一種旅游形式。親子游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家庭教育途徑,在旅游過程中讓孩子感受自然、提高能力,同時能增進父母與孩子間的感情。
2013年隨著親子類綜藝節目引發親子游熱潮,旅游網站開始推出親子游主題產品,2014年各大在線旅游網站又增開親子游頻道來推動親子游高頻消費,親子旅游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北京是中國文化與交流中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重視,親子旅游成為核心家庭休閑度假的重要形式。隨著市場空間的擴大,親子產品逐漸豐富,出現了新的類型和內容,并且出現了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產品。與此同時親子旅游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產品類型和線路雷同,親子旅游內涵缺乏等。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北京市親子旅游市場進行分析,希望能以此探究北京市親子旅游發展的路徑。
一、北京親子旅游市場發展優勢
(一)經濟發展水平高
2015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近2.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人均GDP超1.7萬美元,北京社會生產力發展綜合水平已經接近富裕國家。北京是全球第二大世界500強全球總部之都,中國第三產業GDP第一大城市,其三產比例高達75.8%,已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2015年,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觀光休閑農業等都市型農業穩步發展,全年觀光園實現收入26.3億元,同比增長5.6%;民俗游實現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14.2%。
根據旅游業發展的規律,經濟增長與旅游需求存在正相關關系,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之后,旅游業發展加速,以休閑游為代表的旅游需求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北京的經濟水平為親子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交通便利
北京作為首都,擁有便利的國內外航空路線、通往全國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網絡、良好的市內交通條件,截止2015年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61萬輛,其中六成為私家車。有關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8000萬人次。自2010年至2015年,北京首都機場吞吐量連續6年居于世界第二,實現旅客吞吐量8900萬人次,有96家航空公司運營定期商業航班,實現國際通航54國家和地區的111個航點,國內通航133個航點,已構建成遍布全球的航線網絡。完善的交通條件為親子游創造了必要條件。
(三)文化與旅游資源豐富
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中心與國際交往中心,是歷代王朝的首都,文物古跡眾多,故宮、長城、頤和園、天壇等聞名于世,每年吸引著大量中外游客。四合院、胡同,歷史悠久,古色古香,皇家建筑與傳統民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北京特有的旅游資源。北京郊區及周邊城市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山水相間,景色宜人。北京作為歷史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擁有京劇、昆曲等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味文化”別有風韻,吸引了眾多文化愛好者,也成為國內外游客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陣地。北京高校眾多,云集了大量的科研機構和文藝團體,經常舉辦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大型表演和藝術盛會,文化生活豐富,文化氛圍濃厚。北京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與旅游資源通過多種形式構成親子游的新引力因素。
(四)家長受教育程度高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地公布的統計公報,北京市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行政區中受教育水平名列首位,北京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每10萬人中大專以上文化水平超過3萬的地級以上城市。80后人員成為社會中堅力量,這部分人受教育程度較高,對孩子的教育與培養給予特別關注,具有與時俱進的消費觀念,對于網絡預訂、自駕出游等內容熟悉,具有較強的旅游需求,成為親子游的主力。
二、北京親子旅游市場發展劣勢
(一)親子游線路設計具有局限性,產品設計缺乏內涵
親子游作為家庭出游的一種新興產品,尚處于初期成長階段。在現代旅游中,核心家庭是出游的重要方式,核心家庭在出游過程中更加注重孩子的需求,希望在旅游過程中開闊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增進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與感情交流。
從目前來看,盡管北京和國內很多城市專門針對親子市場開設了親子樂園、親子酒店,但是相關線路和產品的設計比較單一,內容雷同,大多數局限在室內嬉水、海灘度假、親子樂園、親子俱樂部、采摘、喂養動物等,沒有深入挖掘親子旅游的內涵,產品具有局限性。
(二)旅游配套設施相對滯后
親子旅游通常是家庭兩大一小或一大一小出行,對旅游服務設施的要求不同于傳統的大眾旅游,目前相關配套設施與家庭出游需求不匹配。例如,在住宿需求上,親子旅游更青睞家庭房,傳統的標準間和大床房對于家庭住宿顯得不人性;在就餐方面,很多餐廳沒有兼顧兒童的特殊需求,裝修設計不考慮兒童的心理特點,兒童餐椅數量不足,沒有兒童餐具,缺少適合兒童的菜品;旅游車上缺乏母嬰專用設施,不配備車上衛生間等情況,為親子旅游過程帶來了許多不便。
三、北京親子旅游市場發展機遇
(一)帶薪休假制度以及國家政策推動
2013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實施《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 年)》,提出要建立起帶薪休假制度,推動部分地區制定旨在鼓勵居民旅游消費的政策措施,激發國民的旅游需求,提升旅游消費水平。《綱要》提出國民旅游休閑發展目標:到2020 年,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游休閑消費水平大幅增長,國民休閑質量顯著提高,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國民旅游休閑體系基本形成。
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帶薪休假已經成為了不可阻擋的趨勢,國民旅游度假市場空間廣闊,親子游將會是一個新的旅游亮點。
(二)二孩政策全面放開
中國人家庭觀念較強,關注孩子的教育,家庭出游已成為現代年輕家長培養孩子的方式之一。《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熱門綜藝節目的熱播,反映出大眾對親子教育的關注,也表明親子旅游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親子旅游符合家長對教育和親子關系的期待與需求。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人口出生率將顯著提高,家庭親子旅游支出也會隨之增加,親子旅游市場將具有更大的潛力。
(三)家長對親子旅游的重視
70、80后逐漸成為社會中堅力量,這部分人受教育水平高,具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注重生活品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極為關注,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社會能力。親子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活動,覆蓋了食住行游購娛等諸多內容,對于孩子認識與體驗自然、人文、社會,驗證書本知識是一種極為有效有益的活動,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欲,實現無聲的浸潤。
同時生活于北京的家長們平時工作壓力大,與孩子交流互動時間較少,家長希望通過親子旅游實現互動,在不同的環境中與孩子溝通,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提高家庭凝聚力。因此家長在閑暇時間越來越多地選擇與孩子外出游玩。
四、北京親子旅游市場面臨的挑戰
(一)親子游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個性與特色
在親子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許多旅行社沒有對這一市場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與分析,沒有發掘親子旅游市場的實質內涵,因此所提供和開發的所謂親子旅游產品和線路僅僅是在原有旅游產品基礎上的改良,增加一些有兒童有關的活動而已,無法真正滿足親子旅游的內在需求。同時各旅行社推出的親子旅游產品和線路內容雷同,缺乏創新,沒有個性與特色,這些線路由于與普通旅游產品沒有明顯差異,行程安排沒有充分考慮兒童的特點和需求,行程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家庭出行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
(二)產品層次結構劃分不合理
由于親子旅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目前還未形成完整合理的產品體系,旅行社推出的親子旅游產品形式單一,沒有合理的層次結構。同屬于親子旅游,每個家庭的孩子年齡不同,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其特定年齡段的特點,親子旅游線路和產品的設計也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而有所不同。
目前親子旅游的定位和線路比較集中,如歐洲親子音樂之旅、韓國愛寶樂園親子游、海南三亞親子游等,表現出產品相對高端,路程相對較遠的特點,出于安全、復雜程度、價格、時間等多種因素的考慮,市場推廣難度較大。
(三)產品時間分配不合理
由于受時間限制,目前親子旅游出行時間比較集中,部分親子旅游產品僅在寒暑假、節假日進行重點銷售,產品的時間屬性較強,尚未形成一種常規性產品銷售。在未來親子旅游產品的開發中,強化產品的日常性和常態化將是重點之一。
(四)產品內容設計不平衡
所謂的親子旅游,希望家長和孩子都能在旅游的過程中得到休閑娛樂的目的,同時又能實現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互動,增進感情。所以在旅游產品的開發中,要充分考慮家長和孩子的不同需求,設置滿足雙方的活動內容與活動項目。目前,我國現有的親子旅游產品基本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一切活動圍繞孩子進行,在整個過程中,家長的角色主要是陪同與看護,家長的旅游需求沒有或者說得到很少的滿足,親子旅游并沒有達到家長的心理預期。長此以往,這種產品和線路的不平衡將影響家長的參與熱情。
基于上述分析,北京親子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同時在成長成熟過程中也必然伴隨著種種問題。隨著親子旅游市場的不斷開發與完善,旅游產品和線路也將逐漸豐富和改進,并不斷挖掘內涵,增強趣味性與參與性,切實提高親子旅游的服務質量,達到寓教于樂,家長與孩子同樂。
(作者單位: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