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瑩
本文主要簡單的介紹了體驗經濟和鄉村旅游的相關概念,對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規劃的思路和原則進行分析,以優化我國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的規劃,推動我國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利用農業的發展來帶動旅游業,從而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保障。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形下,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增多,旅游的欲望也逐漸擴大,推動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鄉村旅游則是講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通過農業來帶動旅游業的發展,以旅游業的發展來增加農民的收益,推動新農村建設。二十一世紀也是一個體驗經濟的時代,在體驗旅游的背景下,鄉村旅游該如何規劃已經成為人們研究的重要課題,必須充分發揮鄉村旅游的優勢,合理規劃,以確保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的穩定發展。
一、體驗經濟和鄉村旅游的概念
體驗經濟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1970年,由托夫勒提出。所謂體驗提供的并不僅僅是某一個產品,也不再是某一項服務,而是一個“快樂”的感覺。體驗經濟時代要求人們重視服務,將產品作為一項道具,突出消費者的主體地位,讓消費者能夠參與到整個過程中,為其創造美好而快樂的回憶和體驗。體驗旅游則是體驗經濟發展下的產物,其更重視的是旅游過程中人們的參與度和人們的旅游感受。
鄉村旅游是農業和旅游產業的結合,其核心內容便是鄉村體驗。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旅游資源的整合。鄉村旅游既能夠幫助農民提高收入,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又能夠體現出其社會效益,是我國旅游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鄉村旅游不同于城市旅游的繁華,其追尋的是一種鄉村體驗,是以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為特色資源的旅游。參與到鄉村旅游中,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種不一樣的農耕體驗,讓人們感受道鄉土文化,需要人們親身去體驗。
二、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規劃的思路和原則
(一)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規劃的原則
在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規劃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要保持鄉土特色。旅游要想發展的好,就必須有其自身的特色,鄉村旅游規劃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其鄉土特色,不可破壞了鄉村旅游的優勢。這種特色的保護不僅是對土地和景區的保護,更是對地方文化的保護。在鄉村旅游規劃的過程中,應當避免人文內涵的流失,充分發揮鄉村旅游的特色優勢,以向人們展現鄉村的農耕文化;其次,要重視人們的體驗感。在體驗經濟時代,人們的體驗感十分重要,很多人在旅游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有親身體驗,這就使得旅游業在發展的時候需要不斷地豐富娛樂性,拓展休閑娛樂節目。在鄉村旅游規劃的時候,則應當多開展一些娛樂項目,以讓人們親身體驗農耕的鄉間樂趣,吸引游客們參與其中,為游客創造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給其一種完美的體驗。鄉村旅游規劃遵循體驗原則,是指不僅要讓游客能夠有身體上的體驗,還要讓其有一個良好的心理體驗,通過各種活動或是游戲的展開,來提高游客的精神愉悅感,從而推動鄉村旅游的穩定發展;再者,鄉村旅游規劃中不可過多的開采,要保護好自然資源,不可對其原本的環境進行破壞。自然環保原則是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規劃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在規劃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具體環境來實施相應的規劃,以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最后,在體驗經濟下進行鄉村旅游規劃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生態保護原則。鄉村旅游中不僅需要體現其經濟效益,還要體現其在生態環保上所帶來的社會價值。在規劃的時候,要充分利用生態理論知識,不可破壞和諧的生態系統,要保證生態平衡,以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為人們提供一個更為健康的生態旅游環境。
(二)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規劃的思路
體驗經濟下進行鄉村旅游規劃工作,首先要對旅游資源進行評估。在規劃鄉村旅游的時候,要先對當地區域的旅游資源有個詳細的了解,尋找這些旅游資源的特色和之間的聯系,以形成一種旅游背景文化。要對旅游資源的整體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根據當地所體現出的人文特色和自然資源特色,來實施有針對性的規劃。另外,還要對當地的交通環境進行調查,考察當地的農舍環境,這些外在的因素將直接對鄉村旅游的規劃效果產生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其次,在了解鄉村旅游資源之后,則要將其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以充分利用鄉村旅游資源。通常而言,我們可以以鄉村旅游社區為核心,向游客們提供優質的鄉村環境,使其感受美好的鄉村生活,參與到鄉村活動中。最后,在進行鄉村旅游規劃的時候,為了提高人們的體驗感,應當創建主題,通過主題鄉村旅游來吸引游客,幫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能夠獲得更多的體驗,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鄉村旅游已經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旅游業發展的方向。在體驗經濟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對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鄉村旅游在規劃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充分發揮鄉村旅游的優勢,利用其自然資源、人文景觀來吸引人們,以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滿足人們的旅游需求,為人們帶來最佳的旅游體驗感。
(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