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韋小亮+申名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國各地開始了新的經濟模式嘗試,而大量的嘗試所得的成果都是有目共睹的。本文主要敘述一些新的經濟模式,以及在這些新的經濟模式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主要以贛州市為例,經過大量的查找資料和分析研究,所得到的贛州市目前的經濟模式。通過研究表明:贛州市存在飛地經濟模式和嫁接經濟模式,但是又與其并不完全相符;贛州市外來入駐經濟實力強大,打破了贛州市原本的經濟狀態,并且有了更為緊急的情況;贛州市的經濟模式在復雜的表面下其實是一個新的經濟模式狀態;植入式經濟模式對贛州市存在的利是明顯的,弊也在慢慢的顯現;新的經濟模式下贛州市的新面貌。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贛州市在大環境下的經濟模式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一方面外來企業的植入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一方面又因為外來企業過分強大而導致了當地的產業與外來企業的市場沖突;經濟上出現了各種與原經濟模式不符的情況,使得贛州市原有的經濟模式發生質變,產生了新的經濟模式。
本文從“飛地經濟”和“嫁接經濟”說明贛州市現存在的經濟模式,再從中分析得出贛州經濟現有的經濟問題是什么,與原有的經濟模式又有什么不同,最后得出結論。意欲在于引導出“植入式經濟”。
(二)現狀經濟模式研究
“飛地經濟”(Enclaveeconomypattern)是指在某一特定的“飛地”區域內產生的經濟形態,具有特殊性,地方政府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把“飛出地”方的資金和項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隸屬的“飛入地”方的工業基地,它可以由多種不同的具體經濟形態表現出來。
“嫁接經濟”是指某個相對獨立的但經濟上存在蕭條的地區或企業從發達的某一個地區或企業引進新的經濟模式,實現所缺少資源的補給填充,進一步加快經濟可持續、可協調發展。“嫁接經濟”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飛地經濟”的一種衍生出來的新的經濟模式。
一、贛州市經濟現狀
(一)新興香港工業園進駐
2008年1月25日,中國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的特別代表,香港建設執行董事兼運營總監陳立波來到贛州,就香港政府和贛州市政府聯合在贛州建設香港工業園進行考察。陳立波一行考察了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地參觀了港資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情況。在聽取了贛州市政府報告后,陳立波說,隨著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的實施,沿海產業勢必轉向內陸發展。香港政府為了給廣大港商提供一個干事創業和企業發展的平臺,決定在贛州興建一個綜合服務平臺——香港工業園。之后,就開始對工業園選址、入園產業布局、入園企業申請流程等事項進行了協商。協商達成共識在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北角,規劃五十平方公里作為香港工業園用地。
贛州香港工業園是由贛州市人民政府和香港建設(控股)有限公司在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開發建設,采取“高標準規劃、市場化運作、高效率服務、最優惠政策”的開發運作模式,由香港建設(控股)有限公司和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贛州香港工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項報批、集約發展”的思路,合資公司負責園區開發建設投入,以一流的基礎設施、最優惠的投資政策、最優良的投資服務、最低廉的投資成本,為香港和珠三角企業提供轉移、發展、升級的完善平臺。
(二)贛州經濟所呈現的狀態
外來產業的入駐使得贛州的經濟有了明顯的變化,部分類似“產業壟斷”現象又使得贛州市的經濟模式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使得原本的飽和狀態發生扭曲,產生了新的經濟模式。就像“病毒入侵”病毒通過自己的方法滲透進一個原本飽滿相對獨立的且擁有大量營養的細胞,再慢慢的借助細胞的營養強大自己,最后強勢的存在于細胞體內,甚至吞噬掉整個細胞,或者細胞自身開始蛻變,已達到能夠抵抗病毒的程度。贛州市目前所呈現的經濟狀態類似于這種“病毒型經濟”模式,外來的企業過于強大,而本地的產業相對薄弱,對于市場的競爭優勢較弱。
二、植入式經濟新概念
“植入式”最早體現在“植入式廣告”里,而1927年好時巧克力公司(Hersheys)第一次以有償形勢贊助了電影《翼》開始,“植入式廣告”轉變成“植入式營銷”,而“植入式營銷”真正開始進入企業的視線。“植入式營銷”的大力發展為投資商們開啟了一道新的大門,投資商利用自己強大的資本和品牌效應與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達成協議,規避所有的商業壁壘,把投資商已經成熟的產品生產和營銷直接植入詳規落后的地區,以提高當地的經濟實力。
(一)植入式經濟的優點
1.植入方具有被植入方所沒有的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系統,這有助于快速的提高被植入方的經濟效益。
2.高知名度的品牌植入有利于打響當地的名氣,擴大當地的名氣增加外來人員的消費以刺激經濟的發展。
3.強大的企業植入會增加行業競爭力度,這有助于刺激當地企業改革創新、奮發圖強。
(二)新的經濟模式勢必會受到各方面的阻礙,而所面對的問題都是嶄新的沒有過多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在植入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1.植入品牌在被植入方所得到的結果是未知的,伴有巨大的投資風險。
2.異地開展工業項目距離產品本部較遠,本部對其項目的支持有限,在重大事項上難免出現遺漏。
3.管理人員把握需要非常到位,本部管理人員具有高質量的管理措施但是對當地的情況不熟悉。
4.植入方具有強大的品牌知名度和更優質的產品質量,可能會獨占當地市場造成當地同行業倒閉,代替本土產業。
(三)面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植入方和被植入方更需要明確的管理制度,已達到互利共贏的結果盡可能的減少以上類似的問題出現,所以在植入品牌的過程中,需要合作雙方的明確協議。
1.在人員管理上也要調配好本部與被植入方人員,使其在管理上達成共識,避免不必要的爭端。
2.工業用地的選址和多方面的細節都需要雙方達成共識,這樣有利避免在未來發展出現問題時雙方出現推卸責任的情況。
3.植入方和被植入方也要協調好雙方產業的平衡,避免破壞原有產業的生產積極性。
三、贛州市與植入式經濟
植入式經濟模式,作為一個新的經濟模式,可以簡單的把它當作是飛地經濟與嫁接經濟的結合體,較以往的經濟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通過植入方與被植入方的合作,已達到經濟共贏的目的。縱觀植入式營銷在國內的發展,可以發現植入式經濟發展如火如荼,并且已初步顯示出其巨大的經濟效益,筆者認為其發展前景不可估量。植入式經濟模式本身作為一個最新出的模式,必定也會受到現有各種問題的阻礙,中國經濟發展情況表明,并不存在一套固定不變的經濟模式,我們可以根據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結合贛州市實際情況,在各個不同發展階段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的經濟模式。我國當前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其目的也就是徹底打破陳舊的、僵化的、弊端叢生的、嚴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模式,建立新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促進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創新型經濟模式。而植入式經濟的巨大市場利潤是有目可睹的,植入式經濟模式對促進贛州市經濟發展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四、結論
贛南蘇區是紅軍革命根據地,新中國成立六十七年了,雖然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贛南蘇區的經濟面貌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由于經濟基礎太過薄弱,自然條件相對較差,贛南蘇區至今依舊未能從根本上改變貧困落后的經濟狀況。近年來一系列外來企業都在贛州市扎根發展,它們相對于贛州市的本土產業擁有更先進的設備、更龐大的資金、更高素質的技術人員。面對外來強大經濟的植入贛州市經濟受到了強烈的沖擊。
經濟體植入的過程中破壞了原有相對飽和的贛南蘇區經濟模式,因此贛南蘇區經濟需要自身的蛻變;不僅僅只是吸引外來的投資者,本地產業更是要統籌優化升級內部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度。
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自身的自我優化才能使得產業可持續發展,才能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度。吸引外資投入的同時應當學習外資的管理方式、操作技術,不能一昧的依賴外資,更重要的是發展本地的產業,做到以外資為輔本地產業為主。
(作者單位: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