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依靈
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的進程不斷加快,國家的旅游也正朝著更快更強的勢頭發展著。根據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1-6月,中國的國際旅游收入57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入境人次也高達6787萬。為了歡迎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中國各高職院校也開設了專門旅游英語專業,培養專業人才提升服務質量,加快國家旅游行業的轉型。但在實際高職院校的走訪中,卻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本文就將從中國旅游行業的轉型探究高職院校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的意義。
2014年07月0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著力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使旅游開發向集約節約和環境友好轉型,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旅游服務向優質高效提升。國家提出的旅游行業進行轉型的需求,對各級城市來講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在提升“硬件”服務系統的同時,“軟件”人為服務也成為轉型的重點。作為“軟件”服務的核心,旅游人才的培養成為各級政府的關注熱點。目前旅游行業中英語導游大都是通過各大高職院校學習后進入就業崗位的,所以進行旅游行業的改革,就必須要從各大院校抓起。
一、旅游英語特點以及教授現狀分析
旅游英語是一門集實用性,專業性,綜合性為一體的專業英語。它要求使用者在學習基礎英語的同時,對日常基本通話、旅游條款、旅游法律細則等有全面的了解。所以在教授這一門課程時,教師的關注點更多應該是在應用,當然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也是旅游英語學科必不可少。除了專業的詞匯、句型、語法等方面的學習外,在旅游英語學科上還應該涉及包括人文、歷史、地理、風俗、宗教等方面的學習,全面打造旅游知識性人才。
根據旅游英語特點進行現代英語教學的一一對應,我們發現現在各高職院校的旅游英語學科基本上是名存實亡。老師的教學還是處在最傳統的階段,背誦單詞、背誦課文、課堂單詞測驗等,課堂氛圍和中小學一樣沉悶,老師在講臺上眉飛色舞,學生在臺下聽的心不在焉。課堂上的互動性太差,僅有的幾個對話還是照本宣科,毫無意義可言。難道都是老師的問題么?其實不然,施教的材料就是舊內容,就算是老師有力改變但依舊是杯水車薪。旅游行業的快速發展,教學材料卻是停滯不前,沒有實用性的材料,老師教來教去還是老內容,學生仍然是提不起興趣學習。
二、針對各大學校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的幾條建議
(一)以市場為中心,設置旅游英語專業
市場的需求是國家的發展之本,各高職院校輸出人才日后也是為了服務市場,所以在專業的設置上也需要以市場需求作為指導思想。
2016年1-6月,中國的國際旅游收入57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入境人次也高達6787萬。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游消費需求。不論是從真實的數據還是在國家的著力方向上來看,都可以證實旅游是朝陽行業,從各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情況來分析,旅游行業也是前景大好。旅游行業火熱,懂得外語的人才則更受歡迎。所以在設置專業上,應該在旅游服務人員的培養上入手,兼顧涉外的酒店、景區管理人才培養。
(二)強有力的課程設置為行業輸送人才
學生在校的針對化學習是進入社會前的必修課,社會是實踐所需知識的最好方式,所以各高職院校在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應該從應用性入手。對于了旅游英語專業來講,課程應該明確以英語、旅游為主導,并加入專業技能,培養復合型人才。在該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因為行業的特點所以應多注意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理論與實踐、必修與選修課等方式自由組合,進行課程優化訓練,培養學生掌握旅游英語,同時完成對旅游知識的學習。
(三)完善的教學體制確保旅游行業轉型升級
傳統的旅游英語課程無法滿足現有的人才輸出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學體制勢在必行。對于旅游英語專業來講就是要應用型+能力型的人才,所以在對課程進行科學化的設置后,需要根據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監督。例如實踐課程的形式多樣,那就需要有統籌管理課堂實踐、校內實踐、校外實踐的課時以及形式,合理的分布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學校而言,教學體制還包括對學生就業方向的指導。旅游行業正在進行新時代轉型,學校在對學生職業規劃時,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定向專業培訓。只有這樣在國家旅游行業大發展的前提下,才能確保各個崗位的人才輸出。
四、總結
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著力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響應國家的號召各大院校也加大了對旅游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旅游英語人才。然而現有的教學體制阻礙了旅游英語人才的發展,對于學校來講可以通過以市場為中心設置專業、設置強有力的課程、完善的教學體制等方式進行教學方式的轉型,為國家旅游行業轉型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性人才。
(作者單位:郴州職業技術學院)