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峰+劉偉婧
當前,懷揣“藝術”和“設計”夢想的學生越來越多,高職院校設計類專業學生數量逐年遞增,以前作為小眾群體,學生專業能力和個人素養都較高,如今設計類學生群體擴大了,高職設計類學生的就業工作成了我們必須關注的“焦點”,通過分析研究個別高職院校的案例,找出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共性,進而,提出做好高職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工作的思路和對策。
近幾年來,因各高職院校放寬了招生條件,專業要求相對較低,設計類專業學生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關注人才培養過程、學生管理等方面工作外,也需要對設計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便實現學生“好就業、就好業”。筆者對所在高職院校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狀況進行跟蹤調查,得出相關就業數據,從而為做好此項工作提出相應的思路和對策。
一、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基本特點
(一)生源分析
我院是一所公辦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現有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2015屆設計類專業畢業生427人,錄取時分數文史類主要集中在340-430分之間,理工類主要集中在290-420分之間,大部分學生在進校前無專業背景,只是因為個人興趣或看好行業前景才選擇報考。
(二)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去向
(三)各專業的就業率
(四)各專業對口率
工作與專業對口率:各專業的專業對口率分別為工業設計:82%,藝術設計:89%,環境藝術設計:90%,廣告設計與制作:94%,人物形象設計:92%,動漫設計與制作:96%,建筑裝飾工程設計:90%,室內設計技術:86%。
二、高職院校做好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的基本思路
(一)更加注重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
根據設計類學生專業特點,成立就業指導教研室,并以此為平臺,打造以指導老師課堂講授為基礎,行業企業參觀、講座沙龍、職業測評為拓展的“一體三翼”立體化教學課堂。
組建“就業指導名師庫”,將成功校友、企業家等專家“請進來”,進行專題講座和團隊輔導,豐富就業指導形式,增強就業指導效果。
就業指導按照“課程與活動相結合”的思路,培養學生敬業、嚴謹、專業的職業態度,樹立積極、正確、自信的人生觀和擇業觀,養成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二)更加注重設計類專業學生的校園招聘
校園招聘是實現設計類學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渠道,應加大對在校畢業生的就業推薦力度。同時,也要促進校園招聘活動規范化、制度化,保障他們就業安全,對進入校園的招聘單位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查。
“要想就業好,多往企業跑”,注重開拓就業渠道,收集就業需求信息,通過行業協會等可靠途徑,充分利用“同窗攜手、組團招聘”等模式,向省內外知名設計公司推薦畢業生,幫助他們爭取更多的實現就業機會。
(三)更加注重與知名企業的校企融合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設計專業學生就業工作不能夠自我封閉,按照“開放就業、合作就業”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學院教職工、專業校友等資源,鞏固老關系,建立新關系,把就業渠道建得更廣、建得更寬。
注重校企融合,加強與省內外知名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對畢業生進行集中培訓和教育,通過進行手繪表現、談單技巧、施工工藝、團隊素質拓展等專題培訓,提升學生專業知識和求職能力,專業水平突飛猛進,必將成為各類設計公司“搶購”的對象。
(四)更加注重服務意識
完善信息化服務平臺,構建以微信群、QQ群、就業信息網等為主體的信息服務體系,搭建就業指導和就業推薦“線上線下”平臺,努力實現就業指導網絡化和信息化。
搭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設計專業緊貼市場,設計專業學生思維敏捷,在創新創業上有獨特優勢,結合設計類學生的特點,扎實開展創業引領和創意激發工作,為更多設計類學生提供創業服務,讓更多優秀學生走上創業之路。
(作者單位: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