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櫻丹
當今世界正處于全球化、科技化的時代背景下,科技的發展導致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層出不窮。基于“互聯網+”這個新概念的提出,各個行業爭相與信息技術接軌,旅游業也不例外。旅游景區作為我國旅游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能否與信息科技接軌不但會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旅游產業鏈上的其它部分也會產生相應的連鎖反應。因此,當旅游景區與互聯網接軌,智慧景區成為了景區發展的新模式。本文首先對智慧景區和“互聯網+”的概念進行了梳理;其次從“互聯網+”視角下,運用多學科交叉分析法,對智慧景區所涉及的部分建設要素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最后,針對目前智慧景區在國內的發展現狀,提出相應對策,為其他景區的轉型升級提供借鑒意義。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逐步加快以及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在不斷適應這個社會,去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價值提升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心理疲憊期。旅游作為當代人度過心理疲憊期的最好選擇,旅游景區的服務及其設施如何就成為人們選擇是否前往的一個要點。從順應時代的變化與發展的角度出發,面對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伴隨“互聯網+”所帶來的機遇,為了實現旅游景區的進一步發展,傳統旅游景區的轉型升級是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使效益不斷增長的良策。
一、“互聯網+”與智慧景區基本概念
(一)“互聯網+”
“互聯網+”代表的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社會各行各業進行充分融合,以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以及它的靈活性、創新性、交互性推動實體經濟進行不斷地創新與生產,實現經濟發展新形態。
(二)智慧景區
智慧景區是互聯網與旅游景區相結合的產物,它打破了傳統的營銷模式和管理模式,能通過信息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對景區進行管理,無論是對景區地理事物、自然資源,還是景區工作人員行跡、旅游者行為、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都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對游客、景區工作人員實現可視化管理;同旅游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實現景區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智慧景區建設要素分析
(一)景區智能化系統
1.游客通訊網絡及定位系統。由于個人移動終端在國內的大范圍普及,游客對景區無線寬帶網的需求增強。因此在保證其它通訊網絡能夠正常使用的基礎上,通過增強無線信號以達到無線寬帶網與游客的移動終端高度聯系的目的是各景區必須落實發展的一步。
網絡在景區內大范圍覆蓋的同時促進了手機地圖的使用。通過對景區內部地圖的收錄與細化,只要游客在景區范圍內使用APP,就能夠清晰明確地標出游客所在的具體位置。目前,國內的游客定位系統發展范圍較狹窄,比如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的游客定位系統只能標識在固定建筑物周圍的具體的位置,而在雪場或者雪道上就無法對具體位置作出定位,也無法提供所在雪道的具體名稱和信息。與之相比,國外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旅游業的研究和實踐開展得比國內早,美國的Steamboat滑雪場于2005年推出RFID定位裝置反饋系統MountainWatch,此系統專為游客服務,具有實時監測游客位置、反饋游客消費情況、推薦最優滑雪路線的功能,以科技化服務保證游客的便捷與安全。
2.智能導游服務系統。智能導游相對于普通的電子自助講解導游來說,它的服務可選擇性更多,也更有個性。比如在2009年,英、德兩家公司就以“增強現實”技術為基礎,開發了一款智能導游軟件。此軟件憑借手機里的全球定位功能和攝像、圖片識別功能,對游客所在的位置及面前的事物進行攝影定位,并從游客的視角將所在景點的具體信息通過手機顯示出來,比如古跡曾經的繁榮樣貌或斷壁殘垣的虛擬重構等。除此之外,該軟件還有路線規劃功能,人性化的服務表現在充分考慮游客對不同路線的需求,為游客量身定做專屬旅行方案,比如幫助游客遠離大眾線路,獨辟蹊徑等。
目前,國內也已經有不少景區將智能導游落實到旅游活動中。從2015年7月起,三河古鎮景區適時啟用了電子語音導覽系統,游客來三河古鎮只需花10元就可“聘請”一名電子導游,走到哪“導游”到哪兒。因此,在2016年旅游旺季出現時,沒有出現“導游荒”。
(二)旅游資源保護系統
1.數字保護系統。旅游資源的保護一直是國家所關注的熱點,特別是文物資源的保護。2016年在上海舉辦的“敦煌:生靈的歌”展覽讓游客感受到了古文化的震撼,以及發起對文物保護與創新的思考。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說:“敦煌莫高窟就像人從幼年到青年再到壯年,最后到老年,就會離去。這個壁畫肯定也是要走色,不過就是速度問題,我們過去做了大量工作使它延年益壽,而無法阻擋他慢慢的退化。”因此,對文物旅游資源的保護與發展,始終是擺在旅游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圖像數字化和檔案數字化是實現文物保護的主要方法。而且數字化有著檢索快捷方便、容易實時同步備份、維護安全簡單、存儲空間小等優點。在“互聯網+”被提出后,敦煌莫高窟景區就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科技手段,最終以數字技術實現了文物保護的完整性與精確性,將整個洞窟的大小、形狀、顏色都實現高保真,有效避免了中國文明的失色。
2.3D技術保護系統。文化遺產的珍貴性不僅在于其歷史性,還在于難保存性。通過數字技術,我們可以將它的具體信息、圖像保存下來,但文物實體該如何保存又成了一個需要不斷探索與改進的技術難題。如果目前做不到將文物本體資源永久保存,那么使用一些新科技手段將其最高程度地表現出來,讓人們依然能夠進行游覽的同時,文物本體資源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整。
在國內,結合了三維掃描技術的3D打印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國內一些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中。博物館對3D打印技術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對于無法翻模或不適于翻模的文物進行復制和用于局部殘缺文物的修復。個別材質的文物,比如瓷器,還可以直接利用打印品來進行文物補全。
雖然3D打印出來的文物,永遠都不會是擁有歷史與精神的文物本體,但是3D打印卻可以作為文物價值的技術支撐,對于文物保護和文物修復是有一定的意義與價值的。
三、智慧景區建設現狀
2015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已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4A級以上景區和智慧鄉村旅游試點單位實現免費Wi-Fi(無線局域網)、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在全國打造1萬家智慧景區和智慧旅游鄉村。目前,國內的智慧景區建設發展如何,在此以揚州瘦西湖智慧景區的發展建設現狀為例進行研究。
《互聯網周刊》發布了2015年智慧旅游景區的Top100,揚州瘦西湖以品牌內涵與影響力得分95.67分、自身網絡的建設得分94.78分、傳統行業地位得分97.38分,綜合得分97.09分位列榜首。作為榜單第一的揚州瘦西湖,以下將對其建設內容分為以下三點進行研究。
(一)靈活營銷
蜀岡-瘦西湖景區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宣傳渠道和影響力優勢,借助各類媒體及微信、微博等手段,開展了高密度的立體宣傳營銷。比如:針對清明小長假雨天的不利情況,景區連續策劃一系列高品質的微博、微信,微雜志作品《清明到揚州來看雨》將連綿陰雨天氣演繹出別樣雅致的意境,不時被拿來與故宮、三亞等旅游勝地做比較,大大實現了利用微營銷達到品牌塑造的目的。
(二)便捷購票
當旅游行為發生時,游客最為關心的不外乎是買票。瘦西湖的高兼容軋機已經實現了一個二維碼對應三家OTA(攜程、同程、驢媽媽)的一對三模式。游客可通過OTA購買電子票或者在自動售票機自助購票,還可以通過微信的搖一搖“智能購票”。對于傳統的團隊游,團隊通道依舊得到專門開設;而散客可以持金融IC卡直接刷卡進園,便利性得到提高。
(三)智能導航
進入景區后,游客在園區內可享受全覆蓋且免費的WiFi網絡,可以通過手機虛擬導游了解景點的文化內涵,也可以通過搖一搖的方式進入景區微信服務區,了解景區周邊的停車情況、餐飲以及購物場所,并使用導航功能快速地前往各個景點。
四、智慧景區建設對策
目前,國內的景區數量相當龐大,但不是所有景區都有轉變為智慧景區的基礎。通過對瘦西湖這個發展較為成熟的智慧景區的研究,為目前急需轉型升級的景區提供以下兩點建設對策。
(一)景區總體智慧化
智慧景區的智慧化不會局限在某一段時期內,也不會單純地只表現在管理、營銷和服務上,而是會由內到外、由小到大、不間斷地去改善景區的方方面面,使景區最大程度上與時代科技接軌。轉型升級可以是長期的不間斷的勻速改造,也可以是短期的投入大成本的快速改造。
在保證旅游資源不被破壞且獲得一定程度的保護和創新的基礎上,管理是景區經營的關鍵,作為首要的轉型目標,一定要不斷地研究與融合時下新興科學技術,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手段對景區進行管理,使其利用率達到最優,從而實現管理的迅速、便捷、靈活與準確。營銷方面,以多渠道、多層次營銷為主。多渠道營銷在于充分利用各大熱門媒體,比如微博、微信、途牛APP、去哪兒APP等,結合傳統的營銷手段進行營銷;多層次營銷則以年齡、性別、職業等不同因素,將游客分為不同的目標群體,實行針對性地宣傳。服務方面,分為基礎設施服務和無形服務,通過對游客需求的調查與研究,對基礎設施進行更新與完善,提供現代化的設施設備,給予游客最舒適的體驗效果;而無形服務體現在工作人員的服務上,注重服務質量。
(二)多方合作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區若是“閉關鎖國”,就會逐漸失去對游客的吸引力,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因此,多方合作的重點在于發展成熟且具有一定空間范圍的景區可以結合周邊的小景點,以大景區為中心,小景點為輻射,形成一個比較系統的旅游面。在這個旅游面里,又可以形成多條旅游線路,而景區憑借著相對較高的知名度和居于連接的中心點的優勢,可以實現穩定,甚至快速的發展。同時,旅游面的形成還可以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比如餐飲業、酒店業等等,其次,通過打造旅游面的線上服務、電商平臺,能夠更大程度地滿足游客的信息采集、購物等需求。多方合作的意義在于,以旅游面的整體吸引力來提高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市場競爭力,達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五、結語
旅游景區是旅游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中國日趨強大,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領域不斷發展的當今,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新的旅游方式——全域旅游的提出對于傳統景區來說不只是挑戰,也是機遇。景區需要不斷智慧化,才能在旅游市場中,保持優勢,提高競爭力。智慧景區作為21世紀新旅游景區的代表,它為眾多傳統景區、發展中景區、未發展景區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借鑒。智慧景區的發展,將帶給人們更新穎、更舒適的旅游體驗,從而實現新的旅游浪潮,促進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